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理念下小学生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探索
2019-08-13邹骋胤
邹骋胤
摘 要: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个体成长、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保证。小学生处于德育的关键期,充分开展德育教学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养成,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分析德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探索班本理念下德育课程的开发策略,并对德育课程的实施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班本;小学生;德育;课程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关系着自身未来的发展,从一定高度上也影响着祖国的未来发展,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而在综合素质中,道德对一个人行为的影响最为关键,良好的道德观对于自身、对于集体和社会都会产生正向作用,反之,后患无穷。社会上曾流传一句话: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说明了德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还是一张白纸的小学生来说,科学的德育能够顺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长大后能为祖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那么,应该怎么进行德育呢?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开发要遵循“以班为本,以生为本”的原则,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因材施教,这个原则也是如此,实际上就是要求课程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从班级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出发,切勿照抄照搬其他人开发的课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德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德育
中国传统就重视个人道德的修养,通过不断的道德品行的自我修炼,成为一个有道德良知的人。许多传统的德育思想现在看来还是十分正确的,比如“内圣外王,修身为本”“知行结合,以行为本”“立足当前,胸怀大志”等。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和深刻,尤其是儒家思想中的德育方法,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古代教育家也提出了许多德育方法,比如,启发诱导法、因材施教法、以身作则法和修心德育法等,这些方法至今仍适用在各种教育舞台上。小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对小学生进行传统德育,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从认知规律上看,小学阶段最适合德育
首先,小学生承担着祖国未来建设的希望,他们将来是社会的主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以后的发展成长至关重要,对个体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对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影响深远。其次,小学阶段是人生思想启蒙阶段,纯洁如白纸般的心灵很容易涂上正确的道德观念的色彩,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增强道德理解和道德判断能力,提升个人道德品质,这些会使他们受用一生。先做人,再做事,说明学习应该把做人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立足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3.从现实中看,小学生德育极为紧迫
首先,从家庭这个角度看,现在小学生都是“零零后”,从小生活在相对优越的家庭环境下,家长视其为掌中宝,“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们从小就养成了很多臭毛病,比如和长辈顶嘴,不遵守规则,无理取闹等。其次,从社会环境来看,由于社会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很容易对孩子的价值判断造成不利影响,还有一些影视剧之中存在暴力、低俗和犯罪等内容,孩子看了之后可能会模仿其中的内容,从而走向错误的道路。因此,小学生道德教育刻不容缓,防患于未然,越早干预,越能避免出现道德问题。
二、班本理念下德育课程开发
1.制定明确的小学生道德准则
道德准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起到规范作用。作为德育老师,制定合理的道德准则尤为重要。什么算是合理的道德准则?其一,要是明确具体的准则,可以从“孝亲敬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公道正直”“诚实守信”“勇敢坚毅”“热爱劳动”“勤俭节约”“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等方面用明确的语言描述出来,避免模糊的描述。其二,制定的道德准则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年龄尚小,对一些语句或者现象难以理解,因此,不能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小学生,一旦标准太高,可能会使小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其三,针对不同年级,制定的道德准则要求应该不一样。小学生是德育的基础阶段,高、中、低年段小学生各具特点,因此,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制订合适的德育目标和具体准则,进行有目的的分年级思想道德教育。
2.充分了解学生需求
