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明和她的“小东西”

2019-08-13小河丁丁

青海湖 2019年6期
关键词:喇嘛文森尼玛

小河 丁丁

在鲁院,第一面,唐明就显得特别。是什么让我觉得特别呢?那是她的头发——过去年代常见的运动头,甚至有些零乱,不肯费心梳理,头顶却有一小绺染了色,不是人家常染的红色,而是明亮的蓝紫色,带一点儿金属光泽,仿佛一簇翠鸟的羽毛。有了这簇“翠羽”,她头上好比栖着一只翠鸟,走到哪里都叫人为之瞩目。

我和唐明打过乒乓球。唐明很爱扣球。看她抡圆了胳膊,带动身子旋转起来,击球时鼻子迸出“哼”的一声,甚至张口“嗨”的一声大叫,真有一点儿花木兰的架势。我想让她扣个够,一次一次把球回过去,高高的,慢慢的。她一次一次猛力扣杀,但成功率低,后来就火起来了,说:“我不信就扣不死你!”原来是个会发狠的人呢。

唐明扣球虽然勇猛,说话总是轻言细语。谈到自己的文章,她总说是“小片断”“小东西”“不起眼的”,诸如此类。她没有给我送书,说是“拿不出手”。因此虽有同学之谊,我却从未见过她的作品。给我电话聊起写作,唐明仍像在鲁院一样,总对自己不满意,那语气就像一个刚刚入门的文学青年。但后来有一次,唐明吓了我一跳。唐明说,她的一篇写小喇嘛的“小东西”,在《十月少年文学》发表了,是头条。《十月少年文学》选稿相当谨慎,头条就更不用说了。

前些天,偶然在中国作家网上看到唐明的名字,那个作品叫做《尼玛文森的画》。小喇嘛!我即刻想到《十月少年文学》,想到“头条”,就点开来,正是此文。

我習惯了埋头写作,不大关注窗外之事。仅凭我的印象,青海儿童文学作家极其稀少,简直就像雪莲一样。唐明住在格尔木,从世俗的角度看是边地,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却是宝地,那里有喇嘛、藏毯、唐卡、度母、雪山、嘛呢石、枸杞……随处皆是独特的风物。对于这一点,唐明当然是明白的,所以她珍惜着,揣摩着,尝试着,终于写出这篇令我们惊喜的“小东西”。这篇“小东西”,语句像唐明说话一样,轻描淡写;人物像唐明本人一样,朴素平凡。但也像唐明一样,轻描淡写里有着一股隐藏的力量,朴素平凡里有着一缕奇异的色彩。唐明写出了地方特色,也写出了自己的特色。故事里的人物,尤其是尼玛文森,外表笨拙、迟钝,骨子里却是智慧、执着,同时又是多么淳朴啊!他费了好大的劲,终于完成一幅画作,最后却不肯卖给才仁图登。卖了也行的,但是不卖,意味就更加丰富。为什么不卖呢?这其中既有敝帚自珍的情感,也有对才仁图登的体谅——那一百块钱可真是来之不易。此外,尼玛文森虽然没有明说,他内心怀着感激之情,正是才仁图登的促狭和嘲弄成就了他。而才仁图登一开始只是取笑尼玛文森,当他被尼玛文森的执着感动之后,自心深处宝贵的品质便闪闪发光,从此引领着他,一生都将引领着他。这篇“小东西”对尼玛文森的心理活动没有太多描写,在他的言行举止当中却能微妙体现。这样来写东西,好比下功夫棋,需要静、慢和从容,这三者,唐明皆具备。唐明有时也参加一些儿童文学奖的角逐,但如果作品落选了,她常会放上一年半载,总要想个明白,这方面我做得实在不够。

唐明,愿你把文字像刻嘛呢石一样刻在看似乏味的人生,让它变得美丽神奇,愿你和你的“小东西”越来越美!

作者简介:小河丁丁,原名丁勤政,儿童文学作家。出版有《水獭男孩》《快乐猪学校》《蚯蚓降龙》等十几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少年文艺》年度佳作奖等。

猜你喜欢

喇嘛文森尼玛
四架战斗机掠过“卡尔·文森”号航母
喇嘛洞
命运
“死亡之船”—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
你可以等一下吗
步兵班前进第二季
大喇嘛和小老鼠变革要重塑内心
回家的路
情人
藏獒尼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