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实践类课程思政之实施要点研究

2019-08-13刘意沈振乾徐国伟王浩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刘意 沈振乾 徐国伟 王浩程

摘 要 “上海经验”对理论型课程的思政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工科实践类课程的思政工作尚无范式参考。通过分析实践类课程思政的特点,指出做好实践类课程思政需要教师先行,并提出了加强实践场所人文环境建设和开展针对性实践服务活动的育人方法,为实践类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实践类课程 课程思政 人文环境建设 实践服务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实践证明,“课程思政”能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提高全体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

课程思政在高校各类课程中的探索正积极开展,工科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思政的实施尚无范式可循,因此,针对工科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思政的实施要点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1实践类课程思政之特点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直接目标。

在实践类课程授课中,由于强调指导学生的亲历和体验,需要在学生亲历和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感知。此外,在实践类课程授课中,教师需要亲自引导、示范,能够和学生零距离亲密接触,通过教师自身行为影响学生,从而可以达到行为思政的示范效应。

2实践类“课程思政”之操作要点

要做好实践类课程的思政工作,需要提高授课教师的思政意识和修养,充分挖掘实践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加强环境育人和活动育人,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的达到育人的效果。

2.1做好课程思政,教师先行

“课程思政”能否做好,关键在教师。习近平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的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首先,要做好课程思政,教师要有爱国情怀。爱国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高校教师因为学术需要,同世界各国同行交流较多,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但无论怎样,要时刻保持爱国之心,只有具有爱国情怀的人才能在日常的言语、行为之中传递爱国之情。其次,教师要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统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实践类课程的教师而言,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于课堂上怎么说,更在于怎么做,要以實际行动影响学生、感化学生。教师要修身立德,做出示范,成为学生做人的榜样。

2.2加强实践场所人文环境建设,实现环境育人

实践场所的人文环境建设,是促进实践类“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实践场所人文环境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事求是的作风,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践场所人文环境建设要各具特点和具有针对性。对实践场所进行人文环境建设,应充分运用心理学、美学知识,根据实践环境的工程技术特点和职业要求,并采用多种方式如图片、文字、展示柜等有针对性的对场所进行精心设计和装饰。

2.3组织依托实践课程的实践服务活动,在社会服务中实现“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的终极目标要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工程技术是将科学知识或技术发展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以达到改造自然的预定目的的手段和方法,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目的,以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为造福人类本身为目的的。

工科的实践类课程都是某一个技术领域的学习、训练的过程,在学生掌握相应技术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服务活动。

3结束语

在实践类课程开展思政工作,需要提高任课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通过人文环境育人和社会服务活动育人是区别与其他理论课“课程思政”的显著特点。在实施实践课的课程思政工作中,应紧抓实践课程的特点,充分挖掘其中特色的思政元素和思政方案,发挥教育的“立德树人”作用。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和路径研究(批准号:DIA170372);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程实习训练中心的功能转型研究(批准号:HE3007);天津工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在基础实训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研究。

作者简介:刘意(1989-08)男,汉族,河南省南阳人,天津工业大学工程教学实习训练中心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控制科学与工程;沈振乾,天津工业大学工程教学实习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部主任,博士,副教授;徐国伟,天津工业大学工程教学实习训练中心副主任,博士,副教授;王浩程,天津工业大学工程教学实习训练中心教师,博士,副教授。

参考文献

[1]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

[2]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3] 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1):64-66.

[4] 刘献君.新时代院校研究的规范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1):93-98.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