不同的班级学生构成也不同,每个学生的特点、班级行为和班级文化差异明显,因此,要构建适合自己班级的德育课程体系,从更深层次上讲,要设计适合每个学生的德育课程。怎样了解学生需求呢?一方面需要老师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利用行为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剖析个体行为特点,找到学生日常表现和道德标准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问题所在。另一方面,要想更深层次地了解问题根源,老师必须要和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因为孩子的道德行为表现在学校和家里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单靠老师在学校里观察是难以发现的。在和学生沟通时,老师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语气和肢体动作等,以免学生不愿意讲话或者不讲真话。在日常和学生相处时,要多给予学生关怀,尽可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此外,还可以根据德育目标,提出关于思想道德方面的讨论议题,让学生通过写信或者班级日记的形式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这种方式也能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动态。
3.差异化的德育课程设计
学生道德问题所在,就是德育课程设计的依据。从原则上讲,要设计适合每个学生的德育课程,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很难针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设计相应的课程。怎么利用有限的资源解决问题呢?第一,找出比较典型的案例,进行一对一教育。这一类学生可能问题比较严重,针对他们设计课程更能促使他们改变观念。比如一个学生经常不遵守课堂纪律,分析是家庭原因,还是老师原因,还是个人原因。如果是个人原因,自控力太差可以设计针对自控力的课程,如果是家庭原因,可以设计家校联合教育课程。第二,针对比较普遍的道德问题,比如诚信、勇敢、勤俭等方面的,可以设计面向全班的德育课程,这些课程不局限于课堂上,可以在校园里,可以在农田里,也可以在赛场上,越是真实的场景,越能触动孩子的心灵,促使孩子的思想产生质的转变。第三,介于典型和普遍之间的道德问题,类似问题的学生可以考虑组建学习小组,小组长由在此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担任,起到榜样作用,定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就以此类道德问题为主题,通过案例,让他们主动联系自身行为,从而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才更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德育课程实施策略
1.奖惩与淡化奖惩
任何制度的实施都伴随着奖惩制度。由于行为习惯的难以改变性,小学生在个人认知、自控力等方面尚不成熟,在道德准则实施初期,对于改变较大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确实有利于他保持正向行为,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惩罚,也能够减少他的负向行为。但随着道德准则的不断深入人心,慢慢内化成学生思想的一部分,就要逐步减少奖励措施,以避免学生对奖励的过度依赖。当然,惩罚措施也尽量少用,很多例子表明,对错误行为惩罚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总之,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根据需求进行不同的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激励的有效性。
2.打造独特的班级文化
德育不应该只局限于课程本身,其实最好的课程在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学生大部分的在校时间都在班级内部度过,所有老师和同班同学的一言一行,对每个学生的道德理念的形成都会产生影响。从班级制度、班级环境、班风文明、班级组织和所有任课老师方面,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共同组建班级文化共同体。班级文化形成的过程可能比较长,但是一旦坚持下来,产生的力量不可估量,所有身处在这个环境下的学生都会受益,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守共同守则。
3.校园大环境不可忽视
班本理念不代表德育教学仅局限于班级环境下,整个校园环境也会影响所有班级的德育教学,这里的校园环境不是指自然环境,更多的是指人文环境。首先是学校领导者的观念。长久以来,应试教育充斥校园,德育课程一度被冠以“副科”而被忽视。因此,只有学校领导者转变观念,把德育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才能改变当前德育教学的尴尬现状。其次是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沟通。德育教学不是某个老师的闭门造车,需要老师之间不断沟通,大家集思广益,建设德育教学案例库,进行经验分享,这就需要校方构建这样一个沟通平台,并把这种沟通制度化,从而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德育教学风气。
4.德育教学离不开家校联合
在实施班本理念下的德育课程时,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和学校是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虽然学生在家庭和学校扮演完全不同的角色,但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都是一样的。可有的学生在学校里道德表现很好,但在家里又是另一个样子。与其说这是德育教学的失败,不如说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有的家长一味追求外在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内在的修养,因此,老师一定要和家长多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异常表现,双方联手,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首先要转变观念,把家庭德育放在第一位,其次要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自信、坚强、宽容的品性。
参考文献:
[1]李转明.家校合作下的小学生德育途径研究[J/OL].学周刊,2018(7):47-48.
[2]施建平.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59-260.
[3]李兆文,梁毅.走向班本:学校课程改革的另一种视角[J].江苏教育研究,2015(1):63-66.
[4]杨玲玲,赵建梅.小学生德育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基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维视角[J].学理论,2013(17):267-268.
[5]郭衛星.“生活德育”实践:教会孩子生活[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2(11):27-31.
[6]徐莹莹.“班本”德育主题实践活动的特点与方法[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7):73-74,77.
[7]郑永萍.浅议德育价值与高校德育功能[J].攀登,2007(1):139-140.
[8]陈思廉.培育校本德育文化[J].四川教育,2004(5):17.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