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学》教学改革实践

2019-08-09何维颉

戏剧之家 2019年20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再设计花瑶

何维颉

【摘 要】花瑶挑花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工艺技巧独树一帜,客观形象和主体情感渗透交融,色彩斑斓、新奇怪诞。保持花瑶挑花原生态的古拙美,并在現代语境下实现再设计研究,有助于实现花瑶挑花的活态传承,进一步推广花瑶文化。

【关键词】花瑶;饰品;再设计;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0-0129-02

瑶族支系繁多,分布广泛,根据瑶族人民的政治生活、居住环境、宗教信仰和服装饰品等特征而得名不同。如因居住特色而得名的 “八排瑶”“东山瑶”“平地瑶”;因种蓝靛、染蓝靛传统习俗而得名的“蓝靛瑶”;因崇拜瑶族始祖盘王而得名的“盘瑶”(又称“盘古瑶”)等等。“花瑶”女子挑花技艺精湛别致、艳丽绝伦,花瑶服饰新奇怪诞、色彩斑斓,故称“花瑶”。据《雪峰瑶族诏文》①记载,花瑶先民徐寿辉(元朝末年)于公元1358年从江西出发,几经辗转,迁徙至今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北部雪峰山脉。花瑶民族没有文字,花瑶挑花成为记录该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著名文化史专家沈从文先生将其称为“世界第一流的挑花”。中国著名工艺美术学家刘恪山先生认为,隆回虎形山瑶族自治乡的花瑶挑花乃中华一绝,其立意新颖、拙中藏巧,以形传神,具有憨厚坚实的乡土之美,引发人们无限想像。2003年, 在“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大展”中,花瑶挑花获金奖; 2006年,花瑶挑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花瑶挑花的艺术特征

(一)工艺技巧独树一帜

花瑶挑花的工艺技巧与湘绣和机绣不同,花瑶挑花不需要模具做绣架,甚至不需要描图设计,仅仅凭借花瑶女子在心中的构思,再通过其娴熟的挑花技艺便能展现出美妙绝伦的花瑶图案。花瑶挑花遵循土布经纬线的交叉网络进行徒手刺绣,用绒线、棉线或者是川丝线挑出十字形或者一字形的针脚,再由这种针脚向周围延伸组合成各式各样的几何图案,或者是牡丹纹、太阳纹、南瓜纹、勾勾藤等植物花纹,又或者是蛇、鸟、虎、龙、狮等动物图案。花瑶女孩从7、8 岁起就在长辈的教导下学习挑花技艺,每天随身携带针线绣品,利用劳作间歇刺绣挑花,经过几年的磨炼,终习得一手精湛的挑花技艺。她们在挑花绣品中展现花瑶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传统习俗,如:“对歌定情”“打蹈成婚”等;也通过花瑶挑花展现花瑶民族与外部政权、其他族群之间的冲突与战争,记录花瑶先民抵御外族侵略的英勇事迹。

瑶族女子性情直率,瑶族挑花直叙简洁。挑花惯以平铺的手法以少喻多,以中轴对称式样构建框架,运用嫁接填充和四环连续的手段组成图案,造型夸张、观念大胆,将花瑶人民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展现得淋漓尽致。如花瑶挑花作品“花包花”,先将图案的外部轮廓构好,以四方连续的网状几何花纹作填充花纹,再将海棠花和十字花等大自然的形象物作填心花,自由奇诡、充实饱满,花中有花,环环相套,富有内在的张力和质感。

(二)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写意之美”为中国传统艺术观物取象追求的境界,是心与物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花瑶挑花取法自然,生气逸出,其主体图案以深蓝色的粗布作底,用白色粗线挑成粗狂古拙的花纹,加以散点透视组织画面,妙造自然。如花瑶挑花“双虎图”,头上绣着“王”字的母老虎怀孕了,胎里住着小老虎和许多花草,如牡丹花、八角花、杯噶纹等等。小老虎的肚子里再挑上花露岩,花露岩代表吉祥如意。花瑶女子从独特的视角,以浪漫的想象力向我们展示了“老虎怀胎需要吃草”的画面,以客观形象和主体情感渗透交融,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又如花瑶挑花“百鸟朝凤图”,将大自然分为3层,最上层为飞禽,中间一层为走兽和树木,最下层为家禽和花草,简洁质朴、率真活泼,反映出花瑶人民的人文精神与生活情趣。花瑶挑花“八角花”象征着阳光美好,由一个中心八片花瓣组成,经常作为填充花填充在边角位置。此外,牡丹纹象征着吉祥,杯噶纹象征着喜庆等等。

(三)色彩斑斓、新奇怪诞

花瑶之所以称为花瑶,就是因为花瑶服饰色彩斑斓、艳丽绝伦。正如《后汉书》所言,“盘瓠诸子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服,制裁皆有尾形”。五色,即黑白黄红蓝,我国传统的五色观亦如此。世界万物的色彩均由五色调和而出。花瑶五色以蓝色和白色为主,蓝色为花瑶挑花的底色,天空的颜色,代表东方的日出,含有“生”的意蕴。在花瑶服饰中,上衣一般为天蓝色。花瑶人民的下装为黑白筒裙,以黑白两色为主,黑底白线,其他靓丽的颜色加以点缀,形成黑白对比,冷暖协调的视觉冲击。花瑶女子的前襟以红黄为主,加以蓝色、紫色、绿色点缀。因红色知觉度高,使整个色彩看上去极其艳丽,引人注目。

