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课堂不应弱化的“关键词”

2019-08-13王粲

教育界·上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关键词音乐课差异

王粲

最近,笔者听一位老师的音乐课《草原赞歌》,课前也与这位老师进行了交流,了解他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精彩的预设。很显然,该教师极力想借助于音乐课堂带领学生感受草原特有的风景,感受草原辽阔,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无限赞美之情。但很遗憾的是,在课堂上,学生们始终无法进入教师所预设的教学情境,无法感受草原的美丽和辽阔。笔者以为:这可能还是与学生的兴趣有很大的关联。兴趣是最好的老師,没有兴趣,即便是学生喜欢的课程,也会慢慢变得索然无味。课堂上学生兴趣的消失,与“范唱”“歌词”“评价”这些关键词的弱化不无关系。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合理“范唱”

笔者曾经做过调查,向学生随机提出了两个问题:①“你们的音乐课上,在学一首新的歌曲之前,老师示范演唱吗?”大部分学生都给了肯定的回答。②“听了老师的范唱,你是不是因此喜欢这首歌曲了?”学生们回答不一,有的说:“老师唱得很好。”有的说:“老师唱得没有课件里的好听。”看来学生是不是喜欢歌曲,已经远离了“范唱”。

在音乐教学中,范唱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范唱,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也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氛围,产生情感的共鸣,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但是,当下很多小学的音乐专职教师严重不足,许多是兼职教师,加上不少教师未必有音乐的天赋,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范唱”这一教学方法的缺失。他们可能因为自己的音色不佳,可能因为对教材的解读乏力,“范唱”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笔者以为,教师应创新理解“范唱”。范唱应该不仅仅是教师自己现场演唱。我们可以丰富范唱的形式,比如,让优秀的学生范唱,利用录音示范演唱,教师自己范唱。又比如,歌曲原声范唱,这一范唱的形式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节奏。在音乐的渲染中,学生能情不自禁地进入音乐情境。当然,如果教师对自己的现场演唱很有自信的话,也可以现场范唱。凭借着教师自身音乐素养足以打动学生,凭借着投入地演唱感动学生。

欣赏“歌词”

最近去六年级听课,刚落座。课还没开始,属于课间时段。笔者听到一个学生嘴里哼着周杰伦的《蜗牛》。看得出,他是一个热爱音乐的孩子。笔者微笑着,试探着问这个学生:“周杰伦的歌曲你懂吗?”笔者原本想:小小孩子,应该不会完全理解这首歌曲的。但是这个孩子一席话启发了笔者:“周杰伦的歌词里有的是有故事的,有的是启发人们积极向上的。比如《蜗牛》这首歌非常美。蜗牛心中有负担,也很彷徨,但是最后的选择了无悔和坚强。我喜欢。”

如今不少的音乐课堂,已经沦为了“鹦鹉学舌”式的课堂。上课的时候,教师直接带领学生一遍遍地唱;或者将原声音乐开着,让学生一遍遍地跟着学唱;直到学生会唱了,能单独演唱了,就算一首歌曲学完了。其实这样的现象,在一些学校不在少数。这一过程中,我们忽视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欣赏歌词。千万不能以为只要学生会唱就可以了,对于歌词是不是理解并不重要。其实,这一看法完全背离了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要求。翻开现行的小学音乐教材,我们会发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协调关联,是教材一大特色。因此,如果不能引导学生有效挖掘歌词资源,感悟歌词丰富的内涵,就不可能让学生投入地演唱,也不可能引导学生走进歌曲所要求的人文要求。长此以往,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就会直线下降。以上这一案例中,学生在课间也能有兴趣地演唱周杰伦的《蜗牛》,这跟他对歌词的充分理解不无关联。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读读歌词,品味歌词的内涵。例如,在学习《草原赞歌》这首歌曲之前,引导学生通过歌词,展开丰富的想象:辽阔的草原,雪白的羊群,碧绿的草地……这样一来,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充满对美丽草原的热切向往。在此基础上展开学习,何愁没有浓厚的兴趣?何愁学生不会深情投入演唱?

有效“评价”

音乐课上,执教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五年级下册创编《花鼓》时,要求学生用塑料瓶、易拉罐制作的小鼓和小锣编创合适的节奏,并且跟着钢琴独奏《花鼓》进行节奏的练习。当学生演奏完毕的时候,教师评价:“孩子们演奏都很好,老师似乎已经听到了江淮花鼓那欢乐的声音,好像看到了凤阳花鼓那欢快的场面。”

教学活动必须以人为本,这是音乐教学的底线,教师必须守住,千万不能想当然地开展教学活动。要蹲下来听听孩子的心声,评价必须以人为本。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的评价全然不顾学生的个性化的评价期待。事实上,全班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水平差异。尊重学生差异,进行个别的化的评价,更能促进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不断提升。学生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有音乐能力水平的差异,有性别的差异,有性格方面的差异,有经验阅历的差异等。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这些差异。

笔者以为,节奏练习虽然呈现的效果不尽相同,但是教师应该区别对待:对于音乐基础比较好的孩子,要求他们能够跟着钢琴曲准确地演奏,评价应该以此为标准;对于能力一般的孩子,即便演奏效果不是很好,也应该积极地予以欣赏;而对于一些能力比较落后的孩子,只要能够演奏出基本的节奏,一定要给予好的发展性的评价。作为音乐老师,须要在音乐课上充分考虑每一个细节,合理解读与运用“范唱”,引导学生认真欣赏“歌词”富含的人文目标,并且针对学生差异进行个性化的评价,让音乐课成为学生培养音乐学习兴趣、陶冶情操、提升音乐素养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龙锦小学)

猜你喜欢

关键词音乐课差异
相似与差异
喜欢的课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关键词”
“关键词”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众生相
今天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