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2019-08-13曾文英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7期
关键词:书面表达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曾文英

[摘 要] 写作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良好的写作能力能促使学生英语学习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 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策略

英语写作融合了学生对语法、单词、句型结构的理解,以作文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英语学习综合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高初中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时除了课上学习,还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英语学习方法,提高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能力。

一、当下初中生在英语书面表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写作时不知该如何下笔

很多初中生之所以觉得英语写作较为困难,主要原因在于面对题目不知从何说起,没有找到写作的切入点,无从下笔,或是胡乱写作。

(二)句子结构存在明显错误

写作能够体现学生的基本语法、句子结构以及基础知识,等等,然而,很多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仍然沿用中文写作的思维,导致句子结构出现明显问题,或成分残缺不全,出现各种低级错误。

(三)时态语态出现错误

很多学生在对时态和语态的把握上,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导致的问题集中反映在英文写作上,在一篇英文写作中,常常会出现时态混乱以及主谓宾错乱的问题,也有学生为了完成字数,强加一些时态和语态,导致整篇文章混乱不堪。

(四)词性和词形变化错误

许多学生掌握不好写作过程的细节,例如将大小写混淆使用,主谓、名词、单复数掌握不对,词性变化出现错误,等等,这些都和学生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有着直接关系。

二、提升初中生英文写作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规范习惯

很多学生在日常英文写作过程中没有注重格式及写作的规范性,虽然卷面整洁以及字体工整常常被要求于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中,但是在英文写作这一块却有欠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缺乏足够的重视。实际上,规范写作对完成英语写作来说至关重要,从最开始接触英文写作,教师就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拼写单词的时候,要注意字母和字母之间的距离、大小写、拼写正确以及相应的勾画和标点符号,等等,这种实际规范不仅需要教师多加叮嘱,也需要教师以身作则,在对学生进行英文作文批改以及板书时,都需要注意这一点,从而为学生做好示范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规范写作的良好习惯。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检查习惯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个体常常会粗心大意,为了纠正这一点,教师除了在平时训练中要学生多用心外,在习作完成后,也要让学生能够反过来对自己的作文进行重复检查。教师需要教给学生检查的几个关键点,包括单词拼写、格式、句型以及大小写等方面,最大化地保证作文书写过程中不犯低级的错误。也需要让学生注意时态、语态和主谓宾语是否运用一致,在学生检查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经常犯的错误,在日后写作时严加督促。

(三)让学生摘抄名言,规范表达习惯

英语写作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方向引导外,作为一门语言教学,也需要认识到日积月累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摘抄一定的名言佳句,通过积累写作素材,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这种名言警句的摘抄对学生来说兴趣更浓,在抄写的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这种英文表达方式灵活性更强,而且能够学会语法的基本使用规则,并在反复熟读和摘抄的过程中内化句型,引导自己进行规范的书面表达。实际上,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就有很多优秀的词句,最初的摘抄和模拟训练都可以从教材开始,让学生记录教材中自己觉得优美的词句,然后对这些词句进行仿写。在教学仿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英文写作表达和汉语的不同之处,避免学生在写作时运用中式英语去诠释作文的内容,作文的写作实际上也是一种思维过程的体现,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写作沟通时,要尽量用英文完成,而不是将中文翻译成英文,久而久之,这种纯英文式的沟通方式,也能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认识。

綜上所述,为了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英文写作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围绕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有序开展相应的指导和教学。英文写作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际上训练的是学生的英文表达以及相应的能力,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收集学生的教学反馈,对教学策略进行及时的优化和调整,运用写作实践实现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方雪琴.提高初中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初探[J].考试周刊,2017(32):50.

[2]韩真.提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J].祖国,2017(2):225.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书面表达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注意书写 常抓基础 多背文章 增强语感
初中英语书面表达作业的有效设置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