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级项目管理体系在轨道交通第三方监测项目上的实践与探索

2019-08-10王少卿叶东辉刘运明高益健

价值工程 2019年17期
关键词:持续改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理

王少卿 叶东辉 刘运明 高益健

摘要: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方监测项目部组成及项目经理配置的不足,根据项目管理学理论,针对如何做好监测日报,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过程资产、建立流程规范、明确体系方法和追求持续改进这五个步骤,对组织级项目管理体系在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方监测项目上展开实践与探索。

Abstract: From the current composition of the third-party monitoring project depart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and the shortage of the configuration of project manager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order to do a good job of monitoring daily reports, by summing up lessons learned, improving process assets, establishing process specifications, clearing system methods and pursuing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e organization-level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will be practiced and explored on the third-party monitoring project of urban rail transit.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方监测;组织级项目管理体系;PMBOK;项目经理;持续改进

Key words: urban rail transit;third-party monitoring;organization-level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PMBOK;project manage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U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17-0014-04

0  引言

自2008年11月15日杭州地铁湘湖站事故之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监测工作受到参建各界的普遍重视。按照住建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的要求,目前全国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开展了施工监测和第三方监测工作。施工监测是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及规范等要求,对工程支护结构、周围岩土体和周边环境等进行监测。第三方监测是监测单位授建设单位的委托,按照合同内容及要求对工程支护结构的关键部位及重要周边环境等进行监测,其工作量一般约为施工监测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实践证明,实行施工监测和第三方监测的制度对地下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控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工程监测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已基本成熟,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施工阶段开展监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的。

1  现状

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大规模开展,第三方监测的标段划分也越来越朝着大标段方向发展。以南京地铁3号线第三方监测项目为例,整个南京地铁3号线全长44.9千米,其中地下线42.5千米、高架线2.4千米;共设置29座车站,其中地下站28座、高架站1座,设置了1个第三方监测标段,中标价格在2000万以上。整个项目的时间跨度接近5年,建设高峰期共设置4个分项目部,项目成员逾150人。如此大型的项目,对于一个项目经理能力的要求相应更高,不仅仅对技术方面,更对于整个项目的组织能力要求更高。而从整个行业的项目经理队伍来看,技术专家型的项目经理占多数。技术专家型的项目经理往往自身技术能力过硬,但是对于如何组织和带领所有项目成员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转,缺少相应的经验和能力。而懂得项目所需要的某种专业技术性工作在管理一个大型的项目时,往往成为制约项目经理工作的弱点。“怎么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教了你这么久了,你还是弄不好,干脆我自己来吧!”是技术专家型项目经理们经常说的话,尤其是他们看到项目成员的工作结果令人不满时,就亲自动手来代替。但是对于一两个工点的小项目,一个人还干的过来,但是当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方监测项目这种动辄包含一二十个工点的项目来说,就算是一个人能力再强也没有办法独立做好。所以如何带好自己项目部的其他人,就成为摆在技术专家型项目经理面前的最大问题。而技术专家的心态,让这些项目经理在处理团队管理问题的时候,很难明白完成技术工作与管理项目之间的区别。正如詹姆斯·刘易斯(James Lewis)博士所说: “有很多人愿意成为管理者,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愿意去管理。”

2  组织级项目管理体系

系统思维把认识世界定义為四个层次(见图1):第一层次,反应层,也称事件层,关注做了什么事件;第二层次,模式层,关注事件的模式;第三层次,系统结构层,关注事件的预防;第四层次,共同愿景层,关注事件未来。所以面对整个项目的运转中出现的问题,项目经理应该关注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到预防事件的方法,面对未来。项目运转中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减少问题重复发生时组织项目治理的关键。而组织项目管理的发展路径,根据项目管理学的理论,分为五步(见图2),分别为:第一步,总结经验教训;第二步,完善过程资产;第三步,建立流程规范;第四步,明确体系方法;第五步,追求持续改进。通过有序的过程来保证持续产生好的结果。下面就以建立监测日报表编制管理体系为例,说明组织级项目管理体系在轨道交通第三方监测项目上的实践与探索。

3  组织级项目管理体系在监测日报编写上的应用

第一步:总结经验教训。

监测日报是监测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所有监测阶段性成果的基础,在第一时间反应现场施工工况、指导现场施工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监测日报应包括:①工程施工概况;②现场巡查信息:巡查照片、记录等;③监测项目日报表:仪器型号、监测日期、观测时间、天气情况、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值、变化速率值、控制值、监测点平面位置图等;④监测数据、现场巡查信息的分析与说明;⑤结论与建议。而在各种检查中,对监测日报的监测也是重中之重,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2016年)中的要求,对于监测报告的检查内容有:①监测报表中工点名称、监测时间、工况、仪器设备、气象条件等表头信息不全,巡查报告中施工工况、支护结构、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主要巡视信息不完整、监测人员签字不全,扣2~10分。②监测报告中为结合工况条件对监测项目数值变化或巡视信息进行分析或完全评价,扣5~15分。③监测报告内容不全,成果图表及变形曲线存在缺失,无分析结论及建议内容或内容有误,缺少其他相关内容和资料,扣3~15分。而对于现场进行监测工作的人员来说,如何对施工工况进行准确描述、如何准确下结论和如何准确给出建议,就成了横亘在一线监测人员面前的三座大山。(见图3)对于一个监测项目部来说,正常情况下,能够准确完成这三项工作的,最多也就1~2个人,而面对着一个少则5~6个工点,多则几十个工点的标段,每天对每一个工点进行工况描述、下监测结论、给出施工建议,是一件很繁重的工作,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一般都需要在16点之前上传监测数据和日报表到相应的信息平台上,这项工作就更加难以实现。因此如何让项目部每一个普通技术人员也能迅速掌握编写日报的能力,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第二步:完善过程资产。

