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分制下物理学本科考试的改革与实践

2019-08-11李玉山王家晓刘红艳

大学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考试改革学分制物理学

李玉山 王家晓 刘红艳

[摘 要]实行学分制后,课程设置和学习形式更加灵活,但因长期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思想的影响,物理学专业的考试制度形式单一、规范性低、区别度差,不能满足学分制的需求,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将考试方式多样化,建设全面、合理、综合的考试评价体系;建立题库,让考试内容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同时完善考后管理制度,加强考试现代化管理的应对措施,以为社会、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学分制;物理学;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8-0097-03

在全国多数学校实行学分制的大环境下,我校也进行了学分制改革,从2012年开始试行学分制。实行学分制以后,物理学专业的考试特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物理学专业培养的是能够在中小学从事教学、科研和相关管理工作的教师,其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成败。实行学分制后,前期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考试模式,学生的分数并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其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因此,积极开展学分制下物理学本科考试模式的改革实践,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考试制度改革是实施学分制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学分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适应国家、社会和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于学生而言,实行学分制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自主选择课程,同时也允许学生突破年级、专业选修课程获得学分。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可提前毕业,学习困难学生在一个较长的跨度时间内修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即可。跨专业和年级的选修课程能够充分调動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分制打破了专业和年级的壁垒,把学习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并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专长进行选择性学习。学分制能促使教师努力开设更多“接地气”的选修课,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把最新的技术和新科研成果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保证课程体系的内容和质量得到提升[1]。

另一方面,学分制在赋予了学生更多学习自主权的同时,也使得学籍管理、教务管理工作量成倍增加,这就督促高校必须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新的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和学生成绩量化管理。考试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大多数国内高校都是通过考试这种方式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评价和调控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考试制度的改革是顺利实施学分制的保障,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2]。考试是一种具有较强导向作用的考核方式,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为了满足学分制的需要,我们要建立尊重学生的爱好、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制度[3]。

二、学分制下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全面实施小班化教育、资源全覆盖的教育目标,随之而来的是师资短缺等问题,教师人数出现了较大的缺口,需要继续补充大量优秀的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基于这一国情,国内各大高校均扩大了师范类学生的招生名额,部分学校还实行了免费师范生制度。受此影响,我校物理学专业的学生的招生规模也随之扩大,这将引发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学分制就是一个典型的改革案例。但因为长期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思想的影响,我校物理学专业的考试制度与高中考试制度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实施学分制以后,这种弊端越来越明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育人质量的提高。具体来说其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方式单一,考试内容缺乏创造性

我校物理学专业的考试一般以偏理论、偏总结性的闭卷考试为主,开卷考试、口试、辩证性的答辩均较少。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主要以考查学生对教材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这就造成大多数学生只需在考试前熟记教师所划的重点就可以取得好成绩,这一制度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重制约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闭卷考试的题型一般分为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分析题、证明题和计算题六种题型。填空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的考查范围一般是固定的定理、公式和定律,学生只需机械记忆相应内容即可。分析题、证明题和计算题虽是应用型题目,但从其解答思路和技巧来看,学生仍可通过简单记忆和套用公式得分,区分度不高。因此,现行的考试内容多以机械性记忆和简单套用为主,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不利于学生思路的扩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考试评定方式单一

我校物理学专业的考试成绩中,期末成绩占大部分的比重,期中成绩所占比重很小。期末成绩几乎成了评定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但期末试卷并不能覆盖教材的全部内容,考查内容具有较强的片面性,成绩并不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考评方式只看重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没有考虑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导致考试结果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而且,该考核方式忽视了考试对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导向作用,导致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死记硬背,不能主动学习,出现“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甚至有些学生为取得好成绩而采取作弊行为。这不仅违反了考试的公正原则,而且不利于学校学风的建设。

(三)考试试卷的标准不统一

我校不同的专业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教授,由于任课教师不同,其对上课和考试重点的把握也不同,这就导致教师所出的考试试卷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有的教师出的试卷容易,评分标准宽松,大部分学生可以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有的教师出的试卷难度非常大,而且评分标准严格,这就会造成相当数量的学生出现不及格的现象。学分制下这种考试标准不统一的模式,不能客观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利于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考试管理和考后分析反馈的力度不够

考试管理由考前管理、考中管理和考后管理三部分组成。目前我校考中管理的监考等相关制度较为健全,还需要加强考前试卷统一命题和考后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制度。考试是一种给教师反馈教学情况的方式,从考试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及时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4]。我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和相关教师大都忽视了试后管理,没有将考试盲点及时和学生进行反馈、互动。考试仅仅起到了评定成绩的作用,没有起到促进学生查缺补漏和进一步提高的作用。

(五)考试目的功利化,与教学培养目标不符

考试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考查学生学习上的不足,而是变成了获得智育量化、评奖学金、评荣誉等的途径。学校主要是根据考试分数、平均量化排名,对学生进行评优评奖,与推荐保送资格和学业评价等直接挂钩,这也与教师教学的奖惩等密切相关。这种只重视考试成绩,不重视过程的考试方式加强了学生的功利化倾向。考试功能的片面化单方面加强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考试过程中,学生只注重卷面成绩,不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主动精神和直面挫折的良好的心理素质[5]。高校目前的考试体系不但不能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与教学培养目标不符。

