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家雕塑市场预留弹性空间
2019-08-12鱼一本刊资料库华艺国际
文:鱼一 图:本刊资料库、华艺国际
近年来,在一批拍卖公司的推动下,作为冷门艺术门类的当代架上雕塑开始不动声色地冒出。众多雕塑艺术品斩获不菲的拍卖成绩,一些名家名作更是受到藏家关注。事实上,雕塑在国际上的收藏地位极高,在欧美和东南亚地区,架上雕塑作品成为众多实力藏家追捧的对象。虽然中国雕塑艺术历史悠久,但由于传统的欣赏文化习惯使然,中国人对书画、瓷器等收藏较为重视,导致人们对雕塑艺术的认识与需求不足。所以在我国,雕塑艺术仍属小众收藏门类,其内在的艺术价值与其在市场上的价格不完全相符,可以说一直是被人们忽视的艺术收藏门类。(备注:这里所指雕塑不包括传统概念中的瓷杂摆件、佛造像、户外公共雕塑等。)
霍波洋 《秋风静水-2 》瓷 不锈钢 雕塑 2017年作成交价:13.8万元来源:北京荣宝2017年春拍
雕塑板块仍是小盘股
在投资分类上,当代雕塑艺术品属于艺术市场中的油画及当代艺术板块,它在国际艺术投资界已经备受推崇。从西方的雕塑市场来看,西方的雕塑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基本上它的交易份额和油画是并行的。在欧美市场,拍卖价2000万美元以上的雕塑已屡见不鲜,一点不逊于绘画艺术品。而雕塑板块在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大盘里,是名符其实的小盘股。雕塑最早进入中国拍卖市场是在1995年,一直与油画放在一个板块来拍卖,市场表现不温不火。自2006年后,雕塑渐渐从油画的阵营里分离出来。2007年是中国雕塑的一个转折年,当年雕塑家朱铭铜雕《太极——大对招》(两件)在香港佳士得拍出了1400万港元的天价,创下中国当代雕塑的拍卖纪录。随后,国内拍卖也捷报频传。2008年4月,雕塑家隋建国的作品《衣钵》,以184万元被拍出;同年,西泠印社拍卖公司与中国雕塑学会首次推出中国当代雕塑专场,成交额高达1046.7万元,成交率达96%。2012年保利春拍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上,蔡志松作品《威尼斯浮云》以690万元成交,成为了当时内地雕塑拍卖的最高成交价。
近些年,国内雕塑作品的成交价位开始明显上涨。除了拍卖市场,不少画廊也把自己的主攻方向转向了雕塑。如世纪翰墨、长征空间、北京唐人艺术中心等知名画廊,近几年都纷纷开始代理一些雕塑家的作品。近年来,不仅有关雕塑的展览越来越多,而且如向京、瞿广慈、展望等市场潜力巨大的雕塑家也成为不少画廊争抢的对象。
目前,在我国,雕塑艺术仍属小众收藏门类,其内在的艺术价值与其在市场上的价格不完全相符,可以说一直是被人们忽视的艺术收藏门类。从雅昌的拍卖数据来看,自1995年至今,国内拍场上出现的雕塑拍品中,单件最高成交额与书画、瓷器类拍品的单件价格均相差很远。这与人们对于雕塑艺术价值的认知不足有很大关系。
收藏群体范围拓宽中
雕塑作品在艺术市场上的行情与趋势仍有非常大的弹性空间,它们所秉持的优势在于,雕塑作品随着艺术大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与要求之下,有机会完全进入一般的家庭生活之中。“收藏”与“陈列”观念的不同,使得绘画收藏者多将作品做最妥善的保存(甚至束之高阁),而雕塑的收藏者却可以将雕塑作品随处放在家中的角落。也难怪愈来愈多的雕塑家与建筑商或室内设计业结合,成为一种新兴整合性的服务业。
当代的雕塑艺术受到当前艺术潮流和商业环境因素影响,应用范围也更加的宽广了,对艺术市场的收藏也造成推挤和模糊化的作用。特别是年轻一代收藏家时尚的观念与求新求异的心理,使得以往很少被人收藏而又富有艺术价值的雕塑作品,逐步纳入其收藏规划之中。此外,收藏人群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其中包括对艺术空间感兴趣的人,如设计师、建筑师、医生、律师及国外的藏家。当代雕塑收藏正在异军突起。
周巍《嬉皮·1》铸铜雕塑2009年65cm×80cm×70cm来源:2019年华艺国际广州春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