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2019-08-14樊珊珊
摘 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独特感受,拥有个性化的体验,就成为教师所思考的问题。教师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感受,形成独特的认知,完成学习任务。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个性化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途径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莎士比亚的名言阐释了阅读教学的核心——个性化阅读。由于学生的性格特征、文化素养、社会经验不同,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将获得不一样的感受,教师应将学生当作独特的人,去带领学生感受阅读真谛。
一、 构建民主课堂,鼓励学生表达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对于阅读的感受有着规定的答案,如果学生对于课文的领悟与教师存在差异,教师则认为学生是错误的,使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应为学生构建民主课堂,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阅读体验是独一无二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鼓励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感觉。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我在疏通字词之后,让学生对整体文章进行感悟,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我引导学生思考:“很多人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对鲁迅在课桌上刻一个‘早印象非常深刻,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对那些细节有特殊印象呢?可以与我们一起探讨。”有的学生说,自己在看文章的时候,对于其中描写雪中玩乐的场景印象深刻,因此现在城市中的雪一般在刚开始下的时候,就有环卫工人进行清理,为交通提供便利,因此很少能够享受玩雪的乐趣,是一种遗憾;有的学生说,看到鲁迅为自己不能经常到百草园而感到伤感,他也产生了同感,现在学习压力特别大,每次他想出去玩的时候,都因为作业没有完成而取消,使他特别渴望外面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在文章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产生了个性化的体验。
二、 构建趣味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很多学生觉得,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就是增加字词积累,背诵课文,在领会课文思想和情感方面比较缺乏,也缺少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构建趣味化的课堂,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激发起兴趣,走入文本去找寻自己喜欢的内容,从而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诗人海子所畅想的理想生活,那么大家对于自己的理想生活,有什么想法呢?”有的学生说,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繁华的城市中,享受着全国各地的美食;有的学生说,自己的理想生活是能够拥有一个随时出差的工作,能够乘坐着飞机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也能够观赏世界各地的美景;有的学生说,自己认为健康和平安是最大的幸福,因此希望只要全家人平平安安、幸福快乐,就是最美满的生活。我对学生总结道:“同学们的所有想法,都能够通过一句话来体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让我们走进海子的内心,并跟随海子一起面朝着一望无际的海边,享受着春天吹来的微风,品味着飘散过来的袅袅花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对海子的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加入了自己的解读。
三、 构建情境课堂,引导学生探索
受到经验的约束,很多学生在面对一些文本的时候,无法将其与生活中的场景联系起来,因此对于一些事物存在着难以理解、无法渗入感情的情况,影响学生阅读文本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营造情境,使学生能够深入其中,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感受,从而产生个性化的体验。
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快速走入情境中,感受童话故事带来的乐趣,我为学生播放了动画片版的《皇帝的新装》,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带动下,对课文内容进行感知。学生都沉浸在动画片的氛围中,通过直观、动态的方式,来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当他们看到动画片中皇帝颐指气使又被人玩弄得团团转的样子时,不禁哈哈大笑;当他们看到小男孩说出皇帝没穿衣服时,也替小男孩担心他的处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绪跟着剧中的发展进行波动。在观看完动画片之后,学生对于《皇帝的新装》有了更加直接的感悟,并且与同学和教师共同对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和启发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沉浸式的情境体验,能够让自己与课文产生联系,从而将自己的思绪带入到课文中,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效果。
总之,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常常是课堂的主导者,占据主要位置,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只需静静地听、记,成为知识的容器。教师要树立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观念,想方设法丰富个性化教学准备,创设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搭建合适的平台,使得个性化阅读教学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1]程妍.優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53.
[2]叶香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指导“对话过程”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12):62-64.
作者简介:
樊珊珊,四川省绵阳市,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