花瑶挑花以动物图案居多,新奇怪诞,包括龙、蛇、象、狮、虎、鸟、鱼、虾等,其以龙、凤、虎、蛇四种动物为最。《礼记·曲礼》曰,“如凤之翔,蛇之毒,龙腾虎奋,无能抵此四物”,这四种动物为先秦最具神性的神灵,象征着花瑶人民的原始崇拜。花瑶人民爱龙蛇,一方面是受到楚巫文化的影响,对蛇有崇敬之意;另一方面是花瑶人民长期生活在深山野林中,蛇是常见的动物,生命力极强。花瑶挑花中,有各种各样的蛇形图,如交尾蛇,盘蛇,缠树蛇、双头蛇、相交蛇等等。花瑶挑花多虎狮图案,是因为花瑶人民认为虎狮是深山的大王,力量强大,希望虎狮的力量赋予到自己的身上。

二、花瑶挑花饰品的再设计研究方式

艺术的生命力源于实用价值,在后工业化时代,要想实现花瑶挑花的活态传承,不仅需要对其进行原生态保护,更需对其进行创新。花瑶挑花的服饰只有在花瑶聚居地和现代舞台上才具有使用价值,不做任何创新的原生态保护只能使花瑶挑花作为“遗产”在博物馆陈列。只有在原生态的基础上对花瑶挑花进行再设计研究,在广阔的设计领域里传播运用,才能实现花瑶挑花的活态传承,进一步推广花瑶文化。花瑶挑花的饰品再设计研究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传统图案的重组与置换

重组,即将花瑶挑花解构成各个不同的组成元素,提取典型元素进行变异与重组,从而产生新的图案。置换,即在保留传统花瑶挑花图案“精”“气”“神”的前提下,按照传统的图案组成形式,用新的挑花元素进行置换,创造新的图案,既不失传统韵味,又具有时代魅力。

(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分析整理传统的花瑶挑花图案,理解花瑶挑花图案的艺术特征,从中提取经典的组成元素。在保持花瑶挑花传统韵味的基础上,使用现代化设计语言和设计手法(如:截取、切割、变换、错位、打散等),创造新的花瑶挑花图案,既具有花瑶挑花原始的古拙之美,又具有现代语境的形式美。

(三)数字化语境下的传承发展

通过数字化技术,将花瑶挑花的图案和制作工艺进行电子存档,通过数据计算出花瑶挑花最具代表性的图案,精确地分析其平面分割的比例关系、配色规律,根据其图案和色彩的来源及其背后的文化解析制作出不同的花瑶挑出饰品设计图。

三、花瑶挑花饰品的应用设计

花瑶挑花强调红、黄、蓝绚丽色彩的同时,也强调黑白色以及紫色的调和作用,利用色块的大小、空间距离和穿插关系来实现强烈视觉冲击和冷暖协调的统一。我们可以根据花瑶前襟红黄蓝三色的比例,制作色彩绚丽的雨伞、钥匙扣、钱包、书包或者水杯等日用品,炫目不失和谐,传统又不失张扬。花瑶挑花富含趋福避祸、人丁兴旺的生命主体,其图案象征吉祥幸福,讲究空间的圆满,造型的完整。我们可以让花瑶挑花從传统中嬗变,在流行的丝巾、卫衣或者包装设计中得以延续。如将双虎图巧妙移植到孕妇装、亲子装中,这些极具文化符号的图案,符合当前独特的审美需求。

花瑶姑娘发结辫子盘于头,用一丈多长的红黄色毛线编成结发带,再缠绕出一层一层的大圆盘,外面以蓝白两色交织而成的方格布为头巾覆盖,系上银铃、缨须等饰品作装饰,绚丽夺目,光彩照人。我们可以模仿花瑶服饰独特的造型,运用漆画创作、泥塑艺术、瓷板画等方式对花瑶挑花做一次大胆的革新,创作出一组组活灵活现的花瑶人偶;亦或是烧制出“釉烧制”效果的陶艺制品,如盘子、碗、碟、茶具等。

花瑶挑花的图案造型追求“美”“满”“大”“全”,寓意圆满、完美。以白色的粗线挑好框架和轮廓,再用彩色的丝线刻画细节,并做圆满的填充,先整体后局部,由点到线再到面,展现物我交融、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哲学观念。我们可以将花瑶挑花中富有民族风味的图案和色彩填入到现代化的室内软包装中,在现代气息的生活空间中充满中国传统的文化归属感。

四、展望

花瑶“性喜迁徙”,富有“移动性”的山地民族特征。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极其艰难,也曾自称为“过山瑶”。花瑶人民在不断的迁徙中,图案的题材、造型不断受到各族文化的影响,如明朝和清朝的中央政权在进行治理、管控花瑶民族时,采取了许多各不相同的策略,并不断加强儒家文化对花瑶民族的渗透与示范效应,有效地增强了花瑶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因此,笔者在以后的研究中,会积极探索花瑶挑花在迁徙过程中的演变规律,挖掘花瑶挑花和各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过程。

注释:

①花瑶内部流传的手抄本。

参考文献:

[1]朱诗源.湘西花瑶挑花艺术传承创新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03:75-78.

[2]吴余青,李晓晓.非遗“花瑶挑花”图案的文化特质及传承创新[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08:180-183.

[3]王丽.花瑶挑花在软装饰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

[4]阮将军.隆回花瑶桃花图案的创新与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5]罗云.隆回花瑶挑花美学价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学再设计花瑶
花瑶喜事
老字号,新活力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花瑶纱衣落谁家
隆回花瑶特色民族艺术的数字化传播与推广
花瑶挑花服饰结构及其技艺变迁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