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三要略
2019-08-13张东娇
编者按
为落实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以下简称《管理标准》),北京市于2018年3月,召开了“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动员部署暨培训会”,印发了《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各区于2018年底组织进行了全市首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校验收工作。在学校申报、各区推荐的基础上,市教委认定426所学校为北京市首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校。
本期,我们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张东娇教授进行《管理标准》解读,并呈现房山区推进经验,以及北京市首批达标校中北京市通州区贡院小学、北京四中房山分校的实践探索。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颁布一年有余,全国义务教育学校达标活动方兴未艾。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一处制定了2018-2020年近1600所义务教育学校达标工作计划,分阶段分批次全面推进。426所学校在2018年成为首批达标验收合格校。北京市教委着手制定北京标准,在达标基础上,鼓励学校自愿申报优质管理学校,并配套相应的评估措施。这是一次由政府发起和推进、学校持续落实和跟进、专家系统深刻介入的大规模、系统的学校改进,形成了北京经验:高屋建瓴,标准引领,环环相扣;走政府、学校、大学合作的道路,三方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很有章法。这些经验充分而生动地体现在“学标”“落标”“用标”改进的过程中,在这里称其为北京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达标三要略。
“学标”深入浅出
“学标”深入浅出是指,北京凝聚三方力量合作学习《管理标准》,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并结合北京地区及学校实际情况使《管理标准》接地气。此乃北京达标经验及达标要略之一,主要对应准备阶段和启动阶段。
1.计划高屋建瓴
北京教育资源得天独厚,基础教育发达,大学力量雄厚,专家资源丰富。2018年初,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制定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达标三年计划,将其列入重点工作。4月之前为准备阶段,市教委高瞻远瞩制定计划,思路清晰,沟通和联结三方力量,将项目委托给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与区教委的通气会和研讨会,确定调研的34所学校名单,组建拥有七十余人的专家团队。专家团队由大学、教育研究机构等的专家、中小学校长、研究生助手组成,每组至少六人。专家团队根据《管理标准》要求提炼入校调研所需的教师、学生、干部、教委行政人员访谈提纲。
2.启动细致入微
2018年4月为管理达标启动阶段,市教委召开17个区(含燕山地区)教委负责人和第一批达标学校校长参加的动员和启动大会,约请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和标准制定者分别从政策角度和学理角度清晰、完整地解读标准的88条内容,引领学校认识高度,知其所以然;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负责人细致宣讲达标计划,布置任务;专家团队介绍入校调研计划及详细安排。
“落标”守正出新
“落标”守正出新是指,三方力量的联合能够守正道、出新意地落实《管理标准》。“落标”有力度又有创新,此乃北京经验达标要略之二。管理学校必须遵守正道: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遵循《管理标准》,依法治校树立正气。在此基础上,管理需要在想法、办法上出新意,创造性地落实88条内容。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专家系统深入参与“学标”和“落标”过程,学校自觉创新,三管齐下,形成守正出新的北京经验。
1.专家调研有深度
2018年5月为调研阶段,9个专家小组分别开赴17个区(含燕山地区)进行调研。调研目的是,了解《管理标准》的认识情况,收集北京学校管理经验,为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产生提供数据准备。调研包括校园观察、校长汇报、四组访谈、研讨会四个环节。调研活动结束两个月后,专家小组完成针对34所学校的七十余万字的调研报告,并将其交给北京市教委,由市教委分别交与区教委,区教委分别交与学校,督促学校管理改进。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带领专家团队紧锣密鼓地研制北京学校管理标准,召开二十余次研讨会,形成北京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这是一个引领管理先进的评优标准,管理达标学校可以自行申报。
2.各区引领有力度
5月到11月为落實阶段,工作主体是区教委和学校。各区教委引导和组织学校学习标准,聘请专家开展《管理标准》解读活动;约请专家小组入校指导,从管理能力到对待标准态度,从管理问题到结果呈现,全面讨论,逐一改进;推出本区典型学校和校长,现身说法,现场学习,如石景山区和房山区都采取了典型引路的方式引领全区学校管理标准建设,形成宝贵的区级经验;榜样学校形成总结学习和落实标准的经验和改进报告,最多者达到10万字;每个区不让一个学校掉队,全面推进落实标准,为年底市级验收评估做充足准备。
“用标”补短扬长
“用标”补短扬长是指,三方合作共同对照和运用《管理标准》,将其作为管理的引领和工具,找差距、求优简,扬其长、补其短,全面提升学校管理质量。“用标”有精度又有速度,此乃北京达标经验及其达标约略之三,对应验收评估阶段。
1.学校对标自评
在“学标”和“落标”的基础上,达标学校在11月中旬之前进入教育部的管理标准自评系统,完成学校自我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上传北京市教委,教委交给专家小组,以备抽检评估使用。很多学校初始觉得标准很低,似乎不难。但经过认真对照和梳理,发现每条做的都不到位,觉得很难,最后,校长们一致认同这个标准真的很有用。
2.专家“用标”评估
在教委、学校和专家的精心准备下,2018年12月进入验收评估阶段。在5月调研团队基础上,组建17个专家小组,这次还专门配备了来自各个区教委的中小教科科长,负责《管理标准》落实的档案查阅工作,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的4-6所学校的验收评估。所有第一批参加达标的学校全面备检,市教委根据各区教委的申报,选择70所学校代表第一批达标的30%学校作为抽检单位。市教委召开区教委、学校和专家小组组长参加的验收评估大会,做了细致的工作部署。专家小组召开组长会议,根据北京市教委围绕学生平等权益和促进全面发展为重点的10项重点工作形成访谈提纲和验收报告模板,并对34名研究生助手进行培训。验收评估活动结束后,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听取了17个专家小组的汇报,并进行了总结,指明工作方向。专家小组负责撰写评估报告,每个学校的报告长达2-3万字不等,共180万字左右。为了数据安全,专家小组直接把报告交付市教委,由其分发至区教委。2019年3月,北京市教委宣布第一批达标的426所学校名单。2019年第二批达标学校正在蓄势待发。
综上所述,北京经验可以概括为:三方合作各用所长,政府推动可圈可点,学校落实有模有样,专家介入“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