对于项目部的技术骨干或者项目经理来说,制作高质量的监测日报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所以首先需要对好的监测日报表树立标准。

①如何才算是施工工况的准确描述。

对于施工工况的描述来说,因为我们监测日报的施工工况必须是紧紧围绕监测工作的,所以我们工况描述的目标,是让一个熟悉施工流程,但对某一工点情况不熟悉的人,面对我们的工况描述,脑中可以勾画出现场施工的进度情况。

②如何才算是监测结论的准确描述。

对于监测结论来说,因为监测工作是对工程安全进行预判的,而工程安全包括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工程自身的安全,第二部分是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周边环境的安全。所以准确描述监测结论的目标,就是让一个熟悉现场施工,但对某一工点情况不熟悉的人,能够准确的指导,工程自身和周边环境是否安全。如果不安全,则可能出现哪些危险。

③如何才算是施工建议的准确描述。

对于监测日报的施工建议来说,每一条建议都应该源于监测数据和现场巡查的体现,对于与监测数据和巡查无关的施工内容,不属于监测日报表中施工建议的描述范围。而监测日报中施工建议的准确描述的目标,是让一个熟悉现场施工,但对某一工点情况不熟悉的人,能够对监测日报中的监测数据所体现的内容,有明确的了解。尤其是对于异常数据所体现出来的现场情况,能够通过施工建议体现。

第三步:建立流程规范。

①施工工况描述流程。

1)明挖基坑施工工况描述对于监测工作来说,重点关注的内容是:土方开挖情况、支撑架设情况、纵向边坡情况、坑底情况、基坑周边堆土及荷载情况等,而明挖基坑的施工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的,这个顺序就是把整个基坑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流水段,再根据施工次序进行流水施工。标准的明挖基坑施工工况描述如下:

第一流水段(或A轴至B轴)土方已开挖C米,有支撑D道,支撑为E支撑(钢支撑、砼支撑等),坑底是否有积水,围护结构是否有开裂或渗水,降水井工作是否正常,坑边是否有堆土或重载。

第二流水段(或F轴至G轴)……

2)对于盾构法隧道施工的工况描述,因为盾构施工的工艺相对自动化程度高一些,所以盾构机的位置和出土量、注浆量则为工况描述的重点。标准的盾构法隧道施工工况描述如下:

左线盾构刀盘位于A环(里程XXX)(共XXX环),已拼装B环,今日掘进C环,平均每环出土D方,平均每环同步注浆量E方,同步注浆压力F兆帕,今日对G环进行了二次注浆,注浆量H方,注浆压力I兆帕。(如今日无二次注浆则可以不写)

右线盾构刀盘……

②监测结论描述流程。

监测结论包括了两个部分,就是工程自身的安全状况和周边环境的安全状况。当监测数据和巡视都无异常时,监测结论为“基坑(或隧道)本体安全,周边环境可控”。当监测数据出现了超控制值的现象,但通过其他监测项目的数据和巡视情况判断现场仍安全时,监测结论为“本次监测XX监测数据单项超出控制值,但其他监测数据均正常,结合巡视情况判断基坑(或隧道)本体安全,周边环境可控”。如多项监测数据出现了超控制值现象,巡视也发现事故征兆,那应在监测结论中如实说明:“本次监测XX监测数据均超出控制值,巡视中发现XXX问题,基坑(或隧道)本體存在XXX风险,周边环境存在XXX风险”。

因为监测工作分为日常监测和加密监测,所以在监测结论之前应写明“本次监测为日常监测”或“本次监测为加密监测”。

③施工建议描述流程。

根据施工工艺不同,施工建议常用的有以下情况。

明挖基坑通用施工建议选项:

1)请施工单位注意监测点的保护。

2)请施工单位注意尽量减少坑边堆载。

3)请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监测和周边环境的巡视工作。

4)请施工单位及时抽排坑内积水。(土方开挖阶段)

5)请施工单位注意坑内纵向边坡的放置坡度。(土方开挖阶段)

猜你喜欢

持续改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理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基于城轨交通车站特殊客流运输工作组织措施的研究
精益管理在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的应用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能力及主要任务
论项目经理的职责与技能要求
浅议做好代建项目经理
浅谈项目经理如何做好后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