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9-08-14阳小敏

读天下 2019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指导策略研究

摘 要:多样化的数学课程教学方法应用到数学课程教学之中,对提升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现阶段数学概念教学已经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也是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开展系统化的分析与论证,探索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途径,提升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指导;策略研究

一、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概念教学引导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学生无论是在计算还是空间图形等数学问题分析方面,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部分数学教师存在一味地口述教学引导形式,这样大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影响学生对数学课程的专注度。如果教师过于照本宣科就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这些基础性的概念,很难在解题过程中做好实践应用。所以教师在小学生的教学指导期间,需要重视数学概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突破以往的课程教学局限性,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以及课程改進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质量。对此本文将展开针对性的分析讨论如下:

二、 重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交流讨论,加深数学概念学习

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数学知识不能与社会实际脱离,学生只有在反复的讨论与实践中,才能将一些抽象化的数学概念理解掌握。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合理设置教学实践,让学生针对数学概念进行分析讨论,经过实践探究提升自己的数学知识学习水平。在此期间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理解水平有限,所以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目前的学习能力掌握数学教材中的一些概念性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平移、旋转、平行、垂直等知识在课堂上罗列出来。教师可以选定数学问题,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沟通交流的机会,继而将自己的数学知识面拓展开来,掌握一些较为抽象化的数学基础知识。教师在学生讨论分析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导入到其中,用最直接的案例去列举这些数学概念相关的知识内容,由此学生能够在一种直观的学习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经过反复的数学课程教学实践研究,课堂上的数学小组划分,能够给学生表达自我、阐述观念的机会,学生在这种课堂讨论形式之中,能够更加具备主动性与积极性,将自己的观念第一步表达出来。学生获得学习感悟与周遭的同学进行讨论,能够缓解自己的学习压力,还能将一些概念中的要素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紧跟数学教师的授课节奏,完成数学课程学习目标。

三、 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概念教学引导

数学课本教材中的概念性的知识较为枯燥、晦涩,所以很容易形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现象。当学生出现这种状况,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效率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从问题的本质开展分析与研究,探索适合小学生的课程教学模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离不开一些具象的物质支撑,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加强对一些抽象化的概念去感知,融合一些社会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学习自信心,未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准确率也能有效增强。

教师在备课期间需要将一些基础性的数学概念进行加工或生理,在课堂应用中保证数学知识内容完整性的同时,还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参照物,增强数学概念的形象化与生动化。这样学生在自发性的学习以及对比过程中,能够认识到数学基础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密切相关,个人的数学学习水平也能大幅度提升。

四、 寻找满足学生认知理解的数学概念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开始,让学生人知道数学概念、数学知识探索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当学生在主动探究与分析数学知识之后,就能够透过概念本身掌握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将三角板、直尺应用到数学概念探究过程中的形式,通过课堂上的绘制引导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绘制。经过教师这种启发性的教育引导,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探索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分析切入点,这样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就会在不断实践与探索中获得循序渐进发展的机会。

教师培养小学生的感知能力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根据教材内容或教学目标,覆盖课本上的数学概念。小学生只有掌握概念的内涵特征,才能在探究与分析过程中获得进步发展的机会。而多样化的辅助材料应用,会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一个全新的理解,经过观察与实践操作,个人的抽象知识理解水平增强,同时还能掌握最基础的数学概念。

五、 对小学生进行层次性的数学概念引导

小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受到自身学习水平以及能力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引导期间,如果需要通过实践、问题引导的形式提升学生数学概念掌握力度,需要建立也给递进的数学课程教学计划,让学生按照由简到难、深入浅出的基本原则,潜移默化地将自身的学习能力提升。数学教师在开展层次性的教学引导期间,要注意班级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与相互促进,无论是设置教学情境还是利用小组实践来信形式,探究问题的结果以及探究途径都需要逐渐地增加难度,让学生理解各种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性,继而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数学概念学习途径。

六、 重视小学生的课后练习对数学概念的巩固学习

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期间,需要将学生的课后练习方式方法进行改进,同时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拓展练习题目。教师不能因为追求数量而给学生布置大量的数学课后练习题目,导致学生因为课业繁重而出现了应付或倦怠的心理。教师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数学概念教学引导的目标,让学生在拓展练习过程中不断巩固数学就出知识,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之下,不仅仅能够将基础性的数学概念掌握,同时还能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学生的答题效率以及准确率提升,还能避免因为复习以及巩固练习不到位,而出现数学基础概念遗忘的情况。

七、 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需要教师认识到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能够在实践以及课堂互动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起来,也能让学生在优化后的教学策略引导之下,为未来的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琴.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5(36).

[2]邵丽萍.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模式[J].内蒙古教育,2000(20).

[3]果淑娟.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11):110,112.

作者简介:

阳小敏,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第五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指导策略研究
中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指导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日语「逆接」接续词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幼儿园线描画教学的方式方法
浅谈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