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开展资源环境责任审计,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019-08-09邓玉英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

邓玉英

摘 要: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对地方经济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进行了具体地分析和研究。首先,阐述了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涵义以及意义;其次,说明了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内容;再次,分析了目前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难点;最后,提出了保障高效实施的措施。

关键词:资源环境责任审计  审计部门  生态文明

一、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涵义以及意义

(一)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含义

地方政府实施领导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主要是针对领导任职期间的生态资源环境工作,进行科学合理地监督以及审查。比如:审计监督地方企业的资源运用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问题,或者土壤、水源是否存在大范围污染等问题。资源环境责任审计主要是对这些资源运用以及生态保护工作,实施必要的审查和监督。并根据审计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做好问题弥补工作。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能够根据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结果,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进行考核和评价。

(二)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分析

实施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能够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够促进可持续经济的发展。

(1)资源环境责任审计有助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工作的实施。运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能够对资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以及危害公共资源安全等问题进行揭示和惩处,同时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的责任履行状况。实施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有利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工作的实施。

(2)资源环境责任审计有助于领导干部任期内形成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政绩价值观。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是需要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负责,因此领导干部的发展观以及政绩观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

(3)资源环境责任审计能够促进审计工作的创新以及转型。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是传统审计发展和优化的必然趋势,只有可持续经济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进步。资源环境责任审计拓展了审计工作的内容和范围,属于审计工作的创新以及转型。当前,实施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既属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回应了老百姓的急切呼声。

二、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内容

(1)资源环境政策实施状况。首先,资源环境责任审计需要对上级资源环境政策执行状况,实施必要的监督和评价。其次,也需要对相关部门的资源环境政策建设进度,进行科学合理地审查。

(2)资源环境工作的资金管理状况以及项目实施进度。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项目实施状况以及建设进度,属于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的筹集、分配以及运用效率等问题,都属于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范围。尤其是对于项目金额较大的项目,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审计。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审计人员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内容和审计流程。

(3)领导干部任期内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修复等状况。资源环境责任审计需要对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审计,比如:自然资源消耗运用状况,部分经济发展是否存在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中是否运用适当的环保措施。实施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审计工作人员要重视地方企业是否采用环境修复或者环境保护等措施。并且,要重视环境修复措施实施的效果。

(4)结合审计掌握的情况,笔者认为应充分借鉴国外环境立法的经验,同时立足于资源环境审计及环保司法的实践,提出以下研究对策:一是加快环境立法,使环保法律法规体系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需要。二是不断完善现行环保法律法规。逐步细化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并强化环保执法责任制,健全完善領导干部环保实绩考核制度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确保环保法得到有效执行。

三、目前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难点

(1)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依据有待完善。尽管我国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内容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然而实施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却未建立较为明确的法律依据。而且,审计法或者审计准则都未对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给出具体且明确的规定。正是由于国家对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所以该项审计工作缺乏权威性和专业性。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所以法律依据的缺乏阻碍了审计工作的实施。

(2)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内容存在争议,工作人员不能够精准把握审计内容。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依然处于初步摸索的阶段,所以相关的审计工作人员对内容实施和范围界定依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同时,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地区,所实施的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可能有所不同。因此,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审计内容以及指标未形成较为统一的标准。不同的研究学者对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指标,有着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比如:环境指标的重要程度,研究人员对其有着较大的争议。而且,资源环境责任审计过程中,运用的财务数据和环境信息如何才能够确保其准确性以及及时性,成为审计的难点问题。

(3)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独立性较弱。由于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内容较为复杂,所以目前运用较多的是联合审计的方式。审计工作的本质和属性是独立性,所以要求审计工作要具有相应程度的独立性。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资源环境职能部门人员需要参与责任审计工作,使得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大大降低。同时,如果资源环境职能部门不参与具体的审计工作,那么审计工作可能不能够高效地完成。因此,资源环境职能部门与责任审计工作如何协调,才能够提高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独立性,成为相关工作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主要是对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实施责任界定和评价。而联合审计的方式,使得责任界定工作受到影响。所以,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过程中,要重视责任的明确以及界定,并做好审计质量的控制工作。

四、保障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措施

(1)建立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机制。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内容较为复杂,需要涉及较多的工作单位,所以必须要建立较为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从而促进审计工作的高效实施。首先,运用经济责任联合会议,充分运用资源环境职能部门的各项资源。其次,要做好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的计划和人员安排,同时要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最后,在责任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并要求其他部门调配必要的工作人员配合审计工作。总体来说,审计部门发挥主要监督作用,其他部门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2)建设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好的审计团队。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所以必须要建立专业素质过硬的审计团队。首先,审计部门要做好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减少资源环境职能部门人员的参与,从而不断提高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独立性以及专业型。其次,也可以建立专家人才库,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最后,审计部门要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进而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审计部门要重视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气氛。部分领导干部对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认识不全面,同时也未给予相应的关注和重视。因此,要充分发挥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作用,首先要求领导干部或相关部门给予责任审计重要的地位。比如:工作过程中,要积极宣传开展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积极作用,并要求其他部门积极主动地配合责任审计工作。

五、审计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1)评价依据上,制定规范标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我国尚无环境资源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国家审计机关可以联合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中国环境审计规范、准则,促进环境资源审计实务的健康发展。

(2)项目类型上,开展绩效审计。环境效益是指企业进行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所取得的有形收益和无形收益。有形收益如治理“三废”再生品、资源代用品等,无形收益如治污使空气清新、水质变好等。在环境效益市计类型上,国家审计机关应从传统审计方式向绩效审计拓展,具体审计环境投人、产出和综合效益等方面,关注环境资源投入带来的社会效益效果情况。

(3)人员配备上,聘用外部专家。聘请外部专家是审计人力不足的有效补充,同时外部专家可以对审计人员不熟悉的环节进行指導。在利用外部专家审计结果时,审计人员应具备风险意识、加强对外部专家的工作监督和审核。

(4)组织实施上,借整国外经验。我们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选择恰当的环境资源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我国的环境审计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六、结束语

实施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内容较为复杂,同时其涉及部门和人员也比较多。因此,开展高效地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存在较多的问题或者弊端。比如:审计的依据有待完善,审计内容存在争议以及审计独立性较弱等问题。而开展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能够做好领导任期内的责任界定。因此,提出保障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措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丽霞,郑石桥,吕君杰.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成果应用: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J].会计之友,2018,(22).

[2]王凤,王莲.政府责任与资源环境审计:综述和启示[J].商业会计,2017,(8).

[3]洪宇.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环境责任审计[J].商业会计,2018,(9).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
基于TOPSIS法新疆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评价
读《有机马克思主义》
论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落实策略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落实策略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发挥检察职能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