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的弟子
2019-08-15李悦敏高洪文孙平丽
文/李悦敏 高洪文 孙平丽
医院,这个见证了无数生死的地方,注定与我们每一个人相关。而医院里的医生们,是一群有着人的喜怒哀乐,却扮演着神的角色的血肉之躯。
1997年,3岁的我得了一场大病,县级医院束手无策,心急如焚的父母连夜带我赶到省级医院。当年的儿科老专家颤颤巍巍地来到病房为我看病,父母总说那是位极好的老人。听说,我是那个病房最爱笑的宝宝,科室的大夫们和护士姐姐都很喜欢我,就在这群白衣天使的帮助下,我痊愈出院了。回忆起当年那群可爱善良的人,父母总说要我好好学习,也成为那样的人。
9岁那年我学了一篇《手术台就是阵地》的课文,第一次知道了有位诺尔曼·白求恩大夫在中国做了很伟大的事情。课文里那张白求恩大夫在战场为伤员做手术的插图,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
2013年,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医学生。我还记得第一次穿上白衣时,全宿舍的人都很兴奋,仿佛看到自己当了医生的模样。事实上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电视剧里说,这是一个成就英雄的行业,生命就是我们所承载的天降大任。选择读医科的那一刹那,我们就要明白自己所踏上的是怎样一个征途。
2017年,我来到医院实习。在产科,我吃到了家属们送来的各种水果,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喜悦;在消化科,我看到带教老师为了一点点疑难翻查了大量的图书和资料,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在新生儿科病房里,我见到了一名脑瘫患儿,母亲难产去世,父亲不知所踪。他的年龄已经超过了继续住在新生儿科的年纪,也不需要保温箱了,但是科室老师们要他继续留在新生儿科,并自发捐钱为他购买婴儿用品。我看着小床上的他,睡得踏实祥和,感受到了医者的仁心仁爱。
2018年,我23岁,已经学了五年的医学课,有幸来到白求恩医学部深造。入学的时候,老师说我们成为了白求恩的弟子,要将白求恩精神传承下去。我想起小学课本上的插图,坐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厅听着那些似乎很遥远的往事,我终于明白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坚持在硝烟中的手术台意味着什么。我仿佛听到了白求恩去世前的话:“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做贡献……最近两年,是我生平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
我想,无论身处烽烟滚滚的战争年代,还是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面对伤痛,面对生命,一名“快乐的医生”,就是把多做贡献作为自己的希望。医学,是一个事关重大却在很多时候无能为力的科学,是一个最应该追求完美却一直有很多遗憾的科学。可是我们依旧怀揣希望,在科学的领域一点点探索着前进,同时尽自己的努力解决他们的病痛并安慰那些受了伤的人。
科室主任曾问我,开始学习病理的感受是什么,我答病理诊断很难,但是病理诊断疾病,指导临床治疗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工作。主任微笑着点头说:“你慢慢会有更深的体会,这是一件能实现你人生价值的事情。”他不曾解释这其中人生价值的含义。渐渐的,我明白了其中的内涵,知道了白求恩的弟子应有的样子。我想,那便是尽自己所能,让患者心里踏实。或许病理的工作是默默无闻的,背后的辛苦也鲜为人知,但它关系到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治疗方案,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便是每个病理工作者的价值。
从白求恩时代到今天,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医学作为一门关系生命的科学,发展得飞快,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青霉素都没有的年代。“互联网+医疗”“三医联动”“分级诊疗”,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医疗改革方案出台,一份份文件,一次次会议,我感受到一股想要使一切越来越好的力量,在努力改善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境地,在努力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一代又一代医者走入医学之门,习治病救人之法,经历了严苛的训练与考试,也许见惯了生死,也许面对过质疑,但他们仍然不忘初心,用自己的一生追随着医学不断前进的脚步、引领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历代人才辈出而灿若星辰,生生不息。
悬壶济世大爱流淌,厚德妙术神州传扬。从抗击非典到地震救援,从援疆援藏到基层义诊,从门诊楼坐诊到住院部查房,从外科手术台到病理取材室,白求恩弟子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需要他的地方。四面云山都入眼,万家忧乐总关心。不管经历什么艰难困苦,只要将患者疾苦记在心上,人自高远,心自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