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打鼾的那些事
2019-08-16黄之倍
黄之倍
【中图分类号】R7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2
打鼾也被称为打呼噜,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异常表现症状,以肥胖的中年男性较为多发。在正常人眼中,打鼾是深度睡眠,并且睡得非常香的一种表现,属于机体自然反应,甚至是身体健康的标志,但现代医学认为打鼾其实是一种病态,如打鼾同时伴有频繁的呼吸暂停现象,那么临床医学中将该现象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970年,国外睡眠研究中心对睡眠现象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经过研究可以发现睡眠中持续超过10秒以上的呼吸暂停可以对患者血液里的氧气产生影响,并且氧气含量极低,能够使机体处于缺氧状态中,临床中将10秒以上的呼吸停止称为呼吸暂停。健康人也会偶尔出现呼吸暂停现象,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打鼾患者中却会频繁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如果打鼾者呼吸暂停,发生频率每小时超过5次即可导致反复缺氧现象的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可导致患者从睡梦中憋醒,进而引发一系列具有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将该种现象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我国在02年展开了睡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专题学术研讨会,并制定了全国的诊疗指南,在该指南中明确指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是指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因气道塌陷、阻塞而导致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现象,以打鼾、睡眠结构紊乱为主要表现,经检测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呼吸暂停主要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停止时间大于10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因素
家族遗传,睡眠呼吸暂停具有家族遗传性,一个家族中若有多个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患者,那么其他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概率与正常人相比显著较高,由此可将家族遗传作为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因素。家族性遗传因素也取决于多个条件,例如,年龄,肥胖,程度以及酗酒量等。若患者的颌面结构出现异常情况,以小颌畸形、巨舌为主要表现,也是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因素。经过X射线检查,头颅颜面结构存在明显异常,SNA角、SNB角会显著减小,MP-H会相应增大,会导致呼吸道阻塞,引发呼吸暂停。
饮酒,即刻饮酒后,在一定程度上使睡眠后期的呼吸暂停现象得以加重。经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酒精蓄积量也是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尤其针对同时伴有呼吸衰竭症状的患者而言,具有较高的危险率。适当的饮酒可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吸气压力的增加所增加,导致气道陷闭后的时间得以增长,最终使患者在睡眠过程中惊醒。若患者同时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睡前过量饮酒,可减少总睡眠的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睡眠结构紊乱,经过监测可得夜间血氧饱和度相对较低。
肥胖,大多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肥胖癥,经过大量临床实践研究证明,体重指数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呈正比例相关。对大量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研究中,全部患者均行CT和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观察气道形态,主要发现患者均存在后咽部横截面积降低的现象,外周颈圈明显增加,该现象的发生与肥胖存在明显的联系。部分学者认为外周颈圈增加会使颈部脂肪堆积,脂肪不断堆积,对睡眠质量起到影响,并在睡眠时能够填充和阻塞上气道,使患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现象,但颈部脂肪存在多少能够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并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临床中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另外,部分学者认为腹部的肥胖能够使脂肪的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降低,特别是在取仰卧位睡眠时,会使肺部容量降低更为严重,主要与上气道的横截面积与呼吸肌力的损害呈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上呼吸道的横截面积越小,呼吸肌力的损害威胁越大。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除了肥胖等因素外,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也是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因素,其中以甲状腺功能低下最为常见,甲状腺功能会使机体化学敏感性得以降低,并能够使机体对上气道周围粘液性水肿以及上气道肌无力现象不敏感,并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在试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大鼠实验上,可以发现上气道及纤维结构与习惯性打鼾患者结构具有相同之处,但甲状腺素是否能够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各学者仍然保持不同意见。
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的特殊群体——儿童
小儿打鼾已经成为儿童的常见多发病。香港医学界的研究表明每100个孩子中就会有5个恶性打鼾者,这种疾病可能导致儿童发育滞后、体格瘦弱、心脏衰竭。许多研究和报道证实打鼾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一项来自美国儿科杂志的研究报告认为儿童在幼年期存在打鼾问题,那么即便日后不打鼾了,青少年期的学习能力仍然会受到影响。可见小儿打鼾并非是福音,而是一种睡眠呼吸紊乱性疾病。如果打鼾声音过大,因打鼾而扰人,还伴有睡眠期憋气,就属于病态性打鼾,也称之为鼾症。鼾症是儿童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的先兆,通常还伴有白天症状,如学习时昏昏沉沉、乏力困倦、打瞌睡等。
导致儿童鼾症的最常见原因有腺样体肥大等,治疗不及时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智力发育等,甚至导致夜间猝死,危及生命。如果是因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儿童鼾症,4岁以上的儿童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腺样体,可与扁桃体手术同时进行或单独进行。日常护理则需保持口腔和鼻咽部卫生、积极预防感冒、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针对原发疾病予以对症治疗。同时合理搭配饮食,给孩子提供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忌辛辣、生冷的刺激性食物,晚餐尽量控制七分饱,睡前不让孩子吃零食、甜食等。并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好的生活环境能预防儿童打鼾也能缓解儿童打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