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研究

2019-08-13王秀敏

科技资讯 2019年16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思政教育物理教学

摘  要:近年来,中央多次出台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该文介绍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使大学物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物理教学  思政教育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6(a)-0167-02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再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大学物理是高等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物理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思想性和方法性,蕴含着朴素但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物理知识构建过程也是人类认知发展过程的缩影,物理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考和方法论[1]。深入挖掘这些资源,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物理知识的传授高质高效,又有利于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物理课堂教学之中,做到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1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几条途径

1.1 深入挖掘物理学史典型案例的人文内核,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物理学史作为对自然界物理现象的认识发展史,它包含了大量反映认知规律的典型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介绍这些内容不仅能够让学生增长知识,也可以让学生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物理知识传授的显性教育和思政教育的隐性教育相统一。

比如,在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介绍法拉第的学术成长历程。出身贫寒没受过正规教育的学徒法拉第因工作认真得顾客认可才有了听化学家戴维讲演的机会,又因精心整理戴维演讲笔记得戴维认可才有了成为戴维实验室助手的机会,进而有了游历欧洲近距离接触物理前沿的机会,法拉第能够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物理学家不是因为运气好,不是因为机缘巧合,每一次机会来临的看似偶然背后都有法拉第不懈努力而致的必然,机会永远给有准备的人[2]。

物理学史中典型案例很多,每个典例中都蕴含着这样或那样的人生哲理,如精心雕琢,善加利用,便可潛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和态度,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1.2 强化物理知识的逻辑性和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辩证思维方法

大学物理知识的每一部分都是研究一种特定的运动形式,而每一种运动形式都由满足自身规律的基本物理理论所约束,这些理论由一条主线所串联,用严谨的逻辑链接形成自身的框架体系和结构[3]。因此每一部分物理知识的传授其实也是研究问题方式方法的展示,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正确方法论的最佳素材[4]。

比如,讲授一般质点运动的描述内容时,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让学生向一个不在教室内的同学描述此时教师的运动,他都要描述什么?学生基本可以立刻回答出主要的几个物理量,只是顺序是乱的,通常学生最先回答的物理量都是速度,然后是加速度,再想到位移及其他。这时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这几个物理量该如何排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和交流,既是引导学生整理知识的脉络逻辑,也是给学生展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的过程。

大学物理中适合这样做的内容随处可见,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得出一个问题的求解思路、一个内容的展开方式、一部分知识的整体脉络,在增进学生对相应内容高度认同感和明显方向感同时,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思辨习惯非常有效的方法。

1.3 关注科技动态和社会热点,引导正面思考及核心价值观培养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中国科技进步更是频现亮点,这些新技术和新成就很多都是与物理相关的,比如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再比如华为5G技术全球推广,等等。及时地把这些引入课堂,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学生将个人的成才梦有机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思想认识。

信息时代,各种媒体使信息如潮水般涌来,社会热点一个接着一个,引导学生正面评价这些热点是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思政教育的有利契机。比如,今年网上对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评价褒贬不一,批评的人多数纠结于这个硬科幻电影的硬核经不起推敲。面对这样的热点,教师在介绍电影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同时,指出科幻电影是科学幻想,不是科学预言,符合基本的科学道理即可,观影者不宜用学术的水准评价其中的科学严谨性,而应为这部电影所展现的我国科幻电影拍摄水准质的飞跃感到骄傲,应为电影生动弘扬的家国情怀而感到振奋。

2  做好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几点注意事项

“课程思政”的任务虽然是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它区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程思政应更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才能易于被学生接受,才能真正实现传授知识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2.1 课程思政宜求精,忌求全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内涵丰富的系统课程,课程思政不可能把相关的内容全部涉及到[5]。与其面面俱到但蜻蜓点水,不如抓住关键点精雕细刻。这里的“精”,一是指精选思想政治教育中与本课程的相关点进行针对性的思政教育;二是指对于选择的思政教育素材要进行精加工,让思政教育的目的有机地结合到知识传授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

2.2 课程思政宜见缝插针,忌喧宾夺主

大学物理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知识传授,如果授课过程中进行长篇大论的思政教育,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既起不到思政教育的目的,也影响物理知识的学习。因此,授课过程中思政教育的时间不宜过长,且应穿插于两部分知识传授环节中间。理性的知识学习和感性的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的双赢局面。

2.3 课程思政宜灵活多样,忌单调刻板

思政教育的素材选择及与课程内容结合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如果所用的内容都套用一种或者几种模式单调刻板地进行思政教育,必然引起学生反感,结果必然事与愿违。

3  结语

总之,课程思政是新时期的新要求,也是大学物理老师的新挑战。迎接挑战,潜心研究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方式方法,必将能够探索出适合大学物理课程的思政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M].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秀敏,葛楠.大学物理(上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3] 韩崇.大学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8):133-134.

[4] 郑文珍.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直觉思维能力之我见[J].黑龙江教育,2018(11):11-12.

[5]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思政教育物理教学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