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有机更新的规划理论探索

2019-08-13周孟洋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6期
关键词:城市实践

周孟洋

【摘 要】城市犹如一个不断变化和更替的生态巨系统,依靠永不停息的新陈代谢来推动自身的发展与演变。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城市用地供需矛盾突出、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老化和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城市更新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城市有机更新作为城市改造、再生和复兴的重要手段及关键举措,不仅成为我国推动城市空间合理布局及产业转型升级、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还成为现阶段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和改善宜居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城市;有机更新;规划管控;实践

一、城市有机更新相关概念

城市有机更新是指对城市中已不适应一体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改建,包括对客观存在的实体建筑物等硬件及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和游憩环境等的改造与延续。吴良镛先生进一步将城市有机更新定义为“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未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即能促进城市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现阶段我国的城市更新主要是通过结构与功能调整、环境治理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形象重塑等手段,应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因结构和功能衰退带来的城市环境、生态、形象及综合竞争力下降等问题,使城市重新焕发活力。而考虑到不同类型的更新具有不同的意义和效益,现阶段我国的城市更新主要以旧城区、旧村庄和旧工业区等为主。

二、目前我国城市有机更新现状

2.1更新模式较单一

用地功能结构不合理,更新规划思路僵化,更新模式较单一(多采用单一的全面改造或综合整治模式),缺乏从总体上对各类城市更新用地特征的考虑,忽略了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易造成城市更新华而不实。

2.2产业用地布局分工不清

各区产业用地布局分工不清,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的同时缺乏相应的产业配套设施,“低、小、散”现象突出,全市产业空间整合潜力较大。产业分布宏观集聚、微观分散,资源利用率较差,产业有待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如产业多集中在沿海地带,城区内部存在生产、居住和商贸等功能混合交错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工业小区“遍地开花”、过多过密且规模偏小,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且污染较大。

2.3核心区用地功能冗余,边缘及外围地区配套功能不足

由于核心区是城市的经济、文化及休闲娱乐中心,集聚了大量的人口和产业,从而集聚了较多的基础设施及各项配套功能,而边缘及外围地区由于产业及配套设施不足,无法集聚人气,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三、城市有机更新的规划管控与实践

3.1城市更新的有机化

若将城市比作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则一样需要新陈代谢,但这种代谢应当像细胞更新一样,是“有机”的更新而不是“生硬”的替换。城市有机更新相较以往的旧城改造,更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按照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设计空间,从综合工程、科学规划的角度研究如何改造,把城市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有机体,以推陈出新的方法维护城市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平衡,综合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城市布局一项新功能时,除了出于对城市总体规划和土体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的考虑,还应注重与产业布局及相关配套的协调,以及与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的协调。

3.2有机更新规划理念

单纯从土地高效利用角度去考虑城市的更新改造,不仅难以达到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质提升及环境优化等目的,还会造成城市更新的混乱无序、重复建设及品质下降等问题。因此,规划在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更新的难易程度及改造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更新有机化、更新模式多样化、更新功能适度混合化及公共利益优先的规划理念。

3.3有机更新的规划内容

为了达到优化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目的,规划以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及绿地与广场用地等的合理布局为基础,从规划更新思路、更新模式、分区功能布局及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探寻城市有机更新的路径。

3.4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配套,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對其进行合理的布局,将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针对城市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服务业、制造业及企业总部等的合理布局,以及增加相应的产业配套,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配套,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3.5合理布局产业及相应配套设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制造业布局上,中心城市和部分副中心城市重点引导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意设计型产业等先进制造业集聚;新区根据自身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引导技术密集型和创意设计型产业集聚,可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他城镇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企业总部布局上,中心城市和部分副中心城市重点引导大型关键企业与高技术中小企业集聚,但在规划期内也应为一般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主要布局在城市远郊地带),以推动产业的空间置换,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其他城镇的企业类型以一般企业为主,严格限制污染型企业的发展。

总结

城市有机更新不是简单的翻新,它集现代城市规划、建筑、园林、景观和市政于一体,是综合考虑物质环境、街区社会、经济和人文等因素的全方位的二次创造。因此,应从统筹全局的高度出发,以有机更新为视角,基于“内疏、中整、外聚”的更新思路,通过旧村庄、旧厂房和旧城区的有机更新改造,优化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城市有机更新的规划管控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徐振强,张帆,姜雨晨.论我国城市更新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名城,2014(4):4-13.

[2]汪夔万.运用节点改造方式推进旧城有机更新—重庆万州旧城的实践[J].规划师,2010(4):42-46,51

(作者单位: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猜你喜欢

城市实践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