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艺中追寻济南
2019-08-16丁宁
丁宁
追寻城市的过去,可以去博物馆,一个个老物件记载着文明的演变;可以去寻访古建筑,那里矗立着过去的荣光;当然也可以在文艺作品里追寻一一泛黄的纸张里有城市过往的蛛丝马迹,水墨丹青里绘着城市曾经的模样,小曲民调里还有一代代流传着的故事。
追寻老济南,也不例外。
“有冽氿泉”,中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中早在数千年前就写出了济南遍地泉水的景象。泉水是大地的血脉,它滋养出汩汩的诗意,文人们对济南的泉水着了大量笔墨:“泉源上奋,水涌若轮”(郦道元《水经注》)、“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赵孟頫《趵突泉诗》)、“玉輪滚滚无时已,珠颗涓涓尽日生”(蒲松龄《珍珠泉》)……无数歌咏济南泉水的诗在此后的几千年时光里交相辉映。
不止诗歌,其它文学体裁里也多有对济南的描述。小说中,当属《老残游记》:“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字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百余年前,刘鹗笔下的济南读来让人如此熟悉,却又与今天的济南美的迥然不同。
还有散文,首推老舍。他把济南的四季变化、人文风情和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全都付诸笔下,特别是那篇《济南的冬天》让无数渎者向往这座有山有水,在暖和的太阳下睡着的中古老城。
文人们不仅用文字书写济南,还把最美的济南画出来。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清代宫廷绘画《康熙南巡图》、郭健的《老济南系列油画作品展》、吴泽浩的《藕花里》和张同秀的焦墨画等,都定格下老济南的风韵。
济南啊,真美,也真奇妙。她可以读,可以看,还可以听。从元杂剧到传统曲艺再到当下流行的民谣歌曲,连我们的耳朵都能听到这座城市的独有韵昧。
炎炎夏日,懒怠出门的话,就在文艺作品里追寻济南,欣赏济南——
比如从诗歌里, “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一首诗能让你静心;
比如从书画里,如踞似卧的鹊山,孤峭峻拔的华山,单一幅《鹊华秋色图》就足以让你悦目;
还比如从歌曲里, “青烟古道的芙蓉雨,墙柳余晖的解放阁……”用耳朵就可以游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