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实习期间的师德教育
2019-08-11黄爱民
黄爱民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期间师德意识不强、实习过程师德要求不严、不注意工作中的礼仪、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等问题,论述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师德培养的策略:实习期间开展丰富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增强实习生的师德修养;重视职业礼仪教学,做到学用两结合,创设浓厚的校园礼仪文化;强化实践锻炼,增强学生的吃苦意识;跟进实习管理,加强师德指导,让学生时刻牢记师德。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前教育 师德教育 职业礼仪 校园礼仪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B-0020-02
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启蒙者和引路人,是幼儿在幼儿园接触最多的人。幼儿老师无论是说话做事还是人格素养都会影响幼儿。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及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及师德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學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检验学生所学的教学技能,同时检验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情况,为将来就业做准备。然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师德问题,这为幼儿教师的师德培养敲响了警钟。本文探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期间的师德问题与对策。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期间的师德不良现象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实习过程是否遵守师德规范,将成为界定该学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育者的首要标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其身份已经由学生转化成为幼儿的教师,与幼儿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实习教师的一言一行、文明习惯等容易成为幼儿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是幼儿道德修养的楷模,这就要求实习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应该有良好的师德。当前,不少跟岗、顶岗实习的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师德方面表现不够理想,得不到实习单位较高的评价。具体而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师德不良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实习中师德意识不强
实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形成良好师德的重要环节。在实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名幼儿教师,仍然停留在学生身份上,认为实习只是一种形式,自己还是学生,不应该按正式幼儿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的学生认为实习期间就要给小朋友擦鼻涕擦眼泪、给小朋友喂饭、哄小朋友高兴,觉得很没有意思,甚至对小朋友的哭闹感觉心烦。有的学生把实习当作一种观摩过程,很少主动去关爱小朋友、主动去工作,指导教师明确的任务就被动去做,指导教师不明确的事情就不做,缺乏主动性,工作责任心、师德意识不强。
(二)实习过程师德要求不严
在学前教育实习过程,学校更多注重实习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却忽略了有关师德的细节,在师德方面要求不严。学生到了实习单位,从被教育者转变成为教育者,在新的环境里,各方面总感觉到不适应,加上工作的劳累,每天都身心疲惫、焦躁不安,渐渐的职业倦怠就出现了。遇到一些“不听话”的孩子,往往就没有了细心、耐心和爱心,特别是遇到一些调皮的小朋友时,心情烦躁,有时还会大声呵斥,恶语谩骂,偶尔对小朋友施惩戒,还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是对小朋友的关爱,其实这是一种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表现,使小朋友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不仅损害了老师的形象,还违背师德。
(三)不注意工作中的礼仪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由于年龄小,与社会接触少,到实习单位后没有注意自己角色的转变,在幼儿园日常工作中有时不注意礼仪细节,工作中礼仪方面做得有所欠缺。在跟进和指导学前教育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实习生没有能够按照幼儿教师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比如上班时间玩手机、不会主动跟小朋友打招呼、大声说话、着装过于个性化、为追求时尚上班不扎长发,等等。实习教师如果不注意礼仪细节,那么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礼仪礼貌,为幼儿讲文明礼貌树立好榜样。
(四)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学生在校期间,一切费用由家长供养,优越的校园生活让他们心安理得,没有危机感。在实习工作岗位上,繁杂辛苦的工作,重复机械的上班下班,体力、时间的消耗都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强烈的反差使他们无从适应。有的学生对实习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自己是实习生,应该少干点活。于是,有些学生工作不积极,怕苦怕累怕脏,碰到苦活累活脏活就躲,受点委屈就闹情绪,一点小病就请假,甚至无故旷课,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能轻松尽量轻松,教案编写能拖则拖,试教也是流于形式,更不要说自己想办法制作教具、制作课件,只是想着能尽早结束实习任务。这些导致实习效果不理想,也使幼儿园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
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师德教育不容忽视,只有认真做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师德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并对待自己的职业,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幼儿教师;只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认同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并愿意为幼儿教育作奉献,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学生的师德培养策略
(一)实习期间开展丰富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提升实习生的师德修养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幼儿园教师要师德为先,要求每一位幼儿教师包括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教师都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认真履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师德表现,直接影响施教水平,也影响着幼儿身心发展。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师德意识不强的现象,应从思想上加强教育。除了开设专门的师德教育类的课程外,学校在实习期间应开展丰富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如利用专业优势进行手抄报比赛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活动;针对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召开实习小组例会、师德主题班会等进行总结交流;模拟小幼儿园一天日常工作,让实习生直接体验和感受师德教育各方面的内涵,进而自己教育自己;学校制定实习生师德师风考核细则,评选优秀实习生,颁发荣誉证书,以增强学生实习期间的师德意识。幼儿园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提升实习学生对职业的积极情感,使师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师德教育走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活以此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二)重视职业礼仪教学,做到学用两结合,创设浓厚的校园礼仪文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细微的动作、不经意的言语,都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注意言行,给幼儿以正能量之影响。要做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礼仪培养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努力。一是重视职业礼仪教学。要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成为孩子们的楷模,那么在校期间就应让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规范学习,以提升文明礼仪修养。如新生入学进行仪容仪表、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并开设专门礼仪品行课程;对即将离校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则侧重实习礼仪的学习。二是做到学用两结合。要让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真正懂礼仪,必须保证职业礼仪教学同时兼顾“学”“用”两结合。如在礼仪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参加模拟工作,并对模拟情境中的礼仪进行点评以此让学生掌握的礼仪知识。三是创设浓厚的校园礼仪文化。浓厚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可以引导学生改正不良的礼仪习惯,有利于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礼仪修养。如可以在校园里张贴文明标语倡导文明言行,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文艺表演等方式进行礼仪知识的宣传,也可以通过手抄报、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站等方式进行礼仪知识的传播。
(三)强化实践锻炼,增强学生的吃苦意识
让学生吃苦,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此,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军训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吃苦的毅力;通过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坚强的品质;利用榜样的作用,激励学生吃苦;通过学生自我管理,提升學生团队合作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实习期间,通过技能竞赛,既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又让学生在工作中乐于吃苦;可以通过评优评先,激励学生勤劳吃苦。
(四)跟进实习管理,加强师德教育,让学生时刻牢记师德
让中职学生实习“实”起来不能只靠学生的自觉主动,学校不但要重视教学实习,还要指派专职教师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规范教育实习管理,建立完整的教育实习规定。实习期间,学校指派专职指导老师跟随实习管理和指导,配合幼儿园指导学生运用知识开展实习活动,发现学生实习过程存在较大问题给予批评指正,比如工作懒惰、对小朋友不耐烦、礼仪礼节不到位等情况,指导老师要及时指出并指导,如行为恶劣,就要上报学校,由学校决定学生能否毕业或如期毕业。规范的教育教学实习管理,可以约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未来幼儿老师们,让实习生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师风。
总之,教学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项实践性教学活动,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开展教学实习,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与决策能力。因此,实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师德培养为先,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参考文献】
[1]陶 明.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师德教育[J].教育与电子技术,2014(9)
[2]冯 凌,刘彦麟.浅谈中职学前教育学生师德教育的培养[J].教育,2017(1)
[3]陶明琼.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德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普宁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7(10)
[4]沈英萍.中职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师风培养的有效途径[J].时代教育,2016(14)
[5]刘瑞芳.新媒体环境下中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探析——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新西部,2016(6)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