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德清现象”下,新的德育PDCA模式初探

2019-08-13姚灿灿

新课程·小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德育模式核心价值观

姚灿灿

摘 要: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倡导“24字”核心价值观,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十八大提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但落实到基层学校中,往往变成重智轻德、重形式轻能力,德育在一些学校中还是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地位。如何通过学校行为规范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新时期小学生道德素养的需要。近几年,“德清现象”之草根道德力量成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活水,为弘扬精神文明传递正能量。小学德育课程的生活化成为新课程改革必然趋势,在常规教学活动中,尽快摒弃灌输式的德育,建立和完善尊重生命和自由、体现探究和想象的PDCA德育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德清现象;PDCA;德育模式

一、“德清现象”的资源开发和整合利用

近年来,德清涌现了“最美医疗团队”——德清上柏“麻风村”青年医疗团队、“拉煤老人”陆松芳、“最美妻子”高燕萍等道德模范。1997年,德清县首创“民间设奖”,奖励好人善行,“百姓设奖、奖励百姓”,成千上万群众的德行善举汇聚成一股强劲的道德力量,产生了一个典型带动一群先进的“滚雪球”效应,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激浊扬清,清污除垢,使德清社会更加风清气正,形成公民道德建设中独特的“德清现象”。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以点带面共同完成。作为德清的学校,巧妙地借助“德清现象”这一正能量,从小抓起,真正将传承和弘扬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品德落到实处。

二、提炼“德清现象”教育内容,制定小学生德育培养目标

牢固把握“德清现象”这一特殊的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拉煤老人陆松芳、“最美妻子”高燕萍、环保老人朱天荣、“孝敬父母奖”马福建等先进事迹,能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鲜活地看到、听到、体验到什么是诚信、友善、爱国、敬业、公正、法治、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原则和要求,在这里成了具体的生动实践。作为学校更应以弘扬和培育本土精神为核心,以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巩固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1.言谈之诚。要求师生礼貌用语,如: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遇见老师、长辈、领导、宾客要表示问候,如:老师好、校长好等。坚持推广普通话,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2.文明之礼。要求师生善用体态语言,如微笑、点头、招手、握手、鼓掌、回答问题起立等。学生上课不搞小动作,认真学习,服从教师管理,不顶撞老师,课间不追逐吵闹,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不乱扔、乱倒、乱吐、乱画,养成随手拾废物的习惯,不浪费水电和粮食。

3.仪表之净。要求师生衣着朴素大方、整洁、美观,学生要佩戴红领巾,建议在校要穿校服。

三、利用“德清现象”德育资源,开展小学生德育活动

1.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八礼”主题教育活动

利用和美乡风馆、公民道德馆实践基地,针对学校八礼计划,从慢步走路抓起,从文明就餐抓起,开始制订学校一日常规。抓反复,反复抓,注重从生活细节入手设计活动、开展教育,使礼仪规范的目标要求具体化。每周结合学校五项常规检查、反馈,每月评比“养成教育示范班”。让学生有一种荣誉感、自豪感,同时也有一种责任感、压力感。

2.结合开学、十岁、毕业,开展仪式教育活动

学校将仪式教育与学校八礼结合在一起,开展一年级“入学礼”教育仪式活动和十岁成长仪式教育,把一年级和三年级的感恩、励志、勤学等丰富的教育融入规范的仪式教育活动中。新生入队、成长礼教育与行为规范相结合,毕业典礼与勤奋、感恩、文明相结合。利用学校特有资源,国学教育基地——孔庙,抓好开学第一课,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利用資源把仪式教育更加深化,活动上更规范有内涵。

为使“德清现象”这些公民道德载体在青少年中发挥更大作用,开学前,学校全面搞一次道德教育课,让道德模范给学生讲课。还可以增加“毕业补一课”,学生分批进道德馆参观学习,让他们带着道德感进入人生新阶段。

3.结合学校特色,开展德育育人活动

清溪小学是夏衍先生的母校,夏衍是著名的文学家、电影艺术家,同时,他也是一位藏品丰富、邮识渊博、品德高尚的集邮家。集邮是一种高雅的审美、增知益智活动,它可以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充实精神世界、丰富课余生活,是一项终身集邮、终身受益的文化活动。作为全国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学校把集邮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开展丰富多彩的集邮活动,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将集邮活动和少先队活动、社会实践、社团相结合,把集邮融入德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4.完善德育教育,编撰校本特色课程

校本课程《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一书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小学生常规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礼貌用语与体态语言的使用”。文字精练简洁,内容深入浅出,每章配以知识链接、小资料、小故事、想一想、思考与练习、讨论与实践等栏目,并配有彩色插图,使本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具体如下:

(1)“小学生礼仪常规”

课程内容:知道常用的礼貌用语,掌握正确的形体姿势,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的习惯,保持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注重仪容仪表,仪态举止,知道保持服装整洁、爱清洁、讲卫生。

课程目的: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加强个人修养。

猜你喜欢

德育模式核心价值观
创新德育模式提升学生素质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德育模式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