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2019-08-14胡树林
胡树林
摘 要:对数学教材作业的再设计,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童趣性、探索性、生活性、层次性、开放性,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实践者、成功者、创新者。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生本化”为行为取向,以师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行为变化为教学目标,以“五性”、“五者”为基本要求,以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为考核标准。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思考;实践
作业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是学生成长、教师成才的必然之路。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基本流程是:
行为取向→教学目标→基本要求→考核标准
↓ ↓ ↓ ↓
生本化 → 自主化 → 主体化 → 数学化
1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以“生本化”为取向
“生本化”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为核心的教学价值追求过程。具体体现为: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强调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赋予学习以生命的意义[1]。
2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变化为目标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自主学习: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础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2)合作学习:小组活动是合作教学的基本形式。它是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一种行为体系。
(3)探究学习: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班级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而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是让学生通过“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
3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以“五性”、“五者”为基本要求
(1)设计童趣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2],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为设计作业的背景,可以使学生成为一个数学学习主动参与者。
(2)设计探索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数学问题的积极探索者。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数学问题的探索者。
(3)设计生活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数学知识的自主实践者。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成为一个数学知识的自主实践者。
(4)设计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数学实践的成功体验者。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作业设计时,应该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个性化”的作业环境,使每个学生均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者。
(5)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数学应用的开拓创新者。树立大教育观,走出封闭狭隘的课堂,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作业成为学生生活的“向导”,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数学应用的开拓创新者。
4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以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为评价标准
善于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是学生具有良好数学素养的具体体现。
(1)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3]。想要知道数学书的宽有多长,按一定的长度做一条裤子,上公园买门票应付多少钱等等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需要。
(2)生活中提炼数学,构建数学意义。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价值,不由教师全盘托出,而是由学生亲身体验,发现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构建数学知识,更能使学生体验到自己所获得的是真正“有价值的数学”、“必需的数学”和“生活中的数学”。
(3)生活中应用数学,发展学生个性。生活永远是数学问题不枯竭的源泉,关注现实世界中数学的应用,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把“实际”与“知识”联系起来,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才能最终达成学习數学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振宇.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浅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8):49.
[2]刘妍妍.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6(9):118.
[3]刘晓春.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难题与应对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16(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