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9-08-13刘小红
刘小红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阅读不仅是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还是学生表达交流的基础,阅读教学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审美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课堂评价;以学定教;阅读教学
小学阶段,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能发展语言;训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能培养信息处理能力;能拓宽视野,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阅读活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和阅读教学方法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亲历过程,自主感悟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一种个体活动。传统的阅读课堂注重教师支离破碎的讲解,课堂评价的标准是是否讲得面面俱到,全面透彻,学生接受了多少知识。在新课程教学中,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地和文本进行交流、对话,就会产生思想的碰撞,个人的体验也就随之产生。教师对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即使青涩,也不能轻易否定,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多交流,多引导。否则,课程标准倡导的个性化阅读就无从谈起了。如何实现个性化的阅读,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变教师满堂灌的落后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自主活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师的权威角色为服务、合作伙伴的角色。这样,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才敢于交流,敢于表现自我,张扬个性。要使学生的个人体验、自主感悟得到很好的表述和交流,以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来展开。讨论并不是毫无目的地随便让学生讲,讨论需要精心的设计和组织。教师在设计阅读课的讨论时,首先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组,注意在每个小组中安排几个能主动发言的学生,让每个人都有轮流担当小组长的机会。另外,对于讨论的题目和内容要精心设计,要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吻合。教师要从材料的选择、问题的提出等方面为讨论做好准备。同时,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要以鼓励为主。只有这样,讨论才能真正达到目的,学生才能在讨论中真正畅所欲言,充分表达。
二、以学定教,顺势而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定教”正是对“课标”所倡导的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的教学理念的践行。这里的“学”指学情,即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把教学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位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需求,还应考虑学习的动态性、生成性。教学中教师的注意力应转向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状态。所以学情把握不仅要关注预设的学情,还应关注动态的学情,教师应机敏地发现、及时地捕捉这些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但可能稍纵即逝的学情信息,筛选整合形成课堂教学的“新生长点”。
三、入情入境,“读”占鳌头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而阅读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自主阅读又是创造性阅读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師的角色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师支离破碎的讲解是毫无意义的,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学生学会阅读即学会个性化和创造性的阅读的前提基础是要掌握有效阅读的各种技能和各种方法。以读为主,而读的方法主要有:朗读、诵读和默读。朗读是通过调动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共同参与的一种声读,朗读能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通俗的语言,有助于通过感官的参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含义,领略作品的内涵外延。默读是视读。默读的速度要比朗读快,也比朗读有助于思考,它是对文字符号的眼脑直观反映,因此默读在阅读思考问题教学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养成快速默读的习惯,这有助于大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诵读是抓住作品声律和气韵,在诵读的过程中仔细体会文章中所包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的涵义,从而达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诵中感悟理解,诵中记忆。因此,朗诵不仅有助于积累,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特别是在诗歌和散文的阅读中,诵读至关重要。
四、重在积累,夯实基础
积累是沟通阅读和写作的桥梁,没有积累,阅读教学将失去意义,表达交流也无从谈起。因此,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掌握了自主学习、自主阅读的方法后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形成语文综合能力,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学习方法的积累,学习规律的积累,学习习惯的积累以及良好语感的积累。只有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知识,阅读教学才能顺利开展,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总之,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是我们一线教师长期致力研究的永恒话题,相信经过一线教师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会形成良好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受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编辑 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