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如何有效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019-08-14张成立
张成立
摘 要:数学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指导下改变之前的教学思维,重视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个方面的探索与引导,提高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与实践运用,以此构建高水准的课堂教学平台。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调动初中生的认知能力与探究动力,限制初中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影响学科教育的实效性。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指导下思考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与知识讲解方式,强化初中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效课堂;数学教师;初中生;教学理念
初中数学体现出课程知识比较复杂的现象,班级学生探索课程知识的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未能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度的探索与认知。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指导初中生参与到学科知识点的探索中,没有通过课堂教学锻炼班级学生的思维逻辑与问题意识,限制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在核心素质指导下革新陈旧的教学理念,重视通过多种创新教学方式的运用打造高水准的探究平台,这样可以构建高效的课堂。
1 数学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开展课程教育,逐渐提升初中生的问题意识
在对初中生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革新陈旧的知识讲解方式与能力培养目标,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高水准的课堂教学,这样利于收获更高层面的知识教育效果。虽然数学知识体现出一定的抽形性,但是知识点与生活实际有着较大的关联,教师能结合生活实际开展针对性的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所以数学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开展课程教育,逐渐提升初中生的问题意识,这样符合核心素养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
例如在对初中生开展一元二次方程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围绕生活中银行利率作为课堂导入素材,结合这一现象对班级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与能力培养。让班级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方程运算,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提出多个方面思考问题并开展讨论[1]。这样可以提升初中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能通过课堂教学锻炼班级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思维逻辑能力,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数学教师需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讲解重难点知识,提高初中生的建模意识
研究指出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调动初中生的认知能力与探究动力,限制初中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让学生们对课程知识进行灵活性的实践运用。数学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指导下革新陈旧的教学理念,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对初中生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运用能力。但是一些学生未能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所以本文认为数学教师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讲解重难点知识,提高初中生的建模意识。
数学教师对初中生开展函数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改变之前的教学理念与讲解思维,重视通过信息技术对班级学生讲解重难点知识,让学生们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与实践运用。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构建针对性的模型,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提高初中生对函数性质等知识的认知程度,引导班级学生梳理相关的知识点[2]。
3 数学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对初中生进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基于初中生体现出的课程基础与思维认知能力,数学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指导下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重视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构建高水准的课堂平台以提高知识教育的实效性。除了对初中生开展以上几方面的课堂教学,数学教师也需要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对初中生进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课程知识与生活实际关联的基础上强化知识教育的效果。
以数据分析课程知识讲解为例,数学教师应该革新陈旧的教学方式与能力培养方式,重视结合生活实际实施多个层面的知识讲解,提高学生们对课程知识的认知与实践运用程度。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初中生进行体质测试或者是生活用水的实践调查,通过调查更好感受到课程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关联,同时也能在实践调查中锻炼学生们的数据分析能力[3]。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创新性,构建高水准的知识探究平台,以此符合核心素养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
4 結语
本文认为数学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开展课程教育,逐渐提升初中生的问题意识,这样符合核心素养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同时,数学教师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讲解重难点知识,提高初中生的建模意识以强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数学教师也需要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对初中生进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这样可以强化初中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涛.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9):192-193.
[2]王新秀.试论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8):40.
[3]王翠微.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