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2019-08-09李春颖

戏剧之家 2019年20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李春颖

【摘 要】柳琴戏作为现存为数不多的本土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是在苏北鲁南地区流行。虽然我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中,已经列入了柳琴戏,但经过不同的发展时期,苏北柳琴戏现在依然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文章首先对柳琴戏的历史起源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柳琴戏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着重对苏北柳琴戏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苏北柳琴戏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苏北柳琴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0-0016-02

柳琴戏,由于唱腔独特,曾有过“肘鼓子”“拉魂腔”等诸多名称,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柳琴戏”才被正式命名。迄今为止,柳琴戏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主要是在三十多个县市,包括山东、河南、安徽和江苏四省流行。作为一个跨省流传的地方剧种,柳琴戏的群众基础非常广泛,并在2006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苏北柳琴戏为例,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柳琴戏的起源及风格特点

作为我国著名的地方戏曲之一,柳琴戏是在清代中期起源,又被称为“拉魂腔”。现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河南、山东交界一带,通过与柳子戏相结合,在滕州民间小调“拉魂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于1953年正式命名為“柳琴戏”。纵观柳琴戏的整个形成过程,其最初仅仅是一种曲艺形式,由单人或者双人进行清唱,又被称为“唱门子”。一般都是由演唱者进行“单篇子”的演唱,手持梆子或竹板敲打节奏进行配合。柳琴戏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在篇幅长短上没有限制。最初的柳琴戏只是击节演唱,没有弦乐伴奏和服装道具的配合。后期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逐渐形成专业的班社,并通过不断丰富角色,而成为名噪一时的地方剧种。同时随着不断增加的女艺人,对服装道具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通过逐步发展和完善拉魂腔,最终形成柳琴戏的雏形。

柳琴戏的地方特色非常鲜明,拥有着独特的唱腔风格。男艺人具有嘹亮爽朗的歌声和高迈粗犷的唱腔,而女艺人则是悠扬婉转的唱腔,令人回味悠长。在发展的过程中,艺人们的发展空间巨大,能自由创造,变节奏能连续切分,带给人轻快活泼的试听感受。

二、柳琴戏的历史发展脉络

柳琴戏自诞生之日起,经过了若干个特殊的时期,使其发展和传承历经沉浮。

(一)抗战时期。柳琴戏在这一发展阶段,与民族要求和时代发展相适应,为了更好地进行宣传,将大量的抗日题材作品融入到戏曲中,效果非常显著。尤其是在淮海解放区流传非常广泛,不单单使自身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同时,也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二)建国初期。在建国初期,一批专业剧团在山东和江苏等地区相继成立,直至20世纪60年代初,才开始迅速发展和扩充柳琴戏,不仅添置了灯光布景,还提升了演出水平。文艺工作者们系统研究了柳琴戏的唱腔、表演、剧目等,特别是在苏北地区,每年在基层有数百场次的演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地方戏种。

(三)“文革”时期。“文革”时期对诸多戏曲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柳琴戏也不能幸免,面临衰落境界。尤其是1970年,“普及样板戏”被主流媒体提出后,琴戏遭到巨大摧残,大批柳琴戏艺人遭到迫害。随着人才的大量流失,很多柳琴戏剧团被迫解散,使传统柳琴戏濒临被毁灭的危险。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一时期,迎来了柳琴戏发展的春天,恢复了一些曾被解散的柳琴戏剧团,同时还创办了戏剧学校,为培养更多的柳琴戏新人创造了条件。一大批优秀的柳琴戏作品不断产生,各地柳琴戏剧团的演出,也使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如苏北地区柳琴剧团的《大燕和小燕》等剧目,曾获得了好评如潮。

(四)现阶段的柳琴戏。新的历史时期,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对精神生活也有着日趋多元化的需求。全球化的发展,随着相互交流的世界影视作品,开始不断挤压我国传统戏曲的生存空间。而柳琴戏作为地方戏曲之一,也面临着尴尬的境地。虽然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发展境况有所改善,但当下柳琴戏传承与发展,依然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三、柳琴戏保护和传承面临的困境

和其他戏曲一样,柳琴戏也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发展动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但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时代的大潮无情淹没了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戏曲。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是琴戏难以为继的时代难题。

(一)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目前对于柳琴戏的传承与保护,并没有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些政府的保护政策仅仅是喊空口号,宣传不到位,很多保护措也仅仅是流于形式。导致当地民众具有相对淡薄的保护意识,对柳琴戏缺乏足够的认识。苏北地区虽然成立了柳琴戏专门的保护机构,但是没有及时跟进资金,人员补充不到位,保护工作出现断层,无法构建长期的保护机制。因为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柳琴戏的发展和传承受到阻碍。

