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2019-08-15郭可豪

读天下 2019年26期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资助育人微信公众平台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的兴盛,传统的资助助学体系已经不能够顺应当前的时代潮流,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微信公众平台便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形式方面,微信公众平台改变了传统新闻的枯燥的传播方式,采用了更为轻松愉快的形式,内容丰富多彩,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理解。其次,在内容方面,微信公众平台能够快速地进行传播,大大提高了实际工作效率。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资助育人;微信公众平台

高校的资助助学体系不应该只局限于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而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实现资助的立体化,逐步达到全员育人,全社会育人的目的。本文对传统资助育人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了现代传媒的优势,最终对现代传媒应用在资助体系中面临的问题也进行了相关的阐述。

一、 传统资助助学体系的缺陷

(一) 忽视心理问题

传统资助体系只重视于奖学金或助学金的发放问题,为了保证公平,对于困难学生的认定与发放助学金的审核更为全面,但却因此很少将注意力放在被资助学生的心理问题方面,只注重了物质的资助,却忽视了心灵的帮助,尤其是对于提交了申请却未被选中的学生来说,急需心理上的疏通引导。这样的资助体系并不全面,也无法达到资助的真实目的。

(二) 过于行政化

当前,很多资助体系通常都是根据征文活动、讲座等等较为严肃的方式进行展开,学生对于这类活动的兴趣并不高,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被迫参加,但是对于这些活动的意义丝毫不了解,仅仅局限于形式,这使资助助学难以取得显著成效。

(三) 隐私保护意识不强

高校资助管理中对资助申请人的隐私过多的暴露,例如曝光家庭收入情况、个人信息等等。不仅仅使受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个人行为自由受到限制,而且还埋下了安全隐患,危及受助学生的人身安全。上述一系列的行为不利于受助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努力学习。

(四) 受助者成长空间较小

传统的资助宣传活动形式枯燥单一,并且很少有人参与其中,这导致其影响力不够大,社会的关注度也不够高,对于受助学生的成长过程的展示缺乏全面性。而这些年以来,在校学生对于微信公众号这一类传播方式更为感兴趣,其具有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个人信息保密性高等優点。微信公众号的创建没有太多复杂要求,操作也相对简单,各个学校都可以对于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尝试。而微信公众号可以提供多种方式与需要资助的学生进行沟通,给学生更多的成长机会,以此来保证资助的实际效率。

二、 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优势

各个学校应当建立一个公众平台,并进行大量宣传。例如建立微信公众号,专门发布资助育人的各类信息,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优势。

(一) 建立政策发布平台

当前阶段,学校的资助通常要经过四项环节,首先,开学前学校通过录取通知书内附加的文件以说明校内资助助学工作自己申请要求等,之后的一系列政策通常都是由辅导员进行通知。而受资助的学生本人对于一系列资助政策无法深入理解。而如果可以充分好利用微信公众号,便可以通过一些趣味的视频、图片等等,可以促使原本复杂的政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并且学生可以及时接收政策,如果有任何疑问,也可以通过公众号进行询问,寻求专业的解答。

(二) 建立困难认定平台和资助发放平台

当前阶段的资助的认定,通常是通过学生自主申请,然后再由班级内部进行评选,再由学院进行审查,最后再由学校进行认定。这一过程复杂而且耗时长,如果可以利用好微信平台,就能对于上述阶段进行缩减,使资助认定更为快速,并且提高准确度,也能避免申请资助的学生被其他同学议论,保护了其自尊心不受伤害。并且申请资助的学生可直接在微信平台上对个人的信息进行确认,避免了因为信息错误导致的发放不到位的情况,也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并且保护了被资助学生的隐私。

(三) 建立勤工俭学信息发布平台

当前,不同于传统发放助学金的方式,更多高校采用勤工俭学取得相应报酬的方式进行资助,这种资助要比直接给予他们补贴效果好。高校在实践探索中已经逐步完善勤工俭学工作体系,跟常规发放的助学金不同,勤工俭学能让学生理解通过劳动来助学这一良好的育人方法。而微信平台可以提供勤工俭学的相应报名平台,使报名更加方便,也使更多学生愿意参与。当前,有些学校已经开启了微信平台进行勤工俭学活动报名,该举措促使参与人数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上升,同时其也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关注度。

三、 现代传媒应用在资助体系中面临的问题

在自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微信资助平台也面临着很多机会和困难。和传统的资助方式比,微信资助平台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时效性强、针对性强、传播方式多元化等。而和其他网络传播媒体比,微信平台的功能更为多元,普及范围也更广。不仅如此,微信平台可以保护好受助学生的隐私,也可以与学生进行匿名沟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传播的方式也更为轻松愉快,使学生更乐意接受。对于资助方式也更为透明,更为公平公正。并且,微信平台所提供的不仅是资助,而且对于一系列正确价值观也进行了传播。

而事物都存在着两面性,微信资助平台有如此多的优势,却也有些无法避免的困难。首先各个学校需要一个团队来专门进行微信公众号的管理,所需要的人数大概二十人左右,包括摄影、文案、采编、策划等等。并且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教学,这其实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其次,在当今这个微信公众号众多的时期,怎样做好公众号也是一个相对棘手的问题,要做到能够吸引学生关注,排版内容设计都很重要,而与此同时又要对学生存在一定的教育作用。另外,要做到能够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也并不容易。不仅如此,公众号还需要时刻提防舆论炒作现象的发生,针对这一现象需要准备紧急处理方案,在关键时刻进行法律维权。

四、 结语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都是通过各类自媒体来获取信息。在自媒体的浪潮下,各大高校的助学工作不应该只局限于传统方式,应当充分利用好现代传媒,发挥其在资助助学体系中的优势,利用网络传播以引导学生的思想。

参考文献:

[1]何文秋,谢雷.新媒体视角下的新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系统设计[J].亚太教育,2015(36):212.

[2]李敏.浅议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内涵及其拓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93-196.

[3]刘东胜.新媒体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作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79-82.

作者简介:

郭可豪,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工学院。

猜你喜欢

自媒体时代资助育人微信公众平台
自媒体时代的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发展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广播的发展现状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