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的习作讲评课
2019-08-13曾玉华
曾玉华
摘 要:指导、批改、讲评是小学作文训练教学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相互作用、紧密相连的。作文讲评是习作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教给学生好的方法,才能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可以从自改内容、突显特性、群文提升这三个方面对作文进行讲评,这样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层层深入地修改、构思、重组文章,能让学生的习作展现出新的高度。
关键词:一以贯之;自改内容;突显特性;群文提升
在作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除了要认真进行课前指导外,必须紧紧抓住“作文批改”和“作文讲评”这两个重要环节。安子校长认为:指导学生习作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就是需要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习作,“写五篇习作,不如把一篇文章修改五遍”。正是带着这样的教学理念,安子校长呈现的习作评改课对学生每一稿评改要旨的把握是极其清晰明了的。安子校長的作文讲评课以《写人》为例,主要从这三个方面一以贯之地对作文进行讲评。
一、自改内容“一以贯之”
安子校长认为:作文讲评课不能只把好的文章拿来读,这对于其他的学生来说,他依然不知道该如何改自己的文章。所以“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讲评课不要“一言堂”,唱“独脚戏”,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善于看、善于听、善于想:这篇习作好在哪里?有些习作为什么会出毛病?自己的作文有没有符合要求?要怎么一步步地去改?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作文实际谈心得体会,这样的讲评课才行之有效。安子校长围绕习作《我的老师》对习作进行讲评指导。
(一)题目的简洁
要求题目要简洁,能突出中心。例:《拥有好嗓子的数学老师》这个目较长,如何改简洁明了?有的改为《数学老师》,这样却没了中心,讨论过后,将“拥有”去掉,改为《好嗓子的数学老师》。
(二)段落的层次
安子校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告诉同学们:“段落就像人的身材,一件事写成一个段落,文章的身材就变成了水桶;如果分成了几个段落,就像个婀娜多姿的少女,拥有优雅的曲线,当然这几段要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把故事的重点部分单独一段写具体。”这样明晰的段落能让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更清晰的了解。
(三)结构的连贯
这里的“连贯”指的是段与段之间要有衔接语。过渡性语言的使用,可以保持文章顺畅、条理清晰,就像“火车的车厢,没有搭的要搭起来,才能成为一列火车”,安子校长叫孩子们用红笔把过渡性语言画出来,如果内容衔接不当,就打上三角号进行补充并思考“这么安排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改?”再次强调文章的结构要一以贯之。
学生通过初次对文本的系列修改,把握了行文的方向,提升了习作的能力。
二、人物特性“一以贯之”
安子校长认为:反复修改习作,就是要关注题目的简洁、重点段落的层次、段落结构的连贯;对写人的习作修改关键要引导学生是针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对照,从内容表达上看是否从表现人物的细节入手,一以贯之地把“有意义”“有意思”直至“有个性”的人物呈现出来。
有意义:分析自己文章的选材是否有意义?意义是什么?写在题目旁,你所写的这个人要有意义,“有意义的穿越才能渗透人的心灵”,这样作文有了明确的目标,也就有了思想,有了灵魂;如果没有立意,这样的文章更多是记流水账,不知所云。记得我曾经让孩子们围绕“植物世界”写一篇童话故事,结果文章内容天马行空,问其立意,说就觉得是好玩,所以就这样写了。所以,文章须明确立意方能行文。
有意思:找出自己文章中最有意思的地方画出来。例:“鼻涕哧溜一声”,这样的拟人写法风趣、幽默、有意思。如果没有就做个标志,补出来。
有个性:人物的个性特点是文章的思想和灵魂,在修改时,要把每段体现人物个性特点的地方划出来,例如肖像描写是否有个性,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例如:《睡神》的外貌描写:“他的头圆圆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大大的,头发很黑,身体很胖。”这段的外貌描写就较没有针对性,如果改成“他的头圆圆的,脸上胖乎乎的,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挺着一个将军肚,跑起来一摇一晃的。”这样的外貌就让人一下明白他为啥叫“睡神”了。这样将与个性无关的全部删除,就可以抓住人物的个性特点来写;事件的叙述也要突显人物的个性;最后再看看这个个性特点是否是你写在题目上的内容。这样将这个人的个性特征从题目、外貌、事件等内容一以贯之,文章就能够连贯起来。
三、群文习作“一以贯之”
课上把方法教给学生,学生通过之前的集体讲评,学会了修改的方法,会运用修改方法改正自己不足,取长补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修改,还学会了思考。要想将习作课上得扎实,安子校长认为一篇作文可以反复改数次,例如,写人的文章,学生在自改后,教师进行系统的讲评,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范文,第一节课重点指导一人一事,要注重细节的描写,通过具体事例突显人物特点;第二节课可重点指导一人多事,可以是并列式,可以是详略分明,通过不同事例表现人物多方面的特点;第三节课可以是两人突显一人,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体现人物特性;第四节课可以是一群人突显一个人,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人物的特性跃然纸上。这样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层层深入的修改、构思、重组文章,将群文习作“一以贯之”,学生的文章才会有梯度。
我想,在今后的习作讲评中,只要学生能够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学生的习作能力就可能会有较快的提高。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