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应用静默疗法对其焦虑和手术配合度的影响

2019-08-15李恒健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静默收缩压白内障

李恒健

目前,白内障手术常在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下通过显微镜实施,因此,患者在术中的配合程度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静默疗法是将人的注意力或意识集中到一个客体、声音、意念或体验上,在指导者的指引下进行的一种放松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近年来,静默疗法因具有操作简便、术前引导患者放松效果显著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1-2]。本研究以我院眼科择期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患者术前应用静默疗法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眼科择期行白内障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意识清楚、无听力障碍、四肢感觉无异常;单侧眼首次手术;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在局麻下行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组麻醉方式、手术方法及植入晶体均一致,手术由同一医师完成。两组在术前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对照组 术前行常规访视,即手术室护士于术前1 d到患者病房进行访视,访视内容包括术前评估、测量患者术前相关机体指标,介绍手术准备工作、手术室环境、手术医生信息,培养术中放松方法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默疗法,具体如下。

1.2.2.1 干预时间 静默疗法对患者所处环境有严格要求,应在安静、无他人干扰情况下实施,避开输液、查房、进餐、机体指标测量等时间段。

1.2.2.2 干预前准备 护理人员坐于患者病床边,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静默疗法的原理和作用等,倾听患者的主观感受,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1.2.2.3 实施过程 患者平卧于病床上,身体放松、闭上双眼。护理人员将患者身体分为“三条线”,第一条线(双侧),自患者头部双侧起,沿颈部、肩部向下至指尖;第二条线(前侧),自面部起,沿面部、颈前、胸腹部至脚趾;第三条线(后侧),自脑后起,沿颈后、背部、腰部至脚底;护理人员通过“三条线”对患者身体各部位予以调整,在每条线止息点上意守片刻,并循环5~6 min,引导患者思绪集中到意守对应部位,暗示患者放松。在手术当日、术前30 min由同一护士对患者完成2个循环的放松工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情况进行评估,量表采用4级评分法,共计20个条目,SAS标准分阈值为50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越严重;②检测患者进入手术室5 min收缩压和心率,并分别与基础收缩压和心率进行比较,观察两项指标的波动情况;③患者术中配合度及手术满意度,两项指标均采用Likert量表评价,分值范围1~5分,分为3个评价等级,1分为非常不配合及非常不满意,2~4分为配合及满意,5分为非常配合及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和入手术室5 m i n焦虑情况比较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手术室5 min两组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干预前和入手术室5 min收缩压和心率波动情况比较干预前两组收缩压和心率波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手术室5 min两组收缩压和心率波动程度均较干预前增大,且对照组两项指标波动程度均较观察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收缩压波动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率波动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术中配合度和手术满意度比较术中配合度:观察组非常配合39例、配合9例、非常不配合2例,对照组非常配合23例、配合12例、非常不配合1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50,P<0.01)。手术满意度:观察组非常满意38例、满意10例、非常不满意2例,对照组非常满意21例、满意16例、非常不满意1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35,P<0.0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和入手术室5 min焦虑情况比较(分)

表3 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和入手术室5 min收缩压和心率波动情况比较(分)

3 讨论

白内障为临床常见病,是一种由遗传、老化、局部营养障碍、外伤、免疫或代谢异常、辐射等因素引起的晶状体代谢紊乱,进而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混浊,好发于>40岁人群,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趋势。白内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或双侧视力减退,晶状体皮质混浊可引起晶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不同,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炫光感。白内障以手术治疗为主,目前,常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3]。但是,由于手术是一种应激源,加之在局麻下实施眼部手术,患者常有焦虑、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严重者情绪甚至失去控制,不利于手术的开展,进而影响治疗效果[4-5]。

静默疗法以交互抑制理论为基础,即人体不能同时处于放松与紧张状态,将机体的注意力或意识集中到一个客体、意念、声音或体验上,是在治疗师指导下的一种放松疗法。静默属于“新心理疗法”中的典型方法,在西方国家非常流行,很多人练习静默,借此作为自我放松、应激处置、增加自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手段。在我国,受传统“道家”“儒家”思想的影响,静默更多局限于本意为“超尘脱俗”的人群中。在临床中,静默疗法主要使患者进入一种自由漂游的心境状态,使其进入与自身内在节律相和谐一致的状态,如制造一个安静、隔音的环境之中,引导患者闭起双目,集中注意在一个单调的声音和意念,或做一些单调刻板的动作,如以拇指与其他四指重复接触等,使其心理放松,消除相应的负性情绪,减轻应激反应。“三线放松法”是一种典型的静默疗法,通过使患者学会自我精神与躯体放松的行为干预,减轻应激反应,从而提高手术耐受性和依从性[6]。

本研究试探讨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使用静默疗法的效果,结果显示,采用静默疗法的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未使用静默疗法的对照组,提示静默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帮助患者自我放松,降低手术应激产生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更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这一结果与同类研究基本一致[7]。

综上,笔者认为,可将静默疗法用于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以改善患者焦虑等负性情绪,最大程度消除应激反应,以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静默收缩压白内障
世界不静默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预备,出发!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以沉睡的姿态 行静默的叛乱
爱在发生时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过多晒太阳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