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情况及效果研究

2019-08-09周岚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6期
关键词:可行性

周岚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情况及效果研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大兴安岭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行PITC策略期间进行全部抽血检查人员资料,与自愿进行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抽血检查人员的资料作比较,包括两组HIV检测率、阳性率的比较。结果:PITC策略期间的检查人员HIV检测率为8206%(12 776/15 577),HIV检测阳性率为027%(34/12 776),显著高于自愿咨询人员的2086%(3249/15 577)、006%(2/324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部抽血检查人员艾滋病检测策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检测; PITC;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84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6-259-01

从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以来,短短几十年里该病在全世界蔓延,据有关统计显示全球HIV感染者已经达到3400万,并且这一数据还在增长,受到医疗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还没有根治艾滋病的方法,所以加强艾滋病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要。我国在孕妇、输血患者等人群中已经展开了艾滋病检测,但艾滋病检测率还是很低[1]。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provider-initiated HIV testing and counseling,PITC)指南,建议在医疗机构中扩大艾滋病检测覆盖面[2]。所以本文通过探究疾病防治中心全部抽血患者艾滋病检测策略的可行性及效果,为提高艾滋病检测率寻找新的途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大兴安岭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2016年實行PITC策略期间进行全部抽血的检查人员15 577例,自愿进行艾滋病咨询抽血检查人员15 577例。排除已经明确的HIV感染者、最近半年内做过HIV检测且明确结果为阴性者以及不同意进行HIV检测的检查人员。两组人员年龄及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本研究实行的是全部抽血检查人员艾滋病检测策略,即PITC策略,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所有抽血检查人员,均备留一份血液样品用于HIV检测[3]。具体实施过程为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查体时,告知所有检查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对所有抽血检查人员实行免费的、保密的HIV检测,检查人员抽血时依据个人意愿签署进行HIV检测的知情同意书。初筛阴性检测结果由检查人员自行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取走,初筛阳性检测结果则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通知检查人员前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予以当面告知,然后进一步行确认试验,将结果对其进行告知,并对检查人员进行CD4+T细胞检测。

13效果指标新检出HIV阳性者:研究期间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首次发现HIV初筛试验阳性并经确认实验室WB确认试验复核阳性,且既往未作传染病病例报告者。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l50软件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HIV检测率实行PITC策略期间进行全部抽血的15 577例检查人员中,同意进行HIV检测的为12 776例(8202%);自愿进行艾滋病咨询的15 577例抽血检查人员中,同意进行HIV检测的为3249例(2086%),两组人员HIV检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HIV检测阳性率PITC检查人员HIV检测阳性率为027%(34/12 776),显著高于自愿咨询检测人员的006%(2/32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39664,P=00464)。

3讨论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对于艾滋病尚无明确的治愈方法,但研究显示尽早发现艾滋病感染病采取积极地治疗措施可有效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由于艾滋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我国依然存在对于艾滋病感染者具有发现少、发现晚等特点,严重阻碍了我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近年来国外相继提出的PITC策略成为发现艾滋病感染者的一种新的方法,其基本原则是建议医疗机构进行全员艾滋病检测,从而加大了艾滋病的检测率。但是国外多数报道显示该策略仍未能使艾滋病达到一个理想的检测率,尤其在我国一般的医疗机构中,部分检查人员会进行抽血检查,一般常规包括了HIV阳性初筛试验,尤其是针对手术检查人员、输血检查人员、孕产妇等,但是对于人流量巨大,难以做到提高艾滋病的检测率,难以像每个检查人员进行艾滋病检测的推广与宣教,另外多数检查人员认为自己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所以拒绝检测。

本文是探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部抽血检查人员艾滋病检测策略的可行性及效果,由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日接待检查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般都设立了专门的艾滋病防治科,所以对于艾滋病的日常宣教工作有着充分地准备,从而能更好地向前来的检查人员进行艾滋病检测的推广工作。同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备进行艾滋病阳性初筛和确认试验的相关仪器设备,使整个检测工作实施起来更为方便。本文收集了2005-2012年的相关数据资料得出实行PITC策略检查人员的HIV检测率及阳性率均高于自愿咨询进行HIV检测检查人员,所以采取PITC策略后,有助于发现艾滋病感染者。

综上所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部抽血检查人员艾滋病检测策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伟平.431例输血前患者HBsAg、HCV-Ab、HIV-Ab和TP-Ab的筛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3):1049-1051

[2]孙研,晋灿瑞,卫大英,等.某少数民族艾滋病高流行县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艾滋病检测与咨询服务的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6):1131-1133

[3]曾刚,吴尊友.医疗机构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115-118

猜你喜欢

可行性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阅读疗法及其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探索
超声滚压处理提高30CrNiMo8钢疲劳性能可行性的研究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预见“小盒子空间”与其可行性的探讨
我国批准2005年海牙公约可行性问题的思考
基于ETC卡的“多卡合一”可行性探析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