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策略

2019-08-13梁丽莉

新课程·小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学习农村小学生策略

梁丽莉

摘 要: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在小学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将来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教学方式也开始走入大家的视野,成为大家研究的主题。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提出,则有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为培养基础阶段的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方法,有了科學的依据。

关键词:自主探究学习;农村小学生;策略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指就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技能,学生自身进行学习设计和学习流程选择,并在积极思考和研究基础上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掌控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还为他们具备探究性意识和深度探究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学数学基础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是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去构建新知识的一种全新学习方式。它的出现,可以让学生从传统的“听数学”“练数学”逐步转变为“做数学”。

一、农村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开展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情境或者语言创设一个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在这种研究需求情况下,主动探索和研究,进而培养其发展性、创造性的综合能力。具体来讲就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观察与反思,形成研究课题,从而主动学习和总结,获得知识和技能。

二、农村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开展策略

(一)创设情景,使学生萌发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由于地理环境以及相关设施的条件不够完善,因此,农村孩子相对城市孩子而言,其生活比较封闭,个性也比较趋于内向和害羞。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必须要积极和学生进行交流,用一颗平等而真诚的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让他们主动学习,构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新模式,进而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进而在自读自悟、自学自得的过程中,其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和发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背景,使学生产生研究的欲望,进而在这种良好的情绪之下,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性学习。而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精心设计,努力创设各种科学有效的问题情境,进而引导学生主动深入研究,启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研究、总结,从而形成科学正确的学习理念,加强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在小学基础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学生自身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并利用这些特点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进而让他们在这种争胜的情绪下主动学习和研究,进而科学、高效地完成日常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的任务。

如在教授学生“圆面积”的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初为学生设立这样一个情境:玉玉同学打算给自己远在城里的表姐送两只表姐最喜欢的家养小白兔,但是装有兔兔的竹篮子圆形盖子坏了,玉玉打算重新做一个,但是她不会做,那么该怎么办?问题情境设立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里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拿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并选出一个表现优秀的学生代表为其他学生讲解研究思路和具体的解决策略。由于这样的情境设计很贴近生活,所以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下,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数学学习和研究中去。

(二)积极转变,促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开放课堂,提升学生学习意识

开放式课堂是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一种衍生理念。教育学家希尔伯曼认为开放式课堂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学生讨论活动的选择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以及最后的学习材料的丰富性。教师要想成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必须能够首先致力于学生心灵自由的培养,发挥学生互相交流与激励的机制,大胆积极地拓展课堂学习和研究空间,进而使自主意识逐步得到加强,并逐步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肯定,积极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和灵感,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延伸为学生的自主思维,使它们最后成为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

2.情景课堂,增强学生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自主学习中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那么首先教师要使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掌握基础知识,使之形成全面牢固的知识体系。其次,还要能根据教材设计中的思想和潜在因素,创设利于学生大胆推理和想象的情境,提供学生想象的基本素材,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自由想象,让学生在教师特别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充分展开想象,并诞生出新的理念和想法,进而获得问题解答的灵感和思路,最终达到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3.自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自学式课堂,具体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自学教材、自做读书笔记、自己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是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外在表现方式。这种学生自学教材、主动观察、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做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意识,还能让学生科学地掌握学习的方法,增强其个人素养。

(三)教授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当代农村基础教学中,小学阶段的孩子相对活动区域有限,再加上没有家长进行科学有效的辅导。因此,他们大多数都缺乏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低下,不足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水平,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必须在日常基础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习理念和高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能在自主学习和研究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达到基础教育教学的要求。

例如,在教授学生“小数的加减乘除”相关知识的时候,我在上课之初,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需要学习和研究解决的情境,接着又带领学生预习了一遍整数的四则运算相关知识,之后为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整数和小数有什么区别吗?那么利用整数的计算方法去推导出小数的计算方法?”待学生进行初步思考之后,我告诉学生,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现在拥有什么样的知识,其次,我们需要解决问题。最后,我们如何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架起一道解决问题的桥梁。这样学生就会在心理逐步确立“已知知识—思维推导—问题答案—最后论证”。这样科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最终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参与合作交流,提高探究效率

在当今研究学习的基础领域中,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表现为一个目标下的共同研究,也就是集体研究。具体来讲,就是科研工作者在开展一项科学研究的时候,通常都是以建立科研项目小组的手段来进行项目研究的。他们通常会首先制定一个具体探究思路和实施方案,接着再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最终达到提高研究效率,促进研究活动顺利完结的最终目的。我们要让孩子具备这种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促进小学基础教学中探究式学习顺利的开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体验。我们也可以采用小组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让他们在这个研究和学习过程中,共同努力,最终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如在教授学生六年级“圆柱的体积”相关数学中识的时候,学生通过以往的知识已经明确了圆柱体积与长方体有关,但是他们却不明白如何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大家相互讨论,最终通过群策群力解决这个问题。在这样的集体研究中,学生认识到可以从圆面积的推导过程进行推想,看看其是否可以把圆柱体切割成长方体。基于这种理念,他们找来类似圆柱体的白萝卜,进行合理操作和具体实践,最终推导出了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的成功案例,让学生兴趣大涨,全体沉浸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式的一种狂喜之中。这样不仅学生自身潜能得到了有效发挥,使他们通过自行努力获得了知识,还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他们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了当今社会发展人才所必备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感受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

教育学家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而我们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其核心内容也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已知的知识和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掌握。

例如,在教授学生“秒”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我首先拿出一个钟表,让学生观察钟面,并在钟面上找到速度最快的秒针。接着,让学生安静下来,仔细听秒针走动所发出的声音,进而明确秒针走动的频率,懂得秒的实际意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观察秒针和分针,体验“分”和“秒”的区别,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些认知过程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离开钟表进行再次探究和体验,进而明确形成正确的分秒观念,进而明确数学学习的价值。这些活动设计时,要符合学生的實际认知情况,尽量采用学生熟悉的方式进行,如做眼保健操,体验1拍用的时间就是1秒;一名同学跑50米再返回,估计跑100米大约用多少秒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切实体验到了“秒”的实际意义,进而建立“秒”的感性知识。这样学生在听到这个“秒”时,他们的眼中就不再是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与现实的情景联系起来,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

总之,农村教师要想真正实施自主探究性学习,增强其效果,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深度探究的能力,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构建一个科学和谐的课堂教学新秩序,并且利用各种全新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全面提升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兴趣和动机的驱动下,主动学习和研究,进而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廖丽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J].西部素质教育,2018(10).

[2]王海霞.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开发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5(3).

[3]张青.探究式学习模式浅析[J].江西教育,2017(24).

[4]谭冬蕾.关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8(14).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学习农村小学生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的自主探究学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