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胆结石的围术期护理
2019-08-16刘术苹
刘术苹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1
胆结石,是指在单管系统中出现结石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胆结石属于常见病与多发病。胆结石的临床表现症状有上腹部疼痛、呕吐、恶心等,部分患者还会存在黄疸和发热的症状。治疗胆结石的方法需要结合胆结石生长部位的差异进行针对性治疗。而胆结石治疗过程中,围术期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下文针对胆结石围术期的护理进行阐述。
1 胆结石的发病和发病机制有哪些?
第一,胆汁成分发生变化。胆汁成分主要是胆盐、磷脂酰胆碱、胆固醇。如果由于一些原因,例如脂类代谢出现问题,进而使胆汁成分与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那么胆汁中的胆固醇就会处于过分饱和状态,进而析出和沉淀,变成了胆结石。
第二,胆汁淤滞。
第三,胆道感染。该原因是形成胆结石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其他。如糖尿病、肝硬化、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等等。
2 胆结石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第一,腹痛。在胆结石临床表现中,腹痛是主要的表现。在患者发作胆结石时,会出现典型的胆绞痛。表现在,右上腹、上腹存在阵发性的痉挛性疼痛,并且会痛感会不断加重,不断向右肩背延伸。腹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胆囊强出现内移动,进而导致胆囊管出现结石。因为胆囊管受到了结石的阻隔,导致胆囊中的内压有所上升,以至于胆囊的平滑肌出现了收缩情况和痉挛情况,而且其想要把胆石进行排出,进而出现了严重的胆绞痛。
第二,患者在急性发作胆结石时,在腹痛以后经常伴有一些肠道反应,如呕吐和恶心。患者这时呕吐出来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胃内容物,经过呕吐以后,患者的腹痛并没有得到有效环节。急性胆结石发作以后,患者还会伴有消化不良的情况、腹胀的情况、厌烦油腻性事物的情况等等。
第三,黄疸。部分患有胆结石的人会出现一次性黄疸,基本上都是在出现严重腹痛以后。并且,出现的一次性黄疸症状较轻。胆结石导致胆管炎,肿大的胆囊使胆总管受到压迫,进而导致部分梗阻,还有因为感染,干细胞会受到一次性的损害,这些原因都可能会出现黄疸。
3 手术治疗适应症有哪些?
第一,胆囊结石反反复复发作,具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症状。
第二,在胆囊管处和胆囊颈部嵌顿,有可能会导致急性胆结石发作。
第三,胆囊坏疽出现穿孔、胆囊炎。
第四,长时间炎症刺激,有可能诱发胆囊癌。
第五,慢性胆囊炎会导致胆囊无功能、胆囊萎缩。
第六,在胆囊中充满结石,胆囊无功能。
4 如何開展胆结石的围术期护理?
第一,心理护理。在术前,由于胆结石患者担心自己的疾病,会出现担心和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的存在会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想要对病情进行稳定控制,医护人员需要多和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可以保持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情绪。
第二,术前护理。在术前,医护人员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患者需要做胸透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确定,并对患者的术后效果和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分析,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处理。在术前二十四小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叮嘱,进行合理饮食,多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和具有较高热量的食物。在术前的八小时内,要求患者禁水禁食,叮嘱患者不要吸烟。
第三,术中护理。在手术室中,需要指引患者对合适的体位进行摆放,在术中注意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检测,如果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存在异常,需要及时处理和分析。
第四,术后护理。注重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对患者的面色、体温、意识、呼吸深度、频率等进行查看。针对并发症患者需要进行补液治疗,使其可以保持稳定的生命体征。
第五,饮食护理。在术后第一天,需要对患者进行叮嘱,可以适当的对流质饮食进行食用,在术后七天不要食用有可能会产生气体的食物。饮食原则,需要保证食用具有较高热量、高蛋白、低脂的食物。针对营养不良的患者,需要通过静脉注射保持营养。
第六,运动护理。在患者还没有清醒时,需要把患者的枕头去除,使患者处于平卧体位,使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对患者进行常规给氧治疗。在患者情形以后,需要保证患者处于半仰卧体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引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并且,在术后指引患者进行深呼吸,正确咳嗽和翻身,早期时可以帮助患者下床进行活动,进而使患者的胃肠可以得到蠕动。
第七,并发症护理。注重对患者的引流管护理,在使用引流管时,需要对其是否存在拖轮、压迫、扭曲的情况进行查看。每天需要对引流袋进行一次更换,严格根据无菌操作对引流袋进行更换,并且需要对引流液性质进行查看。对患者的床单和衣服进行定期更换,鼓励患者进行翻身动作,按摩患者的受压部位,以防出现压疮。需要指引患者学会利用便盆进行大小便,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定期护理,清楚患者口腔异味,并利用有效手段避免患者出现口腔溃疡的问题。此外,还需要对手术切口进行及时清理,对敷料进行定期更换,保证伤口的干燥性。
第八,出院护理。在患者出院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叮嘱,要求患者注意休息,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并且,需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不要暴饮暴食。此外,对患者进行叮嘱,要定期回到医院进行复查,如果发现存在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