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纯中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1例
——随访23年

2019-08-15梁利明郭润香周岱翰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右肺西洋参肺部

梁利明,郭润香,周岱翰

1.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澳大利亚 新南威尔士州 2000;2.澳大利亚癌症中医诊所(Cancare Clinic),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 2064;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

1 概述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根据病理类型,肺癌中大部分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25%~40%的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丧失手术机会。笔者曾接诊一位澳大利亚白人女性(以下简称LG女士)中晚期肺鳞癌患者,在周岱翰教授的辨证思路和遣方用药方法指导下,我们给予患者纯中药治疗4年半,肺部的肿瘤消失,随访23年未复发。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所知,这是在澳大利亚首例报告纯中医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而长期存活的病例。本文通过分享此案例的中医诊疗过程并探讨中医治疗肺癌的临证经验。

2 临床资料

LG女士,56岁,因“反复咳嗽伴呼吸困难,疲乏1年”于1995年4月10日到当地医院做胸部X光检查,提示右肺中叶有一直径约15毫米的圆形结节,右肺门突出,伴中下区肺不张(图1)。因此建议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进一步检查。4月19日CT检测到右肺中叶上部直径11毫米肿瘤,右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扩大,最大纵隔淋巴结位于隆突前方,直径约25毫米,并伴右中叶肺不张(图2).肿瘤穿刺病理活检结果为低分化鳞状细胞肺癌。当地肿瘤科医生诊断为IIIA期的右肺低分化肺鳞癌。当地专科医生告知她无法用手术切除,可以试用化疗,但疗效可能欠佳。患者自诉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外周动脉炎病史多年(具体不详);吸烟史30余年,每日吸烟约20支;家族史包括外祖父死于肠癌,叔叔死于肾癌。患者拒绝化疗,故至笔者门诊寻求中医治疗。

1995年7月初诊时,患者疲乏,咳嗽,咯痰带血,气促,胸部和上背部疼痛,大便稍干结;舌暗红,有紫斑,舌苔干燥而微黄,脉沉弦。辨证为肺热痰瘀。治则以清肺除痰,消癥散结。周岱翰教授处方包括:守宫6 g,僵蚕10 g,三七粉6 g,白花蛇舌草30 g,山慈姑15 g,鱼腥草30 g,浙贝母20 g,法半夏15 g,桔梗20 g,西洋参12 g,天冬15 g,葶苈子20 g。每天一剂,每剂煎两次服用。由于病人畏惧虫类药,我们在处方中有所加减或研末用。在诊治过程中,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上面药方做适当加减,例如患者咳嗽痰黄,处方减三七粉,加瓜蒌15 g和石上柏30 g;咳嗽气急,加苦杏仁15 g和紫苑20 g;胸痛明显,加丹参15 g和桃仁12 g;疲乏甚者,去西洋参,加党参20 g和薏苡仁30 g;烦恼失眠,去三七粉,加钩藤20 g、首乌藤20 g。经过15个月的中药治疗,LG女士仍存活。周教授于1996年10月再次访问澳大利亚,并为LG女士复诊,患者的自觉症状明显好转,食纳佳,二便正常,但仍有口干,声嘶,舌淡红而干,脉沉弦。辨证为肺肾阴虚,需滋养肺肾,并继续化痰祛瘀维持治疗。周教授的基本处方为:天冬15 g,麦冬12 g,浙贝15 g,山慈姑15 g,石上柏30 g,三七粉6 g,党参30 g,女贞子20 g,酒苁蓉20 g,猪苓20 g,鱼腥草30 g,西洋参15 g。患者每4至6周复诊一次,按上述基本方随症加减,连续服用中药4年半。在此期间,患者没有接受过手术、化疗、放疗等抗癌治疗。

经过两个多月的中医治疗,患者的咳嗽和呼吸困难得到缓解,痰液减少,胸痛消退。再过4个多月的治疗,她的咳嗽和呼吸困难,胸痛和疲劳明显好转,能够重返她的社工全职工作。1995年9月21日,胸部X光复查,结果显示肺部清晰,通气良好,肺部肿块消失,肺不张明显改善,纵隔已未见扩大,没有观察到新的病变(图4)。1995年11月22日胸部CT扫描复查,未见先前在右中叶的结节;右肺门淋巴结肿大明显缩小,未见该区域其它淋巴结肿大(图5)。从1995至2000年,患者每年的胸部CT扫描均显示没有肺癌复发或转移的迹象。LG女士于1999年底停服中药。在过去的20多年中,笔者每1至3年电话随访,LG女士一般健康状况良好,并且没有任何与肺癌有关的迹象和症状,至今仍健在。除了她觉得中药的气味难闻和难饮外,她没有报告服用这些中药后引起不适或副作用。然而,患者确诊肺癌之前合并心血管疾病。1999年,她进行了主动脉旁路和颈动脉手术;2001年,由于肾动脉塌陷,她的左肾被切除。2008年,她终于戒烟。

3 讨论

本肺癌病例由悉尼当地权威医院经病理活检确诊,治疗前后有CT扫描作对比,以及经长期医学影像的追踪观察,患者的右肺病灶消失,没有复发或转移的迹象,是一个较完整的病案。LG女士被发现肺癌后,即开始应用中医药治疗,坚持服药4年半,未采用其它抗肿瘤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或放疗,是一个纯中医药治疗右肺病灶的案例。本案例对肺癌的中医药治疗,特别是中医药维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周教授认为肺癌病位在肺,病因与病理表现主要为痰、瘀、毒、虚,中医强调“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而脾阳根于肾阳,故治肺癌祛邪重在解毒除痰,通瘀散结[1],扶正则在于滋阴养肺,补益脾肾,患者治疗前期选用基本方:守宫、薏苡仁、法半夏、山慈菇、白花蛇舌草、葶苈子、浙贝母、天冬、党参为主,配合辨证用药。后期康复方为:百合、瓜蒌仁、夏枯草、仙鹤草、鱼腥草、桔梗、西洋参、女贞子、薏苡仁、山慈姑等辨证治疗。我们体会本例获得临床治愈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全程坚持中医药治疗有重要关系,当然,本报道只是个案而已,期望本例有助于为未来的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循证医学临床研究。

附图(1-5)

图2 中药治疗前的CT扫描成像:肺右中叶的上部可见11 mm的结节。右侧门和纵隔有淋巴结肿大。右中叶肺不张。

图3 活检证实右肺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较低:存在细胞大小和形状变异,突出的核仁和颗粒染色质(Papanicolauo 40x)

图4 中药治疗后的X射线观察:肺部纹理清晰,通气良好。没有见到肺部肿块或肺不张。纵隔不扩大。

图5 中药治疗后的CT扫描成像:先前在右中叶中的结节不再存在。右肺门淋巴结肿大明显减少,未见该区域其它淋巴结明显肿大。

猜你喜欢

右肺西洋参肺部
基于肺部增强CT三维重建的右肺中叶血管、支气管解剖结构观察
两种手术入路对胸腔镜右上肺叶切除术可行性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文登西洋参“红”了!
西洋参的几种简单吃法
“参”得人心的文登西洋参
选择性肺叶切除治疗同侧多发结核病灶一例
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单仓血管组合处理法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