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发展:高校学校体育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探析
2019-08-15何杜萌
何杜萌
困境与发展:高校学校体育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探析
何杜萌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江油,621700。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学校体育体系课面临重大的变革。本文从我国当前高校学校体育的现状出发,对高校学校体育体系的建构和实践进行探析,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开展体育课程存在教学方式老旧、实践教学内容、方式相对滞后,相关的教学设备短缺,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匮乏,实践教学评价和考核体系不完善,实践课程内容设置缺乏特色等问题,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将实践性熔铸于学科的品格之中,为提高健身意识打下扎实的基础,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高校学校体育;体系建构;实践探析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1]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效体育课程面临重大的改变。高校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大学生的体育知识素养,并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给我国蒸蒸日上的体育事业不断输送新鲜的血液,壮大后备军队伍的力量,使我国逐渐向体育强国靠拢,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石,鉴于此,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学内容的教学体系和实践已经初见雏形,但是它面临着迫切的转型和进一步完善。体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而实践教学又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基本方法,因此,我们在进行体育课程讲授时,只有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运动技巧有机联系起来,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体育素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迫于长时间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造成当下我国高校学校体育体系的不完善,因此,如何去打造科学的体育实践体系是我们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当前高校学校体育的现状分析
1.1 实践教学内容、方式相对滞后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往体育的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案设置等都还不够科学严谨。相当多的高等学校没有建立严格的体育实践教学计划,学校对专业实践课程不够重视,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各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再言之,高校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际,其主要表现为理论知识和演示性教学偏多,而体育实践教学安排偏少,这就导致学生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但不能将理论知识很好的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大学教育和中小学教学的区别非常大,大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是为了给国家输送新鲜的血液,不断壮大后备军队伍的力量,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精英人才,但是由于当前国家体制还不完善,对学生的就业方向考虑甚少,导致学生毕业后面临重重困难,难以全心全意投入到运动训练当中去。除此之外,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实践为辅。教学方法单调,课程内容枯燥,学生积极性差、师生间互动不灵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得不到很好的激发,进而直接影响了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
1.2 实践教学设施及教学平台缺乏
体育实践课程的开展需要大量体育设备,那么要想构建符合实践教学要求的体育设备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支出。“大学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必须以先进的体育思想为基础、以完善的制度为保障。”[2]其中人力财力物力保障作用尤为重要,而各个高校经费因学校级别和定位表现不同,直接造成经费悬殊天壤之别,一方面是很多低经费学校没有充足的资金去购置体育器材,没有能力去建设专业性很强的教学场地,有的高校即使设置有实践教学场地,但相关体育设备比较落后和陈旧,而且设备的供给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量,这种简陋的教学条件就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是部分高等学校有较充裕的经费,拥有符合要求的实践设备和场地,但是由于教学体系的不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体育设备和场地管理制度,课程设置的不科学而造成相关设备的使用率偏低,如场地闲置不能物尽其用,造成体育设备资源浪费,学生不能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尽人意。除此之外,有些高等学校仍在保持传统老套的教学模式,缺乏和外界体育团体进行拉练的机会,使学生不能和更强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学习,造成学生的学习相对封闭短路,限制学生向更好更远的方向发展。
1.3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匮乏
“在大学阶段,是人生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的起点,也是世界观形成的黄金时代,高校学校体育应紧紧抓住这一阶段,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的培养,教育学生真正的了解和懂得体育健身对人一生生命力的重要作用和益处,使之让学生树立起主动地参与体育健身锻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3]众所周知,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师范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体育教学的,毋庸置疑,他们的理论知识都相当丰富,但是他们缺乏扎实的比赛和训练经验,更不用说主动去验证教学理论的机会更少。因此,在进行具体的实践教学工作时,很难把握实践课程的节奏,很难合理地把理论知识联系实践运动进行科学地讲解与亲身示范,非常不利于实践课程的顺利开展,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总而言之,要上好一堂体育实践课,需要老师统筹全局,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质性材料进行认真的梳理,根据主客观因素及学生特点进行设计和准备,并且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栩栩如生的讲解和亲身示范,才能达到我们预期所想的高水平、高质量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做好考核制度和总结工作,确保不断积累丰富的课堂经验。因为实践课程非常复杂,很多老师为了应付期末考核和逃避工作压力,往往不情愿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课程设计,而更情愿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理论教学,这就造成了体育教学的本末倒置,阻碍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进一步的创新。
