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化教学让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2019-08-13沈峰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7期
关键词:游戏化农村小学课堂

沈峰

[摘 要] 針对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本文提出课堂教学融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并进行初步探讨分析,为改进当前农村小学课堂状况,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 农村小学;游戏化;课堂

当前,新课改针对小学教学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然而,农村小学校中,由于师资和硬件条件的限制,要实现这一理念,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只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游戏化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引入游戏化教学方式的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是顺应新课标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有效路径。

一、游戏化教学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农村小学由于地理位置和学生知识水平的有限,往往使得课堂教学缺少足够的趣味性和活跃性,因此,创设相应的游戏化教学情境,对于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有积极作用。

例如,在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开展关于“10”的认识的教学时,可以创设一个游戏性的教学情境:准备十把小椅子,让后给椅子编上1~10的序号,同时准备9张请帖,编上第1~9号。一名学生扮演主人发请帖,被请到的学生(客人)则按照请贴上的编号对应入座,在扮演主人的学生发请帖的同时,全班同学大声读出请帖的号数。在请帖发完以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提出如下问题:主人发了几张请帖,总共有几个客人?(指着空着的10号椅子)这个位置谁来坐?主人家一共有多少个椅子?一共有多少人呢?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比9多1的数字就是10。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认识“10”这个数字。

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设计为一个游戏情境,引导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进行多向互动,在有趣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究,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游戏化教学利于构建和谐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尤其是师生关系所体现出的课堂氛围对教学实效性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例如,一些农村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在人际交往、自我表达方面表现不足,针对学生生活成长环境造成的这种现象,教师要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够大胆、自信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勇于表达自我。如开展小组活动,将性格外向,善于交流与表达的学生与这类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让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带动,逐渐提高性格内向学生的自我表达意识和能力。同时,教师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提问,并主动对其学习情况进行询问等方式,逐渐引导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此外,教师还要注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淡化权威,与学生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打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通过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可以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的沟通与对话,引导学生自由、自信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

三、游戏化教学利于开展生活化教学

农村小学游戏化课堂教学的实施目的在于通过引入游戏性元素、趣味性元素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习兴趣、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生活化的练习题,先给学生设计等式:108-98=108-100+2。然后教师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们讲解这个等式:张浩的妈妈去大米店买米,她带了108元钱去,买了一袋米,价格是98元,结账的时候,张浩妈妈拿出了100元付钱,收银员找了2元钱给张浩妈妈,此时张浩妈妈手里的钱就是108-100+2。这样学生们对这个简便计算的等式就可以有比较全面的理解。

许多的教学内容都能够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教师要注重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升教学实效性,进而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农村小学游戏化课堂教学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在教学中开展游戏的简单范畴,它是在充分贯彻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趣味性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主动探究学习中不断提升学习实效,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晴晴.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2]杨丽,姚晓兰.教育游戏中“教游相融”的设计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6).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游戏化农村小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