(二)专业群体后继乏人,缺乏足够的内力驱动。柳琴戏作为一个深受喜爱的戏曲剧种,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如今面临着后续无人的困境。在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年轻一代对古老戏曲不感兴趣,而老一辈演员又相续退休,使柳琴戏面临着后续无人青黄不接的境况。现在柳琴戏严重匮乏创编、舞美和音乐人才,同时伴随着相机取消的艺术院校的戏曲专业,使一些柳琴戏的专业演员、艺术人才都纷纷转行。因为内力驱动和外部环境支撑的匮乏,不能很好地传承柳琴戏的表演艺术、唱法和唱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人才凋零,使柳琴戏难以为继,

(三)经费投入较为缺乏,演出成本巨大。目前,国家已经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在资金支持上,给予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一定的保护扶持。而纵观苏北地区的现状,现阶段,还很难落实各项专项资金。因为资金的缺位,使柳琴戏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陷入瓶颈。主要表现为平时的演出收入入不敷出,对日常开销很难维持,因为生存困难,对新剧目的创编和排练更是奢谈。经费的严重匮乏,使苏北地区柳琴戏剧团现有的软硬件条件无法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对高水平的演出效果也形成了制约。而从创作、彩排到演出,一场柳琴戏往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直接导致了柳琴戏的生存危机。

四、柳琴戏传承与保护的策略

为了走出柳琴戏面临的现实生存境况,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希望以一种持续的“活态传承”的方式,更好地发扬和光大柳琴戏,并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形成合力。

(一)加大保护力度,认识到传承柳琴戲的重要性。作为老百姓创作衍生的剧种,保护柳琴戏,就要加大对剧种的保护,尤其是要加大对专业人才、资料和剧目的保护,使之能将特有的民间味道一直持续下来。在对柳琴戏的保护中,需要具有一定的使命感和大局意识,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及时进行柳琴戏的艺术创新,努力营造有利于柳琴戏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加大财政支出,进行合理管理和规划柳琴戏的发展走向。对柳琴戏的优势充分挖掘,使之与时代接轨,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能够运用自身鲜明的特色,吸引广大受众。目前苏北地区柳琴戏还缺乏精品剧目,剧团没有积极营造舆论氛围,没有将当前新媒体宣传优势发挥出来。政府亦未能把这一桌“柳琴盛宴”惠及百姓,向社会进行推广和普及,使苏北地区的柳琴戏只能是“自娱自乐”。

(二)培养和挖掘柳琴戏人才,在实践中保护。首先,人才培养是柳琴戏保护的重要课题,也是发扬和光大柳琴戏的关键。为了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可创办正规的柳琴戏艺术学校。苏北地区在这方面曾经做出过成功的经验,在学校开设柳琴专业,并先后组成了江苏省柳琴剧团青年演出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培养了五百多名柳琴戏专业学员。其次,对退休的老艺术家人才资源积极整合,将柳琴戏老艺术家的传、帮、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新一代年轻柳琴人才逐渐培养。同时,还对社会上的柳琴戏爱好者充分挖掘,吸引优秀的柳琴戏人才,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再次,作为动态表演艺术,还要重新梳理柳琴戏剧目,建立柳琴戏博物馆,对一些珍贵柳琴戏文字影音资料进行保管,最后,通过演出进行展示、让柳琴戏在现代人的心里生根发芽,对柳琴戏保护工作能够自愿自觉的参与。

(三)加大创新,不断推进精品剧目。相比于其他戏曲,柳琴戏的表演程式并不固定,其版式体系也并不完整。在如今很多表演剧目上都缺乏创新,具有相对格式化的表演形式、模式化的唱腔和陈旧的内容,完全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需求。近两年来,为迎接江苏省舞台艺术戏曲精品工程的验收,苏北地区柳琴剧团先后对几部大型柳琴戏,如《孽海花》《枣花》和《鸭鸣湖畔》等进行了改编和创作。可以看出,无论是舞美、唱腔、音乐编配上,都有大量现代元素注入到这几部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种,与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相吻合,几乎将传统人们对柳琴戏演出内容及样式的认知颠覆,演出现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观众反响强烈。由此可见,要树立柳琴戏品牌形象,就必须要加强柳琴戏精品工程建设,提高人们对柳琴戏的认知。而做好规划和设计,是推进柳琴戏品牌建设的关键。应力求柳琴戏不失高雅,又能紧紧抓住观众眼球,不断推陈出新,以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以此有效延续柳琴戏艺术生命。

五、结语

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柳琴戏所面临的传承危机非常严重。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柳琴戏在传承过程面临的困境,提出符合现实的保护和传承对策,以期将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和光大。

参考文献:

[1]李萌.柳琴戏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

[2]王梦瑶,王丹,金皓月,穆晓丽.“互联网+”模式下徐州柳琴戏的现状与转化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3).

[3]高静,王艳.探讨柳琴戏的语言特色[J].北方音乐,2015(03).

[4]陶一莹.浅析柳琴戏在江苏的传承及发展[J].北方音乐,2016(03).

[5]张瑜.论临沂地方戏曲柳琴戏的风格特点及发展状况[J].北方音乐,2016(05).

[6]高静.当前环境下柳琴戏传承发展的危机及其机遇分析[J].北方音乐,2016(19).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