1.4 实践教学评价和考核体系不完善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高校对体育课程进行期末成绩考核的时候,大部分仍然是沿袭了像其他文化课的方式一样,采用笔试闭卷的考试形式,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去判定学生的技能水平,这势必会造成单一枯燥的考核方式与课程形式丰富的体育实践教育不匹配的情况。另外,教师对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的打分大多是根据自己对学生的平时印象,这不仅不能够充分体现体育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引出了不公平教育的问题。格物致知,很多大学体育实践课程的教学制度不健全,没有结合教学情况和课程特点进行课程设置,让教师工作变得机械应付化,不仅扼杀了教师的创新精神,而且还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因为体育课程是一门动态化的课程,学生的发展还会受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而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因素,那么没有科学完善的体育课创新评价体系,就会严重降低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阻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能力的培养。
1.5 实践课程内容设置缺乏特色
由于受到发展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对体育课的教学设计方案都是结合大纲制定的,而体育实践课程内容往往是在结合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形式杂糅融合在一起,缺乏针对性。正是因为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使体育很多实践课程内容仍然没有摆脱以竞技为序设置知识点的格局,缺乏自己的特色和创新。
2 高校学校体育体系的构建
2.1 实践课程的构建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的是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培育,使学生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心理能力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学生将在校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社会上并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对社会产生贡献,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贡献出绵薄之力。所以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时,除了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学校的客观因素设置课程外,还要结合社会、企业对相关体育人才的要求来制定开展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按照这样的教学思路去设置课程,有针对性的去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学校体育学内容体系及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要根据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要遵循扬长避短原则,最大限度避开缺点,让学生优点成为他们的闪光点,在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上,使学生成绩更上一层楼。
2.2 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
高等学校加强对体育实践课程教学平台的打造也是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想打造出专业且内容多样的体育实践教学平台,首要工作就是要求学校增加资金投入,购入大量专业、与时俱进的教学设备,打造适合训练的教学场地。另外,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案,让学生不仅有充足的时间参加到实践学习中去,还能够在实践中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其次,高等学校体育相关的负责人,还要积极联系校外的体育团队,让学生尽可能多与体育技术更加成熟、竞技性更强的体育社团、企业、职业队伍进行合作交流学习。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见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很好的验证,创造能力得到更好的激发。除此之外,学校还要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各种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的利用并且珍惜每一次实践经历,比如:组织学生参加企业或者社会的体育竞技活动,让学生到企业、学校进行观摩、指导教学等。
2.3 体育师资队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
“体育教师是体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主力军,是深化体育素质教育的实践者,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总体目标培养新型人才的执行者。”[4]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体育师资队伍在在高校体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价值,努力构建能够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的培养目标体系,使体育教师在完成体育实践课程的过程中以及其它方方面面的体育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这在整个高校学校体育中起着关键作用, 应予以高度重视。目标体系的建立是与教师个人紧密相关的,只有通过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积极思维与能动才能实现。所以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要随时根据教师个人发展的具体情况,及时准确的加以修正和调试,使整个师资队伍的体系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4 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教育部颁发的《纲要》规定,在评价大学生体育成绩中,对体育课程目标领域进行了划分,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要求评价中应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强化激励与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到评价内容,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定方式进行。”[5]因此,我们必须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参与度,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对身体发育的促进程度等方方面面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才能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下一步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可靠的意见,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
3 高校学校体育体系构建下的实践
3.1 结合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选择体育实践课程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评价也主要来自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反应和感受.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直接决定了体育教学的合适程度和体育教学效果的大小.必须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实践组织形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高校体育课中设置项目选项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来自由选择体育课程,而不是按照自然班级的形式来学习规定的体育内容,这个我们称之为公共体育课的兴趣选项课,这样可以很好的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体育课程的实施与开展。
