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使用超声技术为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效果

2019-08-16刘丽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血液净化并发症

刘丽

【摘 要】: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采取超声技术引导建立血管通路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诊疗的100例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观察组采用超聲技术引导建立血管通路,对比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采取超声技术引导建立血管通路,能够有效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并且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技术;血液净化;血管通路;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1

血液净化属于肾病和急性中毒患者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血液净化的前提条件中包含血管通路的建立,需要通过血管通路完成血液体外净化,从而使血液之中包含的有效物质及代谢废物得到有效过滤,但在血管通路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穿刺,若穿刺效果不佳,则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1】,因此,保证穿刺一次成功,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择2012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诊疗的100例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超声技术引导建立血管通路的效果加以研究,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诊疗的100例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7~74岁,平均年龄(62.46±3.47)岁。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2.42±3.44)岁。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并未形成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通过常规方式对血管通路进行建立。首先,确定目标血管,一般为股静脉或者是右侧颈内静脉;其次,操作人员应该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进行穿刺目标血管。

观察组通过超声技术引导建立血管通路。首先,同样将股静脉或者是右侧颈内静脉作为穿刺的目标血管;其次,使用RT-fino5.0超声诊断仪,并将探头频率设定为7.5MHz,同时扫描目标血管,对目标血管的病理性改变情况进行观察;最后,对皮肤表面到目标血管之间的深度进行测量,并通过两点法对血管走形进行标识,并根据测量的深度以及血管走形完成目标血管穿刺。

1.3 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选择的观察指标为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过程中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用(x±s)来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使用t对其检验,用%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用X2进行检验,有明显差异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对比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48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40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0%。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0.327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经穿刺后观察发现,出现血肿共1例,动脉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经穿刺后观察发现,出现血肿共3例。动脉损伤3例,神经损伤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0.2762。

3 讨论

血液净化指的是经血管通路于患者体外对血液之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和代谢废物进行过滤,从而使患者血液保持洁净状态所采取的一种治疗方法【2】。在急性中毒以及重度肾病治疗方面,血液净化已成为常规治疗方法,随着近年来急性中毒病例以及重度肾病病例逐渐增加,血液净化的应用频率也越来越高【3】,在血液净化实施过程中,采取有效方法建立血管通路,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在对患者建立血管通路过程中,常规方法是根据操作人员的临床经验而行的,但因个别患者血管已出现病理性变化,且个别操作人员因临床经验不足,会产生紧张感,容易导致穿刺失败或是出现并发症【4】。而在超声技术的引导下,能够对血管病理性变化进行观察,并能够通过准确的测量,可了解皮肤距血管的深度,以及血管的具体走形,从而有效掌握目标血管的穿刺位置【5】,使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得到保证。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使用超声技术作为引导,其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超声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确有突出效果,并且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终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采取超声技术引导建立血管通路,能够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且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傅利霞, 杨建平. 肾功能功衰竭患者建立不同血管通路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J]. 中国实用医刊, 2016, 43(20):88-88.

朱超, 孔绍仁, 李磊. 血液净化改良超声引导法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研究[J]. 淮海医药, 2015(4):335-337.

叶红, 卞雪芹, 杨克魁,等. 透析患者外周血管通路狭窄的超声评估与介入治疗分析[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8, 34(12):917-917.

叶红, 卞雪芹, 杨克魁, et al. 透析患者外周血管通路狭窄的超声评估与介入治疗分析[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8, 34(12):917.

李瑛.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10(5):482-183.

张旭. 血液净化血管通路感染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 当代临床医刊, 2017(30):3566.

猜你喜欢

血液净化并发症
透析液钠浓度与尿毒症患者血压和心脏功能的研究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老年急性肾衰竭病因及血液净化的疗效分析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血液净化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分析
舒适护理运用于血液净化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效果浅析
探讨彩超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