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15赵捷
赵捷
[摘要] 目的 探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期间在该院消化内科实习的90名护生当作研究对象。按照入科时间的不同,将90名护生分为研究组、对照组2组,各45例。2018年1—6月期间入科的研究组采取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带教,2018年7—12月期间入科的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观察并比较2组的护理带教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理论考核成绩(95.36±4.14)分、实际操作成绩(94.13±5.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理论考核成绩(81.22±8.68)分、实际操作成绩(80.64±8.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1、6.125,P=0.025、0.024)。结论 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可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消化内科;护理教学;带教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5(b)-0153-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医学的创新,当今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做好临床带教工作,提高护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打造优质的护理人才队伍,是促进临床护理工作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建构主义是一种新兴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为临床带教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指出了新的方向[1]。临床带教工作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要求带教教师应综合应用意义构建、情境、协作、对话的教学手段,使护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从而深入理解、吸收知识,并以此来指导操作,实现理论与操作技能的整体提高[2]。为探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对2018年1—12月期间在该院消化内科实习的90名护生进行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期间在该院消化内科实习的90名护生当作研究对象。按照入科时间的不同,将90名护生分为研究组、对照组2组,各45名。2018年1—6月期间入科的研究组:男6名,女39名;年龄18~24岁,平均(20.21±0.69)岁;专科32名,本科13名。2018年7—12月期间入科的对照组:男8名,女37名;年龄18~23岁,平均(20.13±0.84)岁;专科33名,本科12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由高年资护士担任带教教师,为护生讲解护理知识、消化内科的护理常规、疾病特征、用药等方面的知识。
研究组采取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带教,主要分为四个阶段:①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为确立知识框架。具体便是由带教老师向护生讲解如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食道狭窄、急性胃肠炎、肠梗阻等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疗方法、临床观察内容、常用药物等知识,示范专科护理操作流程,对重点事项有针对性地进行强调[3];②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为设立情景。创设教学情境,如带教教师扮演消化内科的患者,与护生互动、交流,还可以建立真实诊疗情境,也就是带教教师带领护生参与病房护理,对病患实施简单的日常护理。这个过程中,带教教师引导护生进入情境之后,应当提出相应的问题,以供护生学习,如“实施下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治疗的患者出现面色发紫的症状怎么办?”“消化道大出血抢救过程中,最紧急的护理操作是什么?”等等[4];③第三阶段为自主学习阶段。护生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带教教师需给予引导,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护生自主探索,并大胆设想,发表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中,问题引导下,带教教师启发式引导,并适时、适当给予提示,使护生积极、自主探索,并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知识框架结构中去;④第四阶段为合作学习阶段。带教教师组织全组护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中,护生的眼界得到开拓、知识面得到拓展、语言表达能力与團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可以加深护生对问题的理解与掌握,最终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1.3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别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实际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实际操作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建构注意教学理论,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强调学生主动探索,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建构,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其优势在于。
①有利于良好教学氛围的构建。建构主义指出,学习过程是现实问题引导下的主观探索活动,因此,带教教师应对科室现有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建立贴近消化内科临床实际、符合护生实际学习需求的教学情境,让护生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与此同时,高效利用医院环境的感染力,还可以使护生领悟到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宝贵,培养护生的责任意识,使其产生救死扶伤的使命感,从而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5]。这个过程中,带教教师适当引导护生互相交流、讨论,还可以建立有效的沟通,在使护生掌握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获得交流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提高。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往临床带教工作传帮带的模式下,重点放在了理论、操作、责任以及义务上,强调短时间内使护生掌握专科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从而采取“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限制了护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采取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使带教教师变成了“引路人”,实现了角色的转变,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护生的情感与经验积累,避免了死记硬背所导致的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使护生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来应对考试,并可以应用自如,不仅充分发挥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促使护生主动、积极学习[6]。同时,这个过程中,带教教师为了为护生提供更好的指导与帮助,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实现带教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③有利于护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带教模式下,将既定护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灌输给护生,没有对护生的应变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长此以往,会固化护生的思维。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教师先演示操作流程,再通过创设情境、引入个案、确定问题等,来引导护生运用已学知识自主思考操作的各个环节,这个过程中,护生可以更好地消化、吸收已有知识,并针对问题提出假设、查找资料、交流讨论、验证结果。不仅可以提高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创新意识。
该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的理论考核成绩(95.36±4.14)分、实际操作成绩(94.13±5.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理论考核成绩(81.22±8.68)分、实际操作成绩(80.64±8.42)分。这一结果与张璐[7]等人的研究结果有着一致性。其研究发现,实施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引导教学模式的实验组64名护生中,基础理论成绩≥90分者有58名、专科理论成绩≥90分者有51名、实践操作成绩≥90分者有57名;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的64名护生中,基础理论成绩≥90分者有26名、专科理论成绩≥90分者有19名、实践操作成绩≥90分者有46名;实验组成绩优异的护生明显多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可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
综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姚凯,甄畅东.基于建构主义的模拟护理教学查房在高职护生中的应用探讨[J].智慧健康,2018,4(30):31-32.
[2] 孟祥瑾.建构主义理论在输血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8(10中旬刊):38-39.
[3] 張璐,马玉贞.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肿瘤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0):212-213.
[4] 钟淑英,王靖,陈小红,等.建构主义理论在内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6,16(6):913-915,918.
[5] 陈淼,古海荣,管映君,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7,32(8):10-13.
[6] 王贞,段志军,李春艳,等.建构主义理论在临床讨论式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1):6-8.
[7] 张璐,马玉贞.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7):94-95.
(收稿日期:201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