三、考试改革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考试方式多样化,建设全面、合理、综合的考试评价体系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考试评价体系仍具有较强的片面性,仅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为主。因此,建设全面、合理、综合的考试评价体系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我校物理学专业的考试仍以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和公式定理的掌握为主。为了更全面地对学生做出评价,我们应着重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考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和实践。

不同学习阶段的考核方式应有所不同,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来检验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在每个独立单元进行单元测试,以便学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考查方式。例如:对记忆性的公式、定理较多的课程,可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但要增加对公式、定理的灵活应用的综合性题目和应用性题目的考查;对记忆性能力要求较弱的学科,可以选择闭卷并结合撰写调研报告、参加科技活动等多种考核方式来丰富考试的内容,以便对学生做出更加合理的评价。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建立了一套全过程、多方面、综合性的考试评价体系。具体考核内容和形式见表1。

在表1的考核体系中,平时实验考核共占60%,具体包括课堂出勤(10%)、课前预习(10%)、课堂表现(10%)、参加科技活动(10%)、小论文(20%)五个部分。课堂出勤要求学生依照课表按时上课,班干部对本班学生进行考勤并及时将数据反馈给相关任课教师;课前预习要涵盖观看课本、提出疑惑等部分。提出疑惑时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记录,并将问题汇总到学习委员处以便教师重点讲解;课堂表现要求学生上课期间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锻炼学生头脑的灵活性;参加科技活动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分析,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和创新;小论文部分,要求学生对教师的题目进行深入的分析、查阅大量资料、进行大数据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和充分讨论,并规定讨论部分要有一定的篇幅,希望学生能够在这一部分展现他们看问题的独特视角。期中和期末考核各占20%,以闭卷的形式全方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二)建立题库,考試内容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考试的公正和公平需要制度的保障,应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避免学生因侥幸心理而出现的作弊行为。在考试过程中,教师要严格监考、巡考。在考试后的阅卷中,要保证评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尽量避免“人情分”的出现。为满足学分制的需求,可以加大题库建设的力度。题库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增加新题目和删改旧题目的过程,在进行题目的增补和删改时,要及时对相关题目进行难度的评定[6]。题库要涵盖各种题型的题目。每次考试前由教师设定考试难易度后,再由系统进行随机出题。但是题库由于用时较长,保密性强,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保密制度。题库的管理人员不能随意将题库拷贝给他人,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以免出现因泄题而造成的教学事故。

(三)完善考后管理制度

考试不仅仅是为了考查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根据本届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时调整下一学期的教学活动,从而为提高育人质量提供有效参考。因此,在考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在试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评价。目前,我校的每门课程在考试结束后,就说明此门课程的结课。教师不会再与学生交流考试的情况,也不会给学生讲解考试中的错题和知识盲区,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通过改革,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考后管理制度。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任课教师要及时到任教班级进行上学期的考试反馈,及时对错题和知识盲区进行互动讲解,并将考试情况反馈给学生,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或者利用网上课堂,学生可就平时的课堂学习、期末考试等多方面对教师提出建议,并将这些建议及时反馈给教师[7]。

(四)加强考试现代化管理

实行学分制以来,我校学生的数量快速增长,传统的人工记录和相关电子器件已经无法满足学分制的要求。学校必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加强考试现代化管理的进程。除了师生的一些基本信息外,课程安排、考试安排、成绩管理等工作也需要人工输入、计算,其他信息可以通过管理相关网络平台来实现。而且校内校园网的迅速普及和互通,为学习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很大方便。我校的选课制度是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利用学校的网站这一平台,根据本学期的选课计划进行选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学分制出现特有的学生“跨校选课、高校学分互认”的现象[8]。学生可以自由地在学分互认的学校之间选择课程进行学习。跨校选课、学分互认增加了学分管理的困难,这就督促我们必须运用更加合理和科学的方法对考试进行安排和质量分析,这是完成学分制下课程考试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四、结语

学分制下考试制度的改革与高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密切相关。合理、有效的考试制度可以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更要大力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管理平台,切实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谢旭辉,陈小红,马凤岐.学分制管理模式下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大学教育科学,2006(1):31-32.

[2] 聂英.学分制下高校考试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4(10):56-59.

[3] 李涵.学分制教学管理下的高校考试改革[J].继续教育,2017(4):37-38.

[4] 钱厚斌.创新人才培养视界的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145-147.

[5] 谢超峰,贾冠中.学分制管理模式下高校考试改革研究[J].科学与管理,2008(4):81-83.

[6] 于涵,陈昂,王蕾.新时代高考改革背景下教育考试国家题库建设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1):62-67.

[7] 张萍.学分制下的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1):156-157.

[8] 段善利,李萍,魏军.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内容和方式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4(6):79-80.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考试改革学分制物理学
动物身上的物理学(下)
推进中职学分制改革对策分析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PLC技术及应用》高职课程考试改革探索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
一张动物学试卷的思考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