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初探

2019-08-14罗湘衡

读天下 2019年18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体验式

摘 要:近年来,中小学研学旅行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古法造纸今传承”研学旅行课题为例,从研学意义、研学目的、研学过程和实施方法等方面探讨了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的开发与实施方式。

关键词:研学旅行;体验式;开发与实施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说,通过实践得到的知识才更深刻。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直朝着实践的方向努力,但效果仍欠缺。研学旅行,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育活动的延伸和补充,能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和亲近自然。

衡阳自古以来就是历史文化名城,而“蔡伦造纸”无疑是衡阳的一张文化名片。衡阳,作为蔡伦故里,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来进行相关的研学之旅。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我们成立了“古法造纸今传承”研学课题小组,确定了“探寻造纸文化,亲历造纸过程”的主题,探索体验式研学旅行模式。

一、 概念界定

正如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专家沈旎所提出的,研学旅行的品质的高低并不在于经过的景点的多少,而在于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是否进行了一系列实践项目获得了深度有意义的体验。那么,什么是体验式研学旅行?我们认为,体验式研学旅行是具有明确、具体的操作性活动,让学生在完成研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成可分享的成果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突出研学课程项目的体验性和互动性,让理论知识与真切的体验和感受连接起来。

二、 研学意义

体验式研学旅行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能夠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使得他们的心理不断趋于成熟,促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古法造纸今传承”研学旅行以开展动手进行古法造纸为主要活动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研学活动中去,在“考察”“学习”“体验”“探究”“设计”“反思”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古法造纸的魅力,发展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 研学目标

本课题通过开展研学活动,以期达到以下目标:

(一) 知识性目标

让学生了解纸的发展史和传播史、观摩蔡伦造纸法流程塑像、学习“破料”“沤料”“洗料”“制滑料”“捣料”“打槽”“抄纸”“分纸”“晾纸”九个古法造纸的步骤要点。

(二) 能力性目标

在研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 情感性目标

通过研学活动,使学生深切感受造纸文化的魅力,同时体验到造纸的艰辛与不易,进而明白节约用纸的必要性。

(四) 核心素养目标

使学生形成主动获取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同时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研学过程

(一) 准备阶段

为了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展开、推进,我们进行了下列准备工作:

1. 我们设计了网络调查问卷,对周围的师生、家属等进行了摸底调查,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开展此研学活动的必要性,

2. 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了一个试验性的研学旅行实施方案。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做好研学旅行的人员、物资、安全防范等准备工作。

(二) 实施阶段

课题组成员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了大量务实的工作,在研究中期取得一定的成效,达到预定的目标。主要进行的工作如下:

1. 进行研学旅行试验考查。由六位课题组老师和八名学生组成了一个研学旅行试验小组前往耒阳进行实地考察。在此期间,我们走访了蔡伦纪念园、耒阳市纸博物馆和蔡伦竹海,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视频资料,并在蔡伦竹海的手工造纸作坊亲历了造纸的全过程,与演示造纸的师傅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亲身体验了造纸的过程和乐趣,课题组也多方面汲取信息,为后续的研究做好准备。

2. 进行中期资料整理。研学旅行试验小组回衡阳市后,及时进行了资料的汇总、方案研讨、活动反思,撰写中期报告、发布新闻通讯稿、设计研学课程方案、编写研学手册。

3. 开展并推广研学活动。及时进行活动推广。发出“节约用纸”倡议,鼓励“节约用纸”的行为,做好活动总结。

(三) 总结阶段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试验性研学活动后,我们收获了很多实际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做了以下总结工作:

1. 修订研学手册,健全评价机制。

2. 指导学生完成研学心得。

3. 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4. 撰写课题论文。

五、 研学小结、反思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体验式研学旅行应该基于如下基本理念的:(一)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 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三)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试验性研学旅行的开展情况来看,基本上践行了以上理念,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和社会反响。

当然,本研学旅行模式仍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 做好前期宣传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确保研学顺利进行。

(二) 加强学生在研学过程中互助合作意识的培养,深化知识、提高能力。

(三) 优化课程设计和研学手册,完善评价机制,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段茹宏.研学旅行:“学”与“行”之结合[J].河南教育(基础版),2017(4).

[2]丁运超.研学旅行: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中国德育,2014(9).

[3]刘璐,曾素林.中小学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反思[J].教育探索,2018(1).

[4]沈旎.让研学旅行玩出名堂来——谈研学旅行课程项目的开发与实施[J].今日教育,2017(9).

[5]滕丽霞,陶友华.研学旅行初探[J].价值工程,2015(35).

[6]徐艳.学之思之,行之得之——校本课程《矿石之美》的综合性研学旅行[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9).

作者简介:

罗湘衡,湖南省衡阳市,湖南省衡阳市船山英文学校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体验式
并发症体验式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体验式德育:体验什么,何以践行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国中学生研学旅行学习满意度及学习成效探讨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