农民易地脱贫需破解的几个问题
2019-08-16余小英
余小英
易地搬迁脱贫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偏远群众居住、出行、就业问题,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在实施易地搬迁工作中,还存在着哪些人搬迁、如何帮助低收入群体搬迁、搬迁后如何持续增收、搬迁后管理等问题。应该着力在加大搬迁补助、明确搬迁农户生产资料、加强搬迁农民创业就业扶持等方面发力,让农户真正“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
农民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生产生活设施落后的偏远山区,通过易地搬迁到中心村、中心镇、县城等地生活,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居住、出行、就业条件,原有的就医、通讯、娶亲、上学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实践证明易地安置是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是习总书记对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内容之一。
1、现状与问题
农民易地搬迁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各地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外迁到城镇与中心村内聚相结合的安置方法,推动高山偏远群众向城镇、中心村集聚,有效改善了易地安置农户生产生活条件。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县域总面积2539平方千米。境内山地面积22.56万公顷,占88.83%,耕地面积1.03万公顷,占4.06%,水域面积1.8万公顷,占7.11%,是典型的山区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目前我县已实行易地搬迁农户有1.2万余户,涉及4.4万余人,还有近4550户农户,涉及约1.6万人需要易地搬迁。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些问题必须解决,才能让更多的农户选择易地脱贫。
①农户家庭经济原因
易地搬迁已经实施较长时间,已经有不少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实现了易地搬迁脱贫。但是不可否认还有一部分群体由于经济等原因,无力搬迁、不愿搬迁。
②原居住地生产资料权属不明确
部分经济收入较低的农户也担心搬迁后生产资料管理不便,经济收入来源不稳定,导致不愿外迁。
③搬迁后生活无保障
许多高山偏远群众文化程度偏低,没有就业技能,担心不能融入新环境,经济来源无保障。
④人员管理难
农户搬迁后户口仍在原籍,造成“看得见人的管不着,管得着人的看不见”的尴尬局面。搬迁农户的选举、计生服务等都需要回原籍,造成较大的不便。
2、对策与建议
针对易地搬迁面临的问题,应认真分析研究,逐个破解,重点抓好加强政策保障、明晰原居住地山林田地权属、加大就业扶持、创新管理,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让更多的农户选择易地脱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共享发展成果。
①加强政策扶持
根据不同的安置地点和安置方式,制定分类补助政策,相比以往易地转移政策要有较大提高,对原住宅拆除和整村搬迁的,补助力度逐级加大,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搬迁。
②提升安置条件
以最佳的安置地段和灵活的安置方式吸引搬迁。鼓励群众向县城、重点集镇集聚、工业园区附近等地安置,以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较强的产业支撑、较大的升值空间等优惠条件,吸引更多的农户选择易地安置。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的方式,其中集中安置包括公寓安置、迁建安置和兜底安置,分散安置有自购商品房、投亲靠友、零星迁建等方式,多种安置方式供农户灵活选择,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③明晰原居住地山林田地权属
明晰原居住地山林田地权属。针对部分农户担心搬迁后失去山林、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情况,明确山林田地承包权属不变,鼓励流转经营,解决农户的思想顾虑。
④促进转移就业
加强培训促进转移就业。充分考虑产业支撑,鼓励和引导企业用工向异地转移农民倾斜。将小区建设与生态工业发展有机融合,产城结合提升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率,如考虑在工业园区边规划安置小区,既可以为安置群众解决就业问题,也可以为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实现双赢。注重异地搬迁农户职业培训,重点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方便从事来料加工、工厂务工、经商运输、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就业,从而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⑤创新管理模式
完善安置小区绿化、消防、健身、环卫等配套设施,引进小区物业管理,让小区内的安置户享受商品房业主同等服务待遇。针对易地搬迁“人户分离”造成“管得着人的看不见,看得见人的管不着”现状,采取“参照城市社区管理、委托城市社区管理、村民自治管理、安置地协助管理”等管理模式,保障安置人员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权益,加快融入迁入地生活。将县城安置小区纳入社区服务管理,安置农民享受县城居民同等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服务,切实享受发展成果。
综上所述,易地搬迁是精准脱贫直接而有效的途径,也是一项长远的民生工程。政府部门通过加大搬迁补助、保障搬迁农户生产资料、加强搬迁农民创业就业的帮扶、创新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真正讓易地搬迁农民实现“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目标,对于巩固精准扶贫成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323300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