3.2 实现实践教学平台的网络化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平台的网络化建设,促进信息化建设融入体育训练的课程中。在整个平台网络主要包括学生与学、教师与教师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建设。而信息技术的建设往往能够将这些要素更好地结合起来。可以在体育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先设计主要的功能窗口,之后再通过嵌入主要的教学资源来全方位进行交流和反馈。比如,建设体育网络精品课程,将本校教师的专项教学录制成音像制品,分章分节的展示实践技能,学生通过自己的学号登录教学实践平台,对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搜索,浏览和下载。之后还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和提问,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
3.3 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养
教师是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要想提高学校体育学内容体系及实践性最为重要的还是要提高相关的教师队伍的师资力量,打造更加优秀的实践教学团体。打造优秀体育实践教学团队有以下几种方法:(1)提倡教师通过自学来提高专业素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从而更好的为实践教学服务;(2)鼓励相关老师多参加教学讲座、论坛,多到优秀的学校进修,以及参加相应的培训。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或者成功的运动员、俱乐部成员等到学校进行经验传授;(3)结合实际情况,派遣优秀的年轻教师到实践基地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比如:学校、企业、俱乐部、省队、市队等地方进行实践,从而实现不断的学习,总结经验与反思,从而转变教学思维,提高教学水平。
3.4 考评与实践深度融合
因为实践课程进行形式比较随意自由,富有灵活多变特点,从教学场地到教学内容和训练形式,无不都在发生变化,而且相对于理论课程来说,学生受到的限制非常少,所以我们要建立科学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譬如:给学生普及参加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学生从根本上重视实践教学,增加实践课程的的课时,统计学生出勤率情况,回访学生实践课意见等等。最后,近年来,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都越来越多元化,这得益于跨学科方法的借鉴和交融,实践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也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可以把定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质性评价是新课标理念下体育课程评价的方向,量化评价是新课标理念下体育课程评价的辅助工具。”[6]要格外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制定统一规范的考核标准,最大限度减少主观因素偏见的影响,进行公平、公正、公开、客观、全面的评价,动员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4 结 论
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整个教育体系都为迎合社会的需求在做变革,从小学到大学无一例外,而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所进行的深层次改革,是力求让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我国高等学校必须重视教育工作的转变,面对这一情况,我国很多高校也在进行积极的改革,其中改革涉及诸多问题,比如:科学设置课程安排、提高教学团队的师资力量、增加和企业的合作,让学生多到企业学习等等。其中,增强教师队伍的师资力量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因为优秀的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素养、见识和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视域感受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对高校学校体育体系进行改革的关键,是要结合学生的的特点去进行教学改革,换言之,高等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办法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要求进行综合考量。文章阐述了高等学校结合社会需求开展的体育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教育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让我们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1] 秦东宏,张 强,夏启德,宋 伟.新课标下学校体育学教材内容的构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04):104~106.
[2] 刘艳伟,吕红芳,边 宇. 美国大学体育的萌生与机制分析及对我国大学体育的启示[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01):9~12.
[3] 黄鸿生. 试论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改革[J]. 福建体育科技,2001(01):36~37.
[4] 蔡志强. 谈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教育[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23(01):22~24.
[5] 赵文红,吴 岩,史全社. 高校体育课程成绩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36):191~192.
[6] 王道同. 探讨新课标理念下的体育课程评价改革[J]. 教育与职业,2007(09):113~114.
Difficulties and Development: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HE Dumeng
Sichuan Preschool Educators College, Jiangsu Sichuan, 621700, China.
With the constant changes in social needs, college sports system courses are facing major change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college sports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teaching method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old teaching methods,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are relatively lagging, and related teaching equipment is in short supply. The lack of practical teaching teachers, the imperfect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 the lack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actical curriculum content, and the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ill be practically cast into the character of the discipline,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fitness awareness. The foundation further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Practice analysis
G807.4
A
1007―6891(2019)01―0115―04
10.13932/j.cnki.sctykx.2019.01.28
2018-11-08
201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