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创新教育理念下中职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路径

2019-08-15唐露英

读天下 2019年25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职方法

摘要:本文以中职体育教学为研究视角,针对创新教育视角下的中职体育教育展开分析讨论,从中职体育教学创新教育的内涵与要求出发,探讨创新教育下中职体育教学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方法

一、 前言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职业教育是培养输送高技术人才的阵地,必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基于此,中职体育教学必须践行创新教育理念。

二、 创新教育及其对中职体育教育的理论要求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产物,是对素质教育内涵以及外延的拓展及延伸。开展创新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与输送创新型人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基于创新教育的体育教育,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同时需要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积极主动思考,强调学生的综合发展与实践能力强化。中职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他们的身上有很多潜能等待挖掘与培养,激活学生的智能、挖掘学生的潜能,不仅是创新教育的要求,也是中职教育的职责使然。创新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理念,要求理论与实践的深度整合,在其指导下的教育体系必须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与此同时,在创新教育当中融入了人本思想,立足创新教育开展中职体育教育可以满足中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于中职体育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践行創新教育,要求过程、方法、目标的制定与选取都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作为导向。结合创新教育的本质与要求,中职体育教育实践中,一方面要将教师在课堂中解放出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使得而体育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必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兴趣与诉求做出全面客观的分析,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如男、女生差异等,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价值“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三、 创新教育指导下中职体育教学实践路径

(一) 以“生”为本,引导为主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落实,指导教育教育活动的思想理念不断变革创新。在传统中职体育教学实践中,课堂是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具有绝对控制权与主导权,课程是在教师的统筹安排下按部就班的实施的,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的接收理论知识或者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展各项训练,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要始终围绕着学生开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活学生的智能。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近年来不断强化深入。所以中职体育教育工作者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创新理念、变革思想,将自身变换为课堂的引导者。

(二) 激活兴趣,体验成功

为了将创新教育与中职体育教学结合起来,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要让中职学生感知与体会体育的乐趣与魅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的快乐,进而让学生主动探索,强化能力、夯实基础,养成习惯。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能力,将训练内容中的精华部分整理出来,降低体育运动的难度,不要过分追求训练的速度以及技能的提升,而是将思维训练以及意志培养作为主线,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知成功的喜悦,以此养成终身体育健身的良好行为习惯。中职学生的自尊心是极强的,在学习中一点点的挫败往往都会影响其学习积极性,而一点点的成功也会激发其无限的智能去探索和创新,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不“热衷”往往是因为心理因素导致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应用“成功”教学法去化解学生的自卑心理、胆怯心理、羞涩心理,培养全体中职学生坚强的意志,进而提高其参与运动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体育课上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挥洒汗水的自如,进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

(三)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体能与基础上存在差别,如果我们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一刀切”势必影响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与兴趣的激发,最终也就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必须落实因材施教,实施分层、分组教学。第一,实施分层分段教学。体育训练通常都是在操场或者体育馆中开展的,呈现空间大、干扰因素比较多的特点,为了使得体育教学与训练活动更加有组织性,应该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方法,整合硬件与软件资源,确保训练任务的圆满完成,促进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能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在跑步训练的过程中,就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之后组织长跑训练组、中长跑训练组和短跑训练组,每一组选举组长,组长负责组织组内成员制定训练计划,明确训练目标,同时负责协调组织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利于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可谓还一举多得。第二,结合技术难度,实施科学化的分组教学。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明确学生的基础情况与技术现状,之后按照某一项技术的达标程度实施分组教学。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不同学生对篮球这一运动的技术掌握情况,将班级学生分为运球训练组、投球训练组、传球训练组等。第三,按照性别实施分组教学。对于中职学生来讲,男女生的兴趣以及能力明显的差异,男生的兴趣以及能力使然,使得他们更加热衷能速度和力量,而女生则在柔韧性上占据绝对优势,结合这一特点,可以针对中职女生开展健身操、羽毛球、啦啦操等训练,而男生则可以集中开展球类运动、武术训练等。

四、 结语

开展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培养与输送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要。基于此,中职体育教学必须结合创新教育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希望文章的阐述,可以使得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创新教育的本质与要求,积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体育教学时效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元赤.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分析[J].科技风,2019(1):38.

[2]霍军.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唐露英,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中职方法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