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分析

2019-08-15薛艳华陈学军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收缩压功能障碍动态

薛艳华 陈学军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好发于老年人。研究显示[1],高血压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还可能导致患者认知功能减退,更有甚者可能会痴呆。本研究通过对1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2]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高血压组),高血压病程1~25年,平均(7.4±6.9)年;年龄60~87岁。对182例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66例)和认知功能障碍组(116例)。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患者,以及脑血管意外、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及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年龄区间与高血压组一致的非高血压体检者200例为正常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1.2.1 24 h动态血压监测 将动态血压监测仪袖带缚于被检者右上臂,每日6:00—22:00测量及记录间隔时间30 min,每日22:00—次日6:00测量及记录间隔时间60 min,总记录时间>24 h,测量有效次数>80%为有效测量。血压变异性参数包括舒张压标准差(DBPSD)、收缩压标准差(SBPSD)、舒张压加权标准差(DBPwSD)、收缩压加权标准差(SBPwSD)、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舒张压变异系数(DBPCV)、真实收缩压变异性(SBPARV)、真实舒张压变异性(DBPARV)。血压昼夜节律参数包括收缩压下降率、舒张压下降率、平均压下降率。血压晨峰值参数包括收缩压晨峰值和舒张压晨峰值。

1.2.2 认知功能评估 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该量表包括7个方面,总分30分,≥26分为认知功能正常、<26分为认知功能障碍。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组M o C A量表评分比较高血压组语言能力、抽象力、延迟回忆能力、视空间执行能力评分和MoCA总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组MoCA量表评分比较(分)

2.2 认知功能障碍组和正常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收缩压下降率、舒张压下降率、平均压下降率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动态血压参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和表4。

表3 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血压变异性参数比较(mmHg)

表4 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血压昼夜节律参数及晨峰血压比较

3 讨论

认知功能包括记忆、语言理解和表达,以及应用、计算、定向能力等。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中间状态,介于正常老化和早期痴呆之间。影响认知功能的因素较多,其中高血压是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本研究试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血压组语言能力、抽象力、延迟回忆能力、视空间执行能力评分和MoCA总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高血压可能会引起认知功能减退,究其原因如下[3-4]。①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导致动脉发生病变,如果脑血管发生病变会对脑组织功能产生影响,损害认知功能。②脑血流灌注失衡:长期高血压造成动脉管腔狭窄,增加了血流阻力,脑血流量降低,大脑重要功能区出现血流灌注不足,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脑能量代谢发生改变,增加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③脑白质病变:长期高血压导致脑血流量下降及继发性缺血,损害脑白质,影响大脑相关功能,引起认知能力下降。通过对不同认知水平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发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收缩压下降率、舒张压下降率、平均压下降率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两组其他动态血压参数指标无差异,提示,血压昼夜节律参数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

非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夜间会出现适度下降,而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不足,心脑血管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不仅损害了脑血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而且可以引起脑组织自主调节功能紊乱,脑小血管发生病变,进而导致脑血流灌注减少,进一步增加了发生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可能出现认知功能减退[5]。另外,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加剧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可能介导脑白质损害和腔隙性梗死的发生,而后者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6]。

综上,高血压患者应在早期控制血压,优化降压治疗方案,使血压处于合理水平,维持血压正常昼夜节律,以预防或延缓认知功能减退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收缩压功能障碍动态
清醒时不同时间血压水平预测夜间高血压的价值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动态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