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超声表现探析
2019-08-09邓志兰
邓志兰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超声表现。方法:选取我院托管医院嘎洒卫生院2018年1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4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给予超声检查,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超声表现。结果:流行性腮腺炎的超声回声特点包括腮腺和颌下腺体积增大,回声分布不均匀,腮腺内可见增粗血管纹理且血流丰富。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部位主要是双侧腮腺和双侧颌下腺;血流分布特点以Ⅱ级别血流为主。结论:给予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超声检查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准确检测出受侵腺体数量,回声特点和淋巴结变化情况,并且可以实时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超声表现
【中图分类号】R7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6-041-01
流行性腮腺炎属于临床常见病,该症状的临床表现特点为腮腺肿大,发热等。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超声表现,现将此次研究报告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托管医院嘎洒卫生院2018年1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4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2例,女性患者124例,最小年龄为2岁,最大年龄为43岁,平均年龄为(225±31)岁。本组患者均存在明确疾病接触史和群体发病特点,体温在38℃至41℃,淋巴细胞增加,白细胞计数稍高。
12方法
机器型号:使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ACUSONX 300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进行诊断,探头频率为5MHz至12MHz,患者采取平卧位,腮腺区及颈部充分暴露,沿着耳屏为中心对腮腺进行全面扫查,头部上扬检查颌下腺,头部复位检查颈部淋巴结。完成一侧扫查之后对异侧进行检查,检查结束后比较左侧和右侧检查结果。若观察到肿大淋巴结,则注意形态,大小,回声和血流分布[1]。检测肿大腮腺内淋巴结和颈深上淋巴结的淋巴结门血流阻力指数,将腮腺和颌下腺内血流分布进行分型:Ⅰ级:星点状血流;Ⅱ级:多发条状血流信号;Ⅲ级:血流信号丰富[2]。
13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患者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方式,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流行性腮腺炎超声回声特点
颌下腺体积增大,回声分布不均匀,腮腺内可见增粗血管纹理且血流丰富。颈部淋巴结肿大表现:颈部沿颈内静脉可观察到到多个类圆形低回声,内回声均匀,边界清晰,存在淋巴结门结构;腮腺内淋巴结肿大表现:腮腺内可观察到多个类圆形低回声,内回声均匀,边界清晰,存在淋巴结门结构。
22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部位
本组患者中有76例双侧腮腺肿大,占比3089%;90例单侧腮腺肿大,占比3658%;76例双侧额下腺肿大,占比3089%;38例单侧额下腺肿大,占比1545%;209例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占比8496%;18例单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占比732%;80例双侧腮腺内淋巴结肿大,占比3252%;86例单侧腮腺内淋巴结肿大,占比3495%。
23血流分布和血流动力学分布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和颌下腺内部血流分布特点以Ⅱ级别血流为主,此种表现形式为实质内观察到多个条状血流信号,有8例腮腺患者和6例颌下腺患者为Ⅰ级血流,有6例腮腺患者和5例颌下腺患者存在丰富Ⅲ级血流。本组患者中有187例患者腮腺内淋巴结检测淋巴结门血流阻力系数为058±010,有59例颈部淋巴结患者检测检测淋巴结门血流阻力系数为044±005。腮腺内淋巴结与颈部淋巴结阻力系数检测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因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属于常见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比较强。流行性腮腺炎症状的临床表现为腮腺非化脓性肿痛,持续发热,会侵犯至多种腺体组织,还会累及关节、心脏、肝肾等器官。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发病群体为儿童,成年人属于偶发[3]。由于腮腺内淋巴组织丰富,且淋巴结位于腮腺实质内和腮腺表面,并且可以将腮腺内淋巴结分为横向淋巴结群和纵向淋巴结群,因此所有淋巴汇集至颈部上淋巴结群,腺体组织和腮腺鞘紧密结合,且浅层致密,因此腮腺炎不会轻易扩散至表面,主要发病部位在深叶。
流行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为腮腺和颌下腺体积增大,回声分布不均匀,腮腺内可见增粗血管纹理且血流丰富。腮腺内淋巴结主要为类圆形形态,相比于颈部淋巴结来说,腮腺内淋巴结形态多趋于圆形。按照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流行性腮腺炎的超声回声特点包括腮腺和颌下腺体积增大,回声分布不均匀,腮腺内可见增粗血管纹理且血流丰富。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部位主要是双侧腮腺和双侧颌下腺;血流分布特点以Ⅱ级别血流为主。这可能与患者病程有关。颈部淋巴结患者检测检测淋巴结门血流阻力系数为044±005。腮腺内淋巴结与颈部淋巴结阻力系数检测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腮腺肿大之后包膜致密,此时炎症不轻易扩散,增加腮腺内压力,相应增加腮腺内淋巴结阻力系数。颈部淋巴结主要位于疏松部位,因此阻力系数明显低于腮腺内淋巴结临床上在鉴别流行性腮腺炎症状时还应当区别于淋巴上皮病,化脓性腮腺炎以及腮腺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等[4]。其中淋巴上皮病声像学特点为内回声均匀,腮腺弥漫性增大,腮腺内无异常团块。化脓性腮腺炎声像学特点为肿大侧腮腺内观察到极低回声,内部观察到液性无回声区,周边不规则且皮下组织增厚。
综上所述,给予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超声检查能够准确检测出受侵腺体体积,回声特点和淋巴结变化情况,并且可以实时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汝亮,吴丽琴,洪海燕,等.流行性腮腺炎感染儿童腮腺及腹部的聲像图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4):3315-3318
[2]罗蓉.流行性腮腺炎常见并发症超声影像的回顾性分析[J].贵州医药,2016,40(03):307
[3]张嫄,孟繁坤.分析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声像图改变及临床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01):6-9
[4]洪敏,王一舒,刘健.高频超声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对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的意义[J].西部医学,2015,27(04):57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