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群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2019-08-14张汪洋
摘 要:群文阅读教学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宽度,增强学生阅读的深度,无限拓展小学生的阅读空间,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本文探讨了借助“群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增强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群文阅读;阅读能力;小学语文高段
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课外阅读量低下的问题,“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开展有效带动了课外阅读,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展了阅读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在选文、阅读技巧教授、阅读方式选择上下一番功夫。
一、 “群文阅读”教学之选文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依据文本主题、文本作家、文本作品、文本体裁、表达特色等等进行选文。具体而言,依据文本主题选文即根据课文主题选择相应片段以加深理解,在执教西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时,依据第一单元关于风景的主题让学生对《故乡的“水墨画”》《海滨仲夏夜》《草原即景》《吐鲁番的葡萄沟》等篇目进行阅读,使得学生了解作者寓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的深情;依据文本作家选文即可以找出与文本作者相关作品或作品节选进行阅读,让学生全面了解该作家及其作品,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在执教西师版六年级语文时,在学习完《我的百草园》后,又让学生复习了《少年闰土》,进而培养学生阅读相关作品的兴趣;依据文本作品选文即在文本所节选的作品中再找出选文,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依据文本体裁选文即依据文本的文体进行阅读,阅读相同体裁的文章加强学生对该体裁文本的透彻理解,促进学生对相关文体阅读力的形成。在执教完成《江畔独步寻花》和《书湖阴先生壁》古诗两首诗后,紧接着让学生阅读了《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两首诗词;还可依据表达特色选文,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因此,“群文阅读”教学文本选择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自由选择,但应注意所选材料必须精致明了,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和读完表达的需求,小学高年级选择的群文文本应具有探究价值,进一步扩大群文阅读的范围,例如短篇小说类、文学作品等文本。
二、 巧设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授阅读技巧
群文阅读材料的选择是“群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前提,那么激发学生群文阅读的兴趣和教授学生群文阅读的技巧则是“群文阅读”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首先,设计合理问题激发学生群文阅读兴趣,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可设计综合性问题、比较性问题、迁移性问题增强学生群文阅读的注意力,提升学生整合关键信息的能力。比较性的问题可以从横向纵向、共同点与不同点出发进行比较,让学生比较不同作家的文字,增强学生甄别筛选的能力。迁移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加深对文本知识的深刻理解。在执教《小兵张嘎》时,引导学生感受描写人物性格、外貌、品质的写法,然后紧接着学习《江姐》,让学生感知英雄人物崇高的革命精神,学会对人物描写的手法。
教授给学生阅读方法和策略与技巧,如在初读文本时需要提醒学生运用扫读、跳读、默读等方法阅读文本,并采取标准形式对关键的字词句予以标注;在再读文本时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关注群文的异同点,总结群文的相同之处,分析每篇文本的精华之处,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完成对群文的品读与赏析。如在执教“爱”这一议题进行群文阅读时,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群文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体会“爱”的深层含义与广泛性。既有《回忆爸爸》中展现了严肃、冷静却深爱子女的父爱形象,展现了父爱如阳光、如春风滋润儿女的心田,也体现了作者对父亲之爱,《许世友四跪慈母》中的母子之爱,学习许世友将军孝敬母亲、感恩母爱的品质,还有《永远记住您,老师》中的师生之爱,彰显了作者对教师久远而深挚的情感。三篇文章的主题都是爱,三篇文章组合在一起阅读丰富了学生对爱的认识。
三、 合理選择群文阅读方式,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方式可分为兴趣型、任务驱动型、问题思考型等三种方式,语文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群文阅读方式。群文阅读需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大量阅读,因此可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现令自己产生兴趣的知识点和事物,增强学生群文阅读的专注力。任务驱动型方式有助于推动学生的执行,进而增强学生综合阅读的能力。问题思考型可设置哲理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曾经读过的文章中充满人生智慧的小故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综上,“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具有巨大的教学价值,语文教师应最大限度将其价值发挥,充分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大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秋常.群文阅读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7(46):139.
[2]杨慧.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6(52):51.
作者简介:
张汪洋,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营盘乡营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