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9-08-14杨义均

读天下 2019年22期
关键词:高校课堂课堂气氛小学数学

摘 要:低年级的小学生往往“胆大妄为”,在课堂上遇到什么问题就能够立刻进行提问,期待教师的回答和看法。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到高年级的小学生反而遇到问题不愿意说话,宁肯带着疑问也不会在课堂上直截了当地提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与我国传统的教学体制和教育理念不无关系。传统教育体制以应试能力为教学目标,学生考试成绩好则被认为学习好,忽视了在课堂中对学生各种数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詞:小学数学;高校课堂;课堂气氛

一、 营造出学生敢于提出质疑的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认为自身是课堂的主导者,是带领学生遨游识海洋的领头人,因此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到哪学生听到哪,养成了一种权威性,使学生不敢提出问题。另外,班级提问气氛不佳,导致小学生在提问时害怕被嘲笑也是他们不敢提问的原因之一。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提问意识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一言堂”式的数学教学课堂已经逐步遭到摒弃,教师们开始营造出平等、轻松愉快的民主课堂,让学生能够自主发言。这种轻松的课堂气氛,能够给予学生一种安全感,消除学生的发言恐惧和紧张压抑感,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活跃将导致无数新鲜的问题产生,对于学生而言正是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则应当放下权威的架子,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二、 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生活,在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问题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传统教学中,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控过于严格,没有留下给学生思考问题和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更没有时间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节奏,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提问的空间。

三、 学生的提问能否得到正确的评价

小学生十分在意家长和教师对于自己的评价和看法,这是他们通过他人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得不到教师的理解和正确评价,很容易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甚至产生自卑心理,对于学习的信心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及时、客观、合理的正确评价,激发小学生的提问意识,让小学生敢问敢说,在课堂上充满自信。

四、 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减少无意义提问

问题的提出值得保护,但是一个有意义的提问才能带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和思路,如果提问全部是一些浅显的无意义问题,那么并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因此,教师在问题意识培养中期,要注重学生提问的深度,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总而言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十分依赖问题意识,学生只有脑海中充满了问题,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数学知识才能吸引他们走向问题解决的彼岸。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被抑制,造成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略感厌烦。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思维方式具有形象化的特点,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符号对于他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如果不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下降。因此,只有学生具备问题意识,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简介:

杨义均,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筠连县腾达镇中心校。

猜你喜欢

高校课堂课堂气氛小学数学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打造生本高效课堂以学定教是关键
导评模式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