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2019-08-15徐杉

读天下 2019年24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创新意识素质教育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比较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各自的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上,讨论了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提高审美能力,提高道德情操、促进智能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弘扬独特个性、发扬爱国情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重视音乐教育,是培养全面和諧发展的新世纪建设性人才的关键。

关键词:素质教育;审美能力;创新意识

一、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在“传道、授业、解惑”上有着共同之处,但音乐作为一门声音和感情的艺术,它主要通过其生动的内容,优美的音乐旋律和鲜明的音乐形象来达到感染人的目的,从而使它区别于主要以逻辑思维为教育手段的数、理、化等学科。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音乐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

(一) 音乐教育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事业成功的希望之星,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灵巧钥匙,是人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作为一门表演艺术,音乐中千变万化的节奏和音高、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十分生动地表现着各种感情,由于音乐的生动性,吸引着学生的兴趣。因此,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兴趣。

(二) 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引起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根据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和审美心理活动特点提出来的。一般来说,通过亲自参与艺术活动所形成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往往更为深刻与牢固,影响其终生。因此,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有助于人文素质的内化,而进行直接的艺术创作则是内化的文化艺术修养的外露。

(三) 音乐教育培养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一起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的基本素质教育。审美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有多种手段和渠道,音乐教育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手段和渠道。音乐欣赏的审美功能是最具音乐艺术本质性和价值性的功能。音乐的审美功能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与品格产生广泛的潜在的影响与作用,使积极的性格特征得以肯定和发展,消极的性格特征得以转化与改变,促使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

(四) 音乐教育修养身心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当动听的音乐通过耳朵这个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右侧颞叶的音乐活动中枢以后,能对神经系统进行刺激,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昂,这就加强了血液循环,改善了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从而起到了解除疲劳的作用,促进了人的身心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养生保健目的。

(五) 音乐教育培养与加强学生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

音乐教育因其独特的优势,将成为学生更好的与其他人相互沟通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组织排练、举行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不但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途径,还发展了个性与特长,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开朗性格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为其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

(六) 音乐教育开阔学生多元文化视野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与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这样说,音乐是一部小百科全书,音乐教育中要欣赏很多作品;要学习作家的生平、时代;要接触各历史时期、各文化圈及许多地区和很多民族;要了解多种题材、体裁和风格形式;要学习演唱、演奏及乐理、视唱练耳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所有这一切,对与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是巨大的。

二、 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实施音乐教育的途径

(一) 创作能体现学校理想和精神的校园歌曲

所谓校园歌曲就是主要在校园中传唱的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水平和审美特点的,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的教育意义的歌曲。一所学校的校歌无疑是这所学校最重要也最熟悉的校园歌曲。学校的校歌是一类具有浓郁的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一首校歌能够体现学校的精神和理想,也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并且与时代精神也是相通的。除了校歌之外,还可以创编更加广泛的基于素质教育的音乐作品。它的创编,就是要根据某种素质教育目标来创编音乐作品,使音乐作品承载道德内容,具有素质教育意义,进而实现素质教育与音乐在课程或教学内容上的整合。在艺术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今天,人们对音乐教育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修养,开发智力与创造力等神圣的使命责无旁贷地落在了音乐教育的肩上。只有当富有浓厚的教育意义的校园歌变得更加繁荣的时候,学校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才能形成。

(二) 校园广播电台播放具有德育意蕴的音乐

学校一般会拥有自己的校园广播电台或广播系统,条件好的学校可能还拥有自己的校园网络系统。这样一来,通过校园广播电台来播放具有德育意蕴的音乐就成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德育途径。当试图通过校园音乐播放来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音乐文化环境时,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就是如何处理好流行音乐与学校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流行音乐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是一种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也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而一般来说,又少部分大众文化是缺少精神追求和心灵陶冶的,一方面在与现实的联系无比紧密的同时,一方面却造成了对存在的真理的遗忘,它没有了对形而上学的追问、对终极关怀的瞩望、对人类命运的深切思考,更多的是对非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倾向,从而成为了一种娱乐性、商品性的文化。这样就很难对学校道德教育产生积极影响。事实上,在大众文化流行的今天,校园音乐广播是不可能拒绝流行音乐的,但是,校园音乐广播中有学校行政正确的干预,从而有意识地选用弘扬主旋律的歌曲,承载先进道德的歌曲来代替不良流行音乐的播放。或者在通俗歌曲中选用如《阿姐鼓》《天堂》《天路》等经典歌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层次,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鉴赏。

参考文献:

[1]尹红.音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童江梅.音乐教育对和谐人格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7.

作者简介:

徐杉,四川省绵阳市,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创新意识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