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孔融让梨”到“我恨弟弟妹妹”引发的德育思考

2019-08-14许守炼

读天下 2019年21期
关键词:孔融让梨二孩政策责任感

摘 要: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结构变动,政府“二孩政策”全面放开。“4+2+2”的家庭模式日益增多。二孩带来幸福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教育、社会、心理问题,尤其是离异重组家庭。作为一线教育的笔者,就现实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分析二孩的到来对他们的影响和教育对策。

关键词:二孩政策;青少年;责任感;共享集体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腾飞,物质条件改善,零零后的青少年有了得天独厚的成长土壤。2016年以前,计划生育政策下“4+2+1”的家庭模式,再加上网络化时代冲击,使当代的中学生在德育上有如下特点:

①民主意识强,不愿意接受“唯书”“唯上”“唯长”的教育,喜好平等探讨;

②自主性强,个性化突出,内心“德育尺度”和“尊长崇礼”观念淡薄,易冲动,行动极端化;

③自我中心,共享集体观念弱;有主见,好奇心强。但明辨是非能力不足,易被社会诱惑,网络诈骗;

④“小皇帝”“小公主”型,家庭“随欲必从”习惯严重,传统孝悌观念淡化,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不足。

笔者不断思考总结,近十几年,我们把所有的爱和资源都倾注于唯一的孩子身上,加上网络化对传统道德地冲击,他们早已习惯了独占一切资源。然而,“二孩”的到来,青少年们面临着严重考验和挑战:从独占到分享;从个性到忍让;从自我为中心到换位思考;从一味被照顾到照顾弟弟妹妹。这些转变对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是一个挑战。

一、 特例分析“我恨妹妹,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恨这个家庭”。诊断把脉,详述二孩政策下教育面临严重挑战

我是学校一名默默耕耘的班主任,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我几年的教育旅途中,有一件事情深深震撼我的内心。那是去年中秋节后的一个晚自修,河源的天气依然暑气未尽。我在心理咨询室值班,这时一名女生恼怒地冲进咨询室:“老师,我讨厌我妈妈和叔(后爸),更恨我妹妹。”说着握紧拳头咬紧牙关,没哭出来。我没作声,倒一杯凉白开,让她先冷静下来。低声询问缘由。突然她放声大哭,埋怨道:“我的房间被妈妈收拾出来,让乡下来带妹妹的奶奶住,妹妹是后爸的,我讨厌她。我亲爸爸送给我的电脑、书包、相片都没了。我恨他们,他们凭什么动我的东西。我恨那个家……”说着大哭起来,情绪激动,拿起桌子上的水杯用力往地上摔。她见我有意阻止,便抽泣说:“我亲爸给了我钱,摔坏的东西我会双倍的赔……”

一个中学生,如此大的戾气,我感到空气都凝住了,我看着面前哭泣的学生,仿佛听到很多孩子的心声、哭声。

经过几天的调查,了解到她在离异重组家庭长大的,妈妈对她是专制式管理,后爸对她是溺爱型的宠爱。自从有了妹妹,他们基本就是给钱,几乎没见面,更别说沟通了。乡下奶奶住进了他的房间,并把孩子亲爸给的东西能卖的卖,能送的送。那天,她和妈妈、奶奶大吵一架,后爸又没在家,亲爸又不接电话,她觉得整个世界都欺负她、她的内心无比失落、无奈、伤心……

德育德育,德在育先。优良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二孩时代”到来,社会转型、家庭成员结构的变动。我们作为教育者面临严重挑战:①思想独立、富有情感而缺乏理智冷静的中学生;②物质生活丰富但缺乏家庭孝道和责任当担的叛逆少年。

二、 “吾将上下而求索”开方践行:探讨“老大”心理失衡的对策和学校德育之管见

1. 笔者认为“二胎政策”下,“老大”德育存在的问题是因为:部分家庭的教育简单粗暴,缺乏温情和心灵沟通。专制式和命令式让青少年无条件接受自己的想法,其实孩子什么都懂,只是自己很无奈,他们的怨气没有得到排解。面对“老二”的到来,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将怨恨发泄在叛逆道路上。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要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以尊重的态度,加强心灵沟通;了解孩子内心想法和真实情感。尊重孩子的意见,支持和帮助孩子。

2. 家长要平等和公正对待孩子,以前我们迁就宠爱,现在有了“老二”我们不能以忙为理由而忽略“老大”。要让他们公平分享家庭的一切資源,更要教导孩子要疼惜弟弟妹妹,加强传统“兄友弟恭”的思想教育,培养分享互让的品德。

3. 学校的教导、老师的教育,除了加强思想教育、责任培养的同时,要正确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自觉与社会少数错误言行作斗争。教育部门和学校,就直接宣传正能量,弟弟妹妹的到来给家庭增添幸福,是我们的至亲至爱。我们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及弟弟妹妹到来的负面影响。学校更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我班每周班会课,班里学习小组会轮番向全班同学讲述一个传统美德的故事或表演小品等,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作为一线教育者,我呼吁老师们要以良好思想道德、饱满的正能量浇灌青少年心灵。要培养青少年,使青少年的肩膀不断承担得起责任。要让青少年有孝悌美德。要锻炼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促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势在必行,对此校园务必做到如下几点:

1. 创建一个包容的、多文化的、满满正能量的班集体。班级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创建一个支持性的、关爱型的学习环境。例如我们班共63位同学,我都知道他们的生日,每周班会课,我都会做一个关于某位同学生日为主题的课件。全班同学为他庆祝生日,大家一起为他唱歌祝福……这样,学生会感觉自己被欣赏,在班级中更舒服、更有成就感。

2. 对学生,我们要热情地做出反应,显示你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感到自己的价值。加强同学生的心灵沟通,深入他们的思想和把握内心动态。多给予鼓励,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

3. 在班级建立“一帮一”的学习、生活互助小组,并且每周评出“先进文明小组”“先进负责个人”等荣誉。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班级管理中,形成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面对当今青少年特点和家庭人口结构变动,我们要少批评、不敌意、不猜忌,要多鼓励认可、多宽容称赞。我深信:分享中长大的孩子,慷慨大方;公正尊重中成长的孩子,富有正义和孝道;信赖友爱中成长的孩子,不但爱自己也爱他人。

参考文献:

[1]蒋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张艳华译.成功经营你的班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许守炼,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尔崧中学。

猜你喜欢

孔融让梨二孩政策责任感
孔融让梨新编
初中生责任感发展的差异性调查
孔融让梨的“梨”呢
孔融让梨的“梨”呢?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责任感等2则
“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的媒体报道分析
“二孩政策”研究梳理
孔融让梨
从人口学理论看我国二孩政策的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