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

2019-08-16郑馨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介入治疗肝癌

郑馨

【摘 要】:目的 中医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为护理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病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护理组,每组40例。结果 中医护理组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轻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

【关键词】:中医护理;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应用

【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1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介入治疗一般情况下,在肝癌治疗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在抑制肿瘤生长及提高患者预后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介入治疗也存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采用有效的护理手段是提高此类患者术后预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常规西医护理干预在此类患者围手术期产生了较好效果,而在西医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入中医护理是对此类护理措施的有效补充,优于单纯的西医护理干预[1]。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观察中医护理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入选的80例肝癌患者均为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病例,均经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符合介入治疗指征。排除标准:年龄超过78岁,合并有顽固性腹水、门静脉瘤栓、心肺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不能进行外敷、按摩及灌肠。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护理组,每组40例。常规护理组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53.9±8.9)岁。中医护理组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52.8±7.6)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方法

2.1 常规护理组

采用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西医护理。①监测患者体温改变情况,发热者给予降温处理。②监测患者肝区疼痛情况,轻度疼痛不需要特殊处理,疼痛剧烈者可给予镇痛药物等[2]。③对于恶心呕吐者,了解其恶心呕吐的原因,可禁食,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并观察呕吐物性质。④对局部出血和血肿者,让患者平卧位,介入穿刺一侧做好制动处理,观察穿刺侧皮肤颜色的改变情况。⑤观察患者肝功能改变,注意黄疸、意识情况。同时做好保肝治疗。

2.2 中医护理组

在常规西医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①发热者给予通腑泄热合剂进行灌肠处理,药用生大黄30g、蒲公英30g、乌梅30g、厚朴15g、枳实15g,加水煎取250mL,温度适中后灌肠。②肝区疼痛剧烈者除给予西药镇痛处理外,同时可应用双柏散瘀膏外敷于肝区,每天2次,每次外敷时间为4h。③针刺患者期门、肝俞、足三里、内关穴,而后连接电针,每次30min,每天2次,连续应用5d[3]。 ④饮食方面,肝气郁滞者给予橘枳姜汤(橘皮30g、枳实和生姜各10g,加水熬制),每次100mL,每天服用2次;气滞血瘀者可食用桃仁粥(粳米中加入桃仁熬制);湿热蕴结者可饮用西瓜汁等。 ⑤情志护理。采用情志相胜法及移情疗法来改善患者情志,避免情志对患者肝功能的不良影响,增强患者战胜肝癌信心。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介入术后发热、恶心呕吐、肝区剧烈疼痛、局部出血和血肿等发生情况。②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C30)对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分。QOL-C30调查以下维度:生理职能、认知功能、情绪职能、角色职能、心理健康、总生活质量。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水平越高。③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包括40题,前20题为状态焦虑量表,后20题为特质焦虑量表,分别计算两个量表的累加分值,评分越高提示焦虑情绪程度越高。

3.2 治护结果 见表1-表3

4 讨论

介入治疗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措施,但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影响到术后的治疗效果,护理干预对减少此类手术术后并发症起重要作用。西医常规护理干预对减少此类患者术后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效果,而中医护理干预能够对西医常规护理起到有益补充作用[4]。中医护理是以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为基础而开展的护理干预。中医护理干预中所用通腑泄热合剂具有清热解毒、通腑泻浊作用。研究表明,通腑泄热合剂有助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对炎症反应可产生抑制作用,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中大黄对肠蠕动有促进作用,利于排便。大黄还有保护胃肠黏膜作用,对肠道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同时对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双柏散瘀膏主要由大黄、黄柏、侧柏叶、薄荷等中药组成,具有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5]。研究表明,双柏散瘀膏对胃癌胃部疼痛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其具有较强抗炎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微循环,起到消炎止痛效果。对患者进行中医饮食指导,能够改善气滞血瘀及湿热蕴结等证候,具有调和气血功效。中医情志护理干預能够改善肝癌患者情绪,减轻情绪对肝功能的不良影响[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中医护理组 QOL-C30各维度(生理职能、认知功能、情绪职能、角色职能、心理健康、总生活质量)评分分别高于常规护理组,中医护理组护理干预后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分别低于常规护理组,说明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轻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这与中医护理的优势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李立锦,周彩娥,孙惠娟.  中医护理措施对肝癌患者行介入手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23)

万华,耿捷.  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12(11)

刘伟媚.  预见性中医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0)

王维芬.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实施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 2015(12)

李阿慧,周茂琴.  中医护理在骨折患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24)

丁志琼.  中医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98)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介入治疗肝癌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重视家族史 预防肝癌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