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2019-08-13陈芳
陈芳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9~60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和在100以内)。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既是前面口算教学的延续,又是以后万以内加减法的基础,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的计算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设计理念:
1.联系学生生活实際,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会学数学的实用性,学有用的数学。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构建方法”,运用观察、探求、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初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渗透估算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验不同算法间的联系,整合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得数。
2.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并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感受探究口算方法的不同策略,发展初步的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感受转化思想,积累联系已有认识学习新知识的初步经验。
3.使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交流等活动,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探索口算方法的成功感,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构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
1.口算:
42+20= 35+30=
42+2= 35+3=
42+20+7= 35+30+6=
第三行选择一题说说计算顺序和过程。
2.出示情境图
小华:我跳了45下。
小红:我比小华多跳20下。
指名提出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在学习新知识前先出示两组计算题让学生口算,既复习了前面所学知识,对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了巩固,又为本节课所学知识做了铺垫。让学生解决身边两个数相加的例子,既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的成功,产生成就感,又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建构算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1情境图,小华:我跳了45下。小红:我比小华多跳23下。小军:我比小华多跳28下。
提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板书两个问题)
(二)探索算法,学会计算
1.探索不进位加(45+23)的口算方法
(1)指名列式
(2)45加23可以怎样算得数呢?能把两位数加两位数变成我们学过的算式吗?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交流、板书
40+20=60 5+3=8 60+8=68
5+3=8 40+20=60 60+8=68
45+20=65 65+3=68
另外预设:23+40=63 63+5=68
(4)优化算法
启发:哪种算法更方便、更简捷?
指名复述这样的算法。
(5)小结
2.探索进位加(45+28)的口算方法
(1)独立填写课本,同桌互说想法。
(2)交流、板书(体现优化的方法)
板书:45+28=73(下)
45+20=65 65+8=73
3.比较、小结
(1)比较:回顾两题的计算过程,比一比,这两题口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指出:方法:先加几十 再加几
注意:不进位加 进位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显示不同的算法,体现了新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的理念。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思维的含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同时也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真正确立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巩固提升
1.做“想想做做”第1题(第一关)
让学生一组一组计算写得数。
比较:比一比第一组三道题,32+57是按哪两题的过程算的?后两组呢?
指出:每组里第三小题可以按上两题的过程来算,先算两位数加几十,再加几。
2.做“想想做做”第2题(第二关)
让学生一组一组计算写得数。
比较:每组口算时有什么相同?指出:我们可以估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几。
3.做“想想做做”第3题(第三关)
(1)指名回答。(2)讨论3□+45可能是几十几。
小结: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验证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第四关)
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口头列式算出得数,并完成填表。(课件演示)提问:哪个年级喜欢集邮的人数最多,是多少人?
追问:刚才每次求一共的人数都是用的什么方法?都是把哪两个数量相加的?(课件:男生人数+女生人数=一共人数)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第五关)
让学生根据情境图,了解条件和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小组活动:
(1)根据买玩具信息、玩具价格提出问题
小军一共付多少元?
小红一共付多少元?
一架飞机和一只轮船一共多少元?
(2)问题升华(思维飞跃)
如果刘老师带了七十多元,你能猜出刘老师买的是哪两种玩具吗?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突出层次,体现“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的理念。并且根据儿童好玩好动的特点,设计购买玩具的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四、反思总结
1.全课总结
提问: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哪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怎样算?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师评、生评、自评)
2.儿歌
口算歌
要想口算好,算法很重要。
不仅要算对,还要算得巧。
会分析多比较,先估计多思考。
练好本领呱呱叫!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