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留守”儿童 用心呵护成长
2019-08-14胡可白
摘 要:现今社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各种类型的心理咨询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与此同时,这样一批孩子却被忽略了,他们生于也长于农村,他们有的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任,有的生活在比城市更甚的溺爱中,有的则被全然放弃,他们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比城里的孩子更听不得批评、受不得委屈、经不起挫折,比起城里的“小公主”“小皇帝”,他们更像是瓷娃娃一样属于“易碎品”。本文即试图从其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两个方面谈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认识。
關键词:心理健康;留守儿童;农村“瓷娃娃”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在中国农村超过1000万的留守儿童里,这种“早当家”的模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往往由隔代、父亲或母亲单亲、亲戚、同辈甚至自我监护,成长过程中不完整的家庭关爱,使他们成为了瓷娃娃一样的“易碎品”。
一、 形成原因
首先是“自我意识”的需求与现实的落差。心理需求是人格特质中的动力系统,“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初中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急切地想要认识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但此时的他们自我评价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提高,但精确性不高;自我设计的自觉性与合理性有所提高,但同时仍有局限。
其次,由于外出务工或经商的父母,居无定所,又被高额的“择校费”或其他政策影响,难以将孩子带在身边,只能交由家中的老人抚养,祖辈隔代抚养的现象在农村成了常态。
纵观现阶段的农村家庭教育不乏存在以下三个现状:
(一) 留守儿童VS代理家长,“他想管好不容易”
我国现在有将近1.5亿农民在外务工,并且以每年500万人的速度递增。目前,全国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人数约有1000万人左右,这个数字也在逐年递增,隔代教育的现象比较严重。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普遍溺爱。同时,祖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缺少教育理念,使其产生“自我中心”意识,遏制孩子独立能力和自信心发展,影响孩子个性和优秀品质形成。
(二) 教育观念VS科学方法,“我想学好不容易”
文化水平低,教育观念滞后是造成农村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脱节另一原因。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中的家长主义、命令主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家庭更是将一切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期待他们能跳出“农门”,家长想让孩子学好,但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却很少过问,农闲时沉湎于搓麻将、打扑克、喝酒,很少看书读报。
(三) 家长VS学校,“他想沟通不容易”
农村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有相当一部分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提供孩子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在农村,许多家长认为把子女送进了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教育属于学校的事,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培养和教育孩子属于学校的应尽之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乏配合和协调,致使学校教育工作很难取得成效。
二、 应对策略
(一) 家校合力,预防为主
1. 构筑家校交流平台
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没有家庭配合的学校教育永远不能完成教育任务,没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将“孤掌难鸣”,两者应该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可以通过适时召开家长会或让教师家访,向家长通报学校的工作和班级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能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加深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理解。
2. 搭起父子沟通桥梁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他们的声音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利用家长会或者培训的机会,促进家长与子女,尤其是父与子之间的沟通。有一次有个学生这样说“爸爸,我已经努力了,成绩还是不理想,但请不要骂我,好吗?”很多家长表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对,以后一定改。有沟通就有了了解,学生们的心理负担就减轻了。
(二) 以爱为铭,理解万岁
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他翻译的《爱的教育》中曾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为无水之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笔者认为教育“以爱为名”不如“以爱为铭”,要真正地关爱学生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首先,教师要有新的学生观,理解新时期的农村学生。首都师范大学谢维和教授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一个概念:“年轻的成人”。现在的农村初中学生越来越多的接触社会和自然界,他们不再像他们的祖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很有自己的观点,也很有自己的个性,教师应该欣然接受,坦然面对,在理解的基础上平等交流。
(三) 赏识评价,讲究艺术
1. 多肯定少批评
学生判断能力较弱,教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英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美国一所小学做实验,以18个班的学生,作了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具备“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这种暗示坚定了老师对这名单上的学生的肯定。使这些原本是随意指定的学生感到异样的自信、自尊、自爱,敢于提问、回答。
2. 多给机会少打击
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尤其是心理脆弱者,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好成绩,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见教师要在教学中,活动中不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
3. 培养“一技之长”
谬·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会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育从来不是一条康庄大道,应对现今农村中越来越多的“瓷娃娃”,需要的不仅是科学的方法,更要有爱心、耐心、信心,使他们以“更圆满发展的心灵和甚至更健全的身体离开学校”,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树珍.中学生心理与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2]黄煜峰,雷雳.初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
胡可白,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市永嘉县桥下镇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