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格担当 志正修远

2019-08-13孙会芹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潞河学情调研

孙会芹

潞河中学附属学校,2014年9月诞生在北京市城乡新区一体化建设发展的背景下。从诞生之日起,学校就传承了百年潞河“人格教育”的办学理念,具有深厚的爱国文化基因。在此基础上,学校准确把握教育改革新形势,立足学校实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文化立校、民主管理”的发展策略。短短五年,学校就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成为一所学生喜爱、家长信任的优质学校。

注重文化引领,实施人格教育

潞河中学1867年建校,历经152年风雨洗礼,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潞河教育的传承与延伸,我们汲取百年潞河文化精髓,结合潞河附属学校实际,构建潞河附属学校文化,用文化统一思想、凝聚队伍,用文化涵养人格、引领发展。建校五年来,我们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积淀。学校文化体系日臻清晰、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人格教育”,核心价值观是“人格担当,志正修远”,育人目标是“明德、启智、正心、健体”,办学目标是“实施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校训是“一切为了祖国”。

我们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基于学生需求,实施人格教育,创设有利于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在潞河中学附属学校的文化体系中,我们强调基于学生需求,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强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也努力把这些理念落实到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以及各项学生活动中。

陶行知先生对健全人格的表述是:“所谓健全人格,一是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国家社会之本;二是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是强健活泼之体格;四是优美和乐之感情。”他倡导儿童应手脑双全,志愿自立立人。基于此,我们确定达成健全人格的路径为“生命立意、阅读奠基、课程为重、家校合一”。

在建设学习型学校的目标引领下,我们形成了“享受生命成长,奠基智慧人生”的共同愿景和“做最好的自己,创最优的团队”的口号。基于新建学校教师队伍价值观多元的现状,在团队建设方面,我们提出了“思想解放,行为规范;善于反思,乐于分享;欣赏他人,完善自我;终身学习,不断创新;团结协作,共创佳绩”的总体要求。我们积极推进学习共同体建设,以学科、年级、项目、课题为依托的多元、多层次的学习共同体初步形成,并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关注核心素养,构建“养正课程”

我们积极构建关注核心素养,体现人格教育办学理念,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潞河养正课程”。课程结构为三层次六领域,三层次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六领域为身心健康、社会交往、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与审美、劳动与创造。

在潞河养正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我们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二是学生核心素养和人格教育的办学理念;三是突出实践性和探究性,体现多样性、选择性;四是与课外活动、社团活动有机整合。

潞河养正校本课程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课程体系包括校内实施的艺术审美、体育健康、科学探究、传统文化、阅读课程;家校共育实施的人文修养、生活技能课程;依托潞河中学优质资源开发的潞河文化、科学体验、天文入门等潞河基地课程;走向社会的“城市穿越”课程;借助学校周边资源开发的“我和小麦一起成长”亲子观察实践课程。近60门校本课程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让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到充分发展。

以《我和小麦一起成长》亲子观察课程为例,从秋种到夏收,历时八个月,学生们在观察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验拔节成长的快乐,感悟粮食的来之不易。在共同探索中,亲子关系更加亲密、和谐。《我和小麦一起成长》课程获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学生的“麦田瓢虫观察研究”获北京市金鹏科技奖一等奖,小麦观察实践活动获北京市第38届科技创新大赛十佳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奖。

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在民乐、合唱、舞蹈、绘画等活动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在第十一届国际青少年艺术节比赛中,舞蹈队成员获得“三金一银”,舞蹈《游子吟》《读唐诗》获得通州区第二十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舞蹈比赛一等奖;学校彩虹童心合唱团获得北京市第二十一届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金奖;健美操队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大众健美操比赛一等奖;排球队获得北京市小学男子乙组冠军、女子乙组第八名;跆拳道、拉丁舞、篮球等社团在市区比赛中多次获奖。海模社团在全国海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机器人社团在全国大赛中获得全国WER能力挑战赛小学组一等奖,在RobCom国际公开赛中获得“工业时代——WER工程创新赛”小学初中组亚军、一等奖。

转变教与学方式,建设“友善课堂”

学校是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建立的,“深综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应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人际交往的过程;课堂不是进行简单的纪律管理,而应该更关注学生的情绪管理。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了课堂教学的研究方向——建设“友善课堂”,激发生命活力。

我们经历了通识培训、自主研修、学习观摩、课堂实践的研究过程。《学习中的脑科学》《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教学策略建议》《友善用脑思维导图》等20多场专家报告,带给教师们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策略。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常态化的实践研究,让我们的课堂逐渐发生了变化。

我们逐步清晰了“友善课堂”的价值追求:让课堂充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认真倾听、主动思考、积极交流、大胆质疑。在“友善课堂”中,教师的着力点是依据学情设计学习活动,适时点拨、引导,并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

我们努力规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逐步构建了“友善课堂”的一般流程,即自主预学—合作研学—展示互学—评价促学。在学习科学的指导下,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有效使用多感官教学、思维导图、音乐、健脑操、冥想等策略,缓解了课堂学习的紧张气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和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范式。我们深切感受到,“友善课堂”让教与学更科学,让课堂文化更和谐了。

开展学情调研,科学精准施教

学情调研是在大数据背景下,依托学习科学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我们的学情调研包括基本学情调研和学科学情调研。

基本学情调研从学生的认知倾向、思维类型、学习快乐度这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形成调研数据。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据背后反映的学生、教师、家长、班级、学校、家庭存在的问题。依据思维类型、认知倾向,调整学习小组设置;利用数据分析评估学生学习情况,评价年级、班级整体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数据分析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引导教师反思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和调整教育教学方法及策略;依据数据分析,指导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偏离程度较大的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因材施教,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数学学科学情调研为例,数学教师在学习新知识前,通过访谈、练习等方式,对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思维方式进行调研。在对调研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这样基于调研的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加学生的实际获得。

几年来,我们聚焦学生、聚焦课堂,激发了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家长对学校整体工作以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满意度达到98.1%,学校的办学得到了社會和家长的充分认可。

猜你喜欢

潞河学情调研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潞河人格教育”在传承中发展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潞河教育,焕发持久生命力 北京市潞河中学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