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

2019-08-09孟庆丰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5期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孟庆丰

【摘 要】目的:探究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2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钻孔引流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住院时间等。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BI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水平,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钻孔引流术;阿托伐他汀;慢性硬膜下血肿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5-0-01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下腔,并于伤后超过3周才表现出症状的疾病,其临床以颅内压升高、头痛等为主要症状[1]。目前,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0%。一旦患者患有该病,若未得到及时诊断即治疗,极有可能导致病情危重或诱发并发症[2]。临床在治疗该病上多以钻孔引流术为主。本文笔者通过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研究,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确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且已排除肿瘤导致血肿者、血液疾病导致血肿者、治疗前已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者等。本研究方案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28例。其中,实验组有16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65.28±6.03)岁;对照组有17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65.33±5.9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上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钻孔引流术治疗,即行全麻后,由同一团队进行手术。术后,给予实验组患者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408,规格:20mg*7s)治疗,起始剂量为10mg,1次/日,4周后或更长时间开始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80mg/次/日。共治疗3个月[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住院时间等。患者生活质量通过ADL-Barthel(BI)指数[4]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通过CSS评分评定,分数越高表明神经缺损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用()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BI、CSS评分对比

术前,实验组患者BI、CSS评分分别为(45.28±3.85)、(24.56±2.33);对照组患者BI、CSS评分分别为(45.36±3.91)、(24.63±2.30)。术后,实验组患者BI、CSS评分分别为(66.28±5.16)、(14.82±1.54);对照组患者BI、CSS评分分别为(61.75±3.78)、(16.70±2.02)。两组患者术前BI、CSS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BI、CSS评分均明显好于术前,且实验组患者BI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及住院时间对比

术后,实验组颅内少量积气者1例,肝肾功能异常者2例,感染者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颅内少量积气者2例,肝肾功能异常者2例,感染者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实验组中1例复发,复发率为3.57%;对照组中5例复发,复发率为17.86%。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10.81±0.92)d、(14.45±1.44)d。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于老年男性患者,且随着患者年龄增大发病率越高。该病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等特点,一般确诊时已发病数周。临床在治疗该病上首选单纯钻孔血肿引流术,但术后患者并发症高、复发率高[5]。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在CSDH治疗中给予抗炎治疗能够有效减少血管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血管内表皮因子表达。而阿托伐他汀类药物正好具有减少炎性反应的作用。与钻孔引流术联用能够有效在消除血肿同时改善患者炎症情况,进而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水平,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獻

刘超,李明昌,王军民,等.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8,17(3):295.

马占峰,荔志云,田立桩,等.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2):167-169.

白宗旭.钻孔引流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0例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4):32-33.

赵庆.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0):44-45.

谢乐,刘锦平.慢性硬膜下血肿经微创穿刺+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的效果、预后及复发[J].辽宁医学杂志,2016,30(6):28-31.

猜你喜欢

阿托伐他汀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
阿托伐他汀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