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蝉鸣背后的惶恐

2019-08-13张久彬

地理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蝉鸣声若虫生灵

张久彬

漫长的盛夏,因为有了蝉鸣而不再漫长;单调的盛夏,因为有了蝉鸣而变得精彩。在闷热的午后,忽听到蝉鸣声响起,便是一股透彻清泉淌进心田,不再烦躁。

葱郁的七月如约而至,可2018年的蝉声却难以如影随形。驻足聆听,蝉声不再连片响起,仅是稀疏地叫着,盛夏的味道也淡了不少。漫步在高楼林立的红砖碧瓦间,偶尔听到的蝉鸣声倒成了一种奢侈。有人以为,城市的喧闹与忙碌使人们忽略了周围的蝉声。其实不然,我们必须承认,蝉正在减少,蝉声正在变得愈加微弱。蝉,这一精巧的生灵,正面临人类的威胁。蝉声变弱的背后,应是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

物质生活的渐渐富裕将绿色营养推向了人类餐桌,而蝉却面临着飞来横祸。蝉若虫(俗名知了猴)的营养价值渐渐被人知晓,于是在人群中掀起了捉知了猴的高潮。大大小小,携老提幼,人们持着手电筒,在每棵树下细细地翻找。将杂草丛生的角落都踏得平平整整。“捉知了猴的人比知了猴多得多了”当地人调侃道。确实,静谧的夜被打破,变做人们的狂欢,却成了蝉的浩劫。

有些人不知道这些蝉若虫在地底生长五六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才可爬出来蜕变。这漫长的黑暗、潮湿与孤独是非人类能承受的。它们埋在深深的泥土中多少个春秋,为的仅是盛夏几个月的狂欢。但人类的干预,打破了这千万年的循环。

在家乡,细心些,竟发现许多角落有不少的残蝉(在树干上脱壳过程中困死的蝉)。那残蝉的翅膀明显扭曲畸形,无法飞行。只能在地上拼命拍打翅膀,无助地仰天旋转。因为蝉在蜕变过程中,一旦受到干扰或负伤,很可能会残废甚至死亡。而人类的干预,无疑是致命的威胁。

在中国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每天都会有大片土地被封存在钢筋混凝土之下。而那些深埋于地下的蝉若虫,面临的将是无尽的黑暗,无奈地等待着死神的来临。几个春秋甚至十几年的等待,终成徒劳。

有人说,蝉是害虫,理应被消灭。然而,他们不理解,这对人类而言的“害虫”却是大自然中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生灵。作为生命,它们有与人类平等在自然中生存的权利。

古人尚蝉,将蝉视为君子,而“蝉”通“禅”,也是佛家的灵物。而蝉及蝉蜕皆为中医中一味重要药材。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便是蝉的存在,才使我们更深切地体味到夏的意义。

走在盛夏的綠荫下,再听一声声蝉鸣,那不再是和悦的蝉奏,而是蝉的哀号与悲泣。这小小生灵,却无安身一隅。

没有了蝉鸣,盛夏怎能是盛夏?

作者单位: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2016级12班(257400)

猜你喜欢

蝉鸣声若虫生灵
与夏虫有个约会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在西明禅寺听蝉
你听
环斑猛猎蝽对烟蚜若虫的捕食作用
天空
蝉鸣荷塘夏至时
乞力马扎罗的生灵
鹤之灵